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泰山

解读:鲁国权臣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冉有(冉由是季孙氏的手下)说,冉由,你就不能救你的主公吗?让他去做这种有僭越之罪的行为。冉由说,臣妾做不到。孔子听后委婉的感慨道“泰山之神难道会没有林放(林放,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懂礼吗?“言外之意,这种僭越的祭祀,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的。”

深入解读一:在古代祭祀名山大川,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封建等级制度

天子是可以祭祀所有的名山大川的;

诸侯只能祭祀自己领地内的名山大川;

而季孙氏是诸侯的手下,根本就没资格祭祀泰山。

所以,季孙氏在犯僭越之罪,孔子让弟子冉由“救”他。

僭越不单单发生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个层面;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存在严格等级。

深入解读二:僭越这种罪过,保证的是特权

毫无疑问,僭越这个定罪就是建立在保护特权之上,限定其他等级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阶层越高,可以做的事越多。这保证的是上层特权自由,对下等级,就是赤裸裸的压迫。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压迫

礼不用来修身,却用来实行等级制度,这就会礼制变味的地方。

深入解读三:时代变迁后,僭越之罪名消却实存

僭越在现在来看,虽然不在是一种罪过,但它依然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并未实际消除。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有组织,就99%有各种潜规则僭越制度

因为只要有组织结构的地方,越强调组织等级稳定性,僭越的作用就越大。它虽然不再那么直接的称为“僭越”,却化作了其他时髦的名词,存在在人类社会潜规则中。尤其当代中国,深受千年礼制影响,要根除这种理念,不是一朝一夕。

深入解读四:从猴群等级开始,貌似这种特权就一直没变

猴王有各种特权,猴子的等级也千差万别,特权从交配、饮食、地盘等等上形成了各自差别。低级别的猴子要获取高级别的资源,会面临各种惩罚。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猴群起,这个等级就一直存在

人类社会到如今,其实改变不大。人类社会的理念,虽然复杂,但是化繁为简,社会和猴群本质没太大差别。

深入解读五:我们该向哪里去

处于猴群之中,它们不会多想,低等级的无非想着有朝一日变成猴王,享尽富贵特权。

我们人类也该如此吗?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非就是受压迫者造反,然后自己变成统治者,循环往复而已。堕入循环,跳脱不出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了不公平的地方,脑子里却只是希望自己变成优势一方而已,很多人不会去思考其他的问题。

僭越在古代是不小的罪过,现在虽然听不到,却演变成社会潜规则!

公平

习惯了不公平,就适用了不公平,然后就想着自己变成天平优势的一方。这一点不打破,公平的社会环境,就难以塑造完成。所以,一个公平的社会,需要全民的努力。

小编脑洞小,只能想到教育这一个点作为突破口,因为其他地方盘根错节,难以撼动。让教育的力量,汇集成新的河流,慢慢冲洗掉这些巨大的历史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