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好聲音第十一期:至少從結果上看沒毛病

Pk賽開始後之所以出現越來越多的爭議,乃是因為聽眾對歌手的評價標準激烈碰撞才產生的。有人覺得誰唱的歌“聽著好聽”誰就該上,有人認為除了看作品本身的旋律感還要看唱功棒不棒,有人因為喜歡某個導師就覺得他的學員晉級當仁不讓。

不可否認的是,有的歌本來旋律就是更加朗朗上口,有的歌聽上去就是沒那麼對頭;有的歌手只能平鋪直敘的表達是因為技術還不夠,有的歌手技巧純熟卻顯得曲高和寡。

我們在談“好聲音”的時候,實際在談的是什麼?僅僅是“聲線”優美嗎?不是。否則,徐暐翔、tiger、胖妹、船長等人的聲線足夠佔優。僅僅是“技術”領先嗎?也不是。否則,已經離開舞臺的吳奇、廠長、船長、道爾吉們豈不是要大殺四方(話說船長真是可惜)。

聲線是天生的,技術是後天的。然而之所以站在舞臺上的是你而不是別人,理應要體現你作為歌手後天的努力。因為熱愛,你要呈現出你作為歌手的態度,這就是努力去打磨技術的意義。情感的傳遞,聲線是基礎,技術是必要手段。否則,一個歌手光靠天生本錢好能走多遠,能被喜歡多久?

哈林作為導師每次被詬病的地方在於選歌和改編“不夠親民”的特點,因為改編中做了太多的音樂風格的融入和嘗試過後,勢必會影響旋律感。——不可悲麼,我們多數聽眾對音樂的取捨還是僅僅停留在旋律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毫無質量的網絡歌曲仍然能有一堆擁躉的原因。然而李健卻正相反,他的選歌基本上都是以“入耳”為前提,人工斧鑿的痕跡沒有太明顯。個人覺得,如果兩位導師互相向對方“靠攏”一下就好了。

2018中國好聲音第十一期:至少從結果上看沒毛病

鄭偉傑

雖然不是哈林的改編,但是鄭偉傑充分體現出了哈林的特點。A段的節奏切分好難好難(所以很多人會調侃:你能唱兩遍完全相同的嗎)。做這樣的改編純粹就是為了突出AB段的反差。整首歌下來,算是做了比較全面的展示。

Tiger

總體而言,李健給我們的感覺是“競賽感”並不強,但本場對tiger的期望來說我們還是看得出李健的企圖心:他希望通過對tiger選歌風格的反差給大家新鮮感。但以tiger自身的技術實力來講,確實是“小牛拉大車”了:首先聲強不夠。A段聲音不太入麥,顯得對這種變化不是很有信心,不過好在副歌漸入佳境。有唱錯詞,“wu”的轉音還簡化掉了,意猶未盡。鄰家小妹假裝成熟御姐,小風騷,但還沒有完全風騷起來。雖有突破,但肢體語言還是較為拘謹。

2018中國好聲音第十一期:至少從結果上看沒毛病

旦增尼瑪

韓紅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上,一曲莫尼山讓大家熟悉了這首大氣的曲子,光看曲目就知道旦增要贏了的節奏。但“莫尼山”守護我們家園的巍峨感似乎和藏腔的悠揚略有違和,中間添加藏語唱詞跟莫尼山地處內蒙古也聯想不到一塊,不過這甚至可以不算什麼問題,反正誰也沒規定必須用蒙語。如果不考慮歌詞內容的話,旦增本場雖不如《月牙泉》驚豔,起碼也是本色發揮了。

張神兒

阿妹的歌沒有一首好唱的,這同時也說明了張神兒的勇敢。A段聽完後感覺神兒就要輸了。整首全飄在中高音上,聲強明顯不夠,聲線乾澀、無質感,像廠長唱《lydia》一樣,選了一首不太合適自己表現的歌。旦增發揮的一般,但是神兒發揮確實更一般。本身《連名帶姓》傳唱度也不高,不夠友好。說個題外話,如果神兒唱Badboy或者《聽海》的話,估計殺傷力要大很多吧。神兒,可惜了。

2018中國好聲音第十一期:至少從結果上看沒毛病

宿涵

在杰倫隊伍中,宿涵也是個黎真吾式的人物。Rap不見得一定要語速多快,清晰的表達進攻性也是一種痛快。選手把比賽過程中的情緒寫進歌詞不是第一次了,但這次的詞確實很出彩!換氣還是稍有瑕疵,不過這並不重要了。後面英文rap純屬炫技模式,雖然唱的部分確實太少,但是這個舞臺顯出了巨大的包容性,唱完就知道贏了。

劉思延

對劉思延的印象純屬路人轉粉。從開始的缺少存在感,再到後來pk康樹龍時候的眼前一亮,再到本場的活力四射,她就是一個倒著吃的甘蔗,越吃越甜。非常灑脫、非常穩定。可能是因為牙套影響了形象,被討論的很少,卻是個狀態十足的小boss,技術層次豐富細膩,尤其是本場的發揮來說,如果不是對上宿涵的話,誰都不好贏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