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最近上映的電影《葉問4》中,移民美國的華人受到不平等的對待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根本原因。劇中提到了印第安人是美國最早的居民、華人幫助美國修鐵路等事件。在19世紀初,美國作為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勞動力依然極度缺乏、土地面積卻非常廣袤,對於華人移民是什麼態度,這一態度後來又經歷了哪些轉變呢?

1.美國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和華人有沒有關係?

關於美國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的來源有很多說法。有學者通過考古學、民族學、宗教學、人類學、遺傳學等諸多角度論證,認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人各方面高度相似,美洲最早的主人極有可能是中國移民。“殷人東渡”之說更是風靡一時,這一學說認為周武王討伐東夷時,殷商殘餘力量渡海逃亡,可能是漂洋過海進入美洲,也可能是經過亞洲東北部與美洲西北部的白令海峽進入美洲。還有學者認為有華人在南北朝時期東渡墨西哥沿海,但是這一說法證據有限。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和中國的尺木 出自許輝論文《商周文化與中美洲文明——試論史前泛太平洋文化的傳播》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中國和中美洲早期的陶罐比較 出自許輝論文《商周文化與中美洲文明——試論史前泛太平洋文化的傳播》


2.早期的美國政府明確支持華人赴美

在400多年前,在西班牙佔領菲律賓群島,隨著對華貿易的開展,就有部分華人進入美洲。美國獨立之後,面對英國的封鎖,美國開始擴大海外貿易。1784年,“中國皇后號”造訪中國,標誌著中美貿易的正式開始。1820年,美國移民局出現關於中國移民的記載。1847年,容閎等中國第一批海外留學生進入美國。但是在1848年以前進入美國的華人很少,美方對他們也沒有任何限制。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中國皇后號商船


1846年,美墨戰爭爆發,美國迫使墨西哥割讓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等地區,總面積達230多萬平方公里。1848年,新併入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美國勞動力明顯不足,部分華工前往淘金;同時中國南方地區受到人口密度、土地兼併、自然災害、農民戰爭、列強侵略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民眾被迫前往美國謀生。

他們跨越大洋來到美國的道路充滿艱險。常常要在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的船艙裡面忍受數月的惡劣環境,由於缺少飲食和淡水、缺乏醫療保障,一艘移民船的死亡率常常達到三分之一,甚至出現“死亡船”。

“到加利福尼亞的中國移民,大部分是按賒單製出國的,舊金山或香港的捐客和商人為這些旅客付了船費,這些人就受他們的控制,直到清償債務。為了便於討還債務,加利福尼亞的中國人僱傭這些勞工在他們自己的企業中勞動,或者把他們對這些移民的勞務留置權轉售給其他僱主。”

——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彙編》


1863年,為了加強對太平洋沿岸新擴張領土的控制和西部地區開發,美國開始修建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的太平洋鐵路。這條鐵路要經過美國中部的崇山峻嶺,地形複雜,條件惡劣,對於築路工人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白人工人工作敷衍塞責,工程進度一再拖延,而且對於“身材矮小”的華工根本不屑一顧。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太平洋鐵路示意圖

由於築路工作難以按時完工,負責人克羅克決定嘗試招募“能建造萬里長城”的華人修鐵路。通過試用,華工吃苦耐勞、認真負責的精神很快贏得了鐵路承包商的信賴,他們用辛勤和汗水幫助美國按時完成了鐵路修築工作。據統計在最高峰時期有多達三分之二的築路工人來自中國(甚至有人認為是95%),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他們就沒有美國的太平洋鐵路。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在山區開鑿鐵路的華工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太平洋鐵路華工的收入和支出 出自生鍵紅博士論文《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的華工》

1864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簽署了《鼓勵外來移民法》,鼓勵海外移民進入美國。1868年,中美簽訂《天津條約》的補充條款《蒲安臣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對等條約,規定兩國人民可以自由進入對方國家

。這一條約的簽訂一方面是為了吸引更多中國廉價勞動力進入美國,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的繁榮;另一方面也方便美國人對華進行經濟、文化侵略。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美國駐華公使、中國首任外交使節蒲安臣

(華人)是我們之中最勤勞、最安靜、最富有耐心的群體……(他們)似乎就是在我們的法律之下出生和成長的,而且他們已經表示願意申請成為我們的公民。

——舊金山報紙Daily Alta California

3.為何美國政府開始排斥投身於建設美國的華人?

19世紀70年代,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失業率大幅飆升。華人由於薪酬較低、聰明勤勞,因此在工作崗位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引起了白人的不滿,最終成為美國國內鬥爭、民族矛盾和不同黨派鬥爭的犧牲品。華人高度集中的加利福尼亞最先通過了限制華工就業、侵犯華工人權的法案。他們強行向華工徵收礦工稅,其比例一度佔到加州稅收總額的50%以上。他們還針對喪葬、慶典等華人風俗徵稅,限制華人購買土地,剝奪華人公民權,頒佈《立方空氣法案》、《辮子法案》、《限制骸骨搬遷法案》、《扁擔稅法案》等歧視性法規。1875年,美國國會通過《佩奇法案》,限制華人婦女進入美國。對於各地不時發生的華人被謀殺或者被強行驅逐事件,美國政府視而不見。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加州外國礦工交稅情況 出自蔡桂芸碩士論文《論十九世紀中後期在美華工的工作及待遇狀況》

引起美國政客對中國移民不滿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中國人始終忠於中國政府、華人從事體力勞動較多,平均文化程度不高、處在社會底層的華人在個人衛生與生活習慣方面與美國人格格不入等。

1881年,在某些政客的遊說下,中美簽訂《安吉爾條約》,允許美國政府對華人移民進行“管理”。1882年,美聯邦政府通過《排華法令》,全面限制華人進入。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衰落,這一法令多次修訂,不斷強化對於華人進入美國的限制。1898年,美國佔領夏威夷和菲律賓之後,又將《排華法令》在這些地區推廣。

過河拆橋——論19世紀移民國家美國對待華人移民的政策變化

華人移民美國人數統計 出自張賀碩士論文《19世紀美國對華移民政策的調整 》


排華法案背後最重要的力量就是美國兩黨的政客。他們抓住、扭曲和操縱中國移民問題以贏得更多的選票。在兩黨勢力接近的年代,總統大選便聚焦在這幾千張選票上,於是候選人爭搶著抓住這些選票。中國移民,對此無能為力而且沒有投票權,最終成為了政治體系中被利用的工具。 ——歷史學家安德烈·吉爾瑞

4.華人受到歧視的局面何時才能得以改變?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對華結盟,1943年《排華法令》最終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華人獲得和美國白人一樣的權利,依然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到在20世紀60年代,在日常生活中,華人不僅不能享受到和白人平等的權利,反而經常受到美國白人和美國政府的刻意刁難。直到20世紀末,華人移民的合法權益才得到逐漸恢復和保障。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可以在美國政治、經濟、科技等許多方面見到華人的身影,華人已經成為美國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