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1、父母期望過高,孩子的閃光點會被毀掉

林妙可,在08年奧運會以一曲《歌唱祖國》而出名,年僅九歲的小女孩,歌聲甜美,贏得全國觀眾的喝彩,整場表演都非常成功。

在當時的開幕式鏡頭前,這位姑娘表現非常好,用一首《歌唱祖國》感動了無數人落淚,事後還直接登上了《紐約時報》的頭條,那一時間的林妙可非常的火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卻被爆出是假唱,其實真正為大家演唱的是幕後的姑娘楊沛宜。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的確如此,在那麼如此大型的表演中,把本來屬於楊沛宜的一切光環都給了只是長相甜美的林妙可。其實話說回來,這件事情也不怨孩子,還是因為大人的想法決定了兩個孩子的命運。

林妙可的母親劉喆平是一個大學教授,39歲生下女兒,之後做起了全職媽媽。全身心照顧著女兒的生活起居,完全把女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林妙可母親替女兒安排一切,在私底下的教育裡,林妙可媽媽對女兒進行過度操控,在她17歲的時候,所有密碼都和母親共享,母女間毫無秘密。但這也造成了林妙可和同齡人的慢熱和閉塞,沒有自理能力。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甚至林妙可穿的衣服都是媽媽一手挑選的,林妙可的衣服穿出了大媽的感覺。

一心就想著讓自己家姑娘成為明星的林妙可媽媽,平時非常“用心”去打造自己的女兒,甚至教她如何擺弄姿勢,如何學大人說話,不知不覺就這樣林妙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了,卻變得十分不像一個花季年齡該有的樣子。

儘管從小拍了不少戲,見了不少大場面,但在2017年的時候她的結果卻是被各大藝術高校拒絕,從北電到中央音樂學院在到上戲紛紛表示拒絕。最終考取了南京藝術學院。

在母親的強烈庇護下,林妙可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劉喆平對女兒的期望很高,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媽媽沒有生活,孩子沒有自我。

當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高的時候,孩子就不能讓父母失望,但是這樣一來,孩子多累啊。沒有了童真,也不再可愛。

成年人把他的砝碼壓在孩子身上,大人覺得幸福,但孩子不會快樂。


2、放低期待,讓孩子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而反過來看看楊沛宜的成長過程,當時《歌唱祖國》紅了林妙可,也火了楊沛宜。因為林妙可假唱,楊沛宜才是那個天籟童音的小姑娘。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楊沛宜的父母與林妙可的父母不同,他們沒有拔苗助長。

當初聽到楊沛宜的聲音後,很多唱片公司找到了他的父母,要跟楊沛宜簽約。

但是大人並沒有因為2008年的事情而感到委屈或故意擴大化,他們做的是把一切媒體以及上門邀約楊沛宜的採訪影視全部拒絕,直接把這些影響孩子認知的事情杜絕。

不過一些公益活動還是會去參加,因為這些正能量的事情能夠幫助楊沛宜去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成為她的精神。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楊沛宜在13歲就憑藉自己的優秀嗓音跳級進入到了楊鴻年的合唱團,到了中考的時候不負眾望上了北京重點高中人大附中的實驗班。

這就是三觀正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優秀孩子,正如在2016年有雜誌社向楊沛宜的父親提出採訪時,這位父親溫和的回應道:“我的女兒未來擁有無數的可能性,但現在她需要15歲的暑假。”

如今的楊沛宜嫣然成為了一個落落大方的姑娘,並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向著學霸道路前進。

現在的楊沛宜長大了,不僅組建了樂隊,還擔任實力主唱。沒有耽誤功課,還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北京奧運會之後,林妙可的星路越走越歪,而她卻剛好相反


很多家長都喜歡跟風:1歲學說話,2歲學背詩,3歲學認字,4歲全民學鋼琴,5歲學英語,6歲學數學,這樣下去應該都成了神童啊,殊不知孩子不僅沒有贏在起跑線上,反而累倒在起點上。

不攀比的教育,可以教出落落大方的孩子,心態平和的家長照樣可以讓孩子的未來閃耀金光。

您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

怎樣的教育方式才更適合呢?

歡迎轉發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