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的人 最後都怎麼樣了?

平常很多人說股市是賭場,其實,股市已經是所有投資品種裡,對交易者最友好的了。

  像期貨,或者期權這些有著無數隱藏大坑的投資品種,常常會把很多不明原理的投資者坑得血本無歸——重點是,往往你連怎麼虧的都不知道。

  就拿石油來說,2020年3月開始,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很多人覺得,抄底投資的機會來了。

  理論上,抄底者心裡美好的想法是:石油價格在20美元鐵定是個長線大底。因此,假如這個時候用20美元抄底石油,等到一年後疫情結束,石油需求恢復,至少會恢復到40美元以上的價格。輕輕鬆鬆翻倍,豈不是美滋滋?

  但現實是殘酷的,並不可能那麼美好。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首次跌為負數,下跌55.90美元,暴跌305.97%。這是自石油期貨從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後,首次跌入負值區間。

  而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期貨的投資者,都成了歷史的公祭品。

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的人 最後都怎麼樣了?

  期貨價格“負數”是怎麼來的?

  首先要強調一點,石油期貨價格跌到負值,並不代表原油商品價格也是負值。比如4月20日的美國WTI原油現貨價格,還在21美元/桶。

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的人 最後都怎麼樣了?

  期貨和現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現貨很好理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普通人買一桶現貨原油來幹什麼?

  因此,普通投資者投資石油,肯定是投資期貨。

  期貨,顧名思義就是指對未來商品的價格預期。所以期貨都有一個當月合約的概念。5月合約的石油價格走勢,代表的是投資者對5月石油價格的一個走勢預期;6月合約的石油價格走勢,代表的是投資者對6月石油價格的一個走勢預期。

  比如以WTI原油為例,現在跌成負值的是5月合約,而6月合約、7月合約的價格都還在20美元以上,9月之後的合約,甚至在30美元以上。

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的人 最後都怎麼樣了?

  正常情況下,臨近月份的石油價格走勢不會差別特別大。

  那為什麼現在5月合約和6月合約會存在這麼巨大的利差?

  這裡就要談到期貨的重要概念:交割。

  期貨跟股票最大的不同,就是期貨存在交割概念。比如說WTI原油的5月合約是4月21日,意味4月20日收盤前,你要麼以這個交割價格拿走現貨,要麼提前平倉。

  也就是說,如果你手上有1000桶WTI原油5月合約,那麼到了4月21日交割日,你就需要去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領取1000桶實物原油。作為普通小散,肯定沒有能力去交割拿走現貨,所以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平倉。

  可怕的是,市場上不止你一個小散,還有很多機構投資者,他們也抄底了很多20美元的原油5月合約。可現在交割日臨近,美國的石油卻已經存滿了,這意味著無論用什麼價格買入的5月合約,明天都必須交割現貨,卻誰也沒辦法找到存儲現貨石油的地方?

  這使得所有持有5月合約的人,都只能被迫拋出,最終形成最慘烈的多殺多,才造成了石油期貨史上首次跌成負數,“我倒貼錢求求你把石油運走吧”的活久見一幕。

  期貨價格漲了,為什麼還是虧錢?

  也許你會問,那平倉之後能換去6月合約嗎?當然是可以的。前提是你準備好補倉的錢。

  操作是這樣的:你先按-37美元的價格平倉,倒貼錢之後,再按22美元的價格買入6月合約。當然,假設5月份國際石油需求繼續萎靡不振,減產協議不如預期,石油還是多得沒地方放,那麼6月合約同樣有可能重演5月合約這一幕,在交割日前一天繼續暴跌……

  作為國內投資者,除了以上這些期貨交易門檻,可能還要面對其他“暗坑”。

  國內投資石油的正規渠道,一般有兩種:石油類基金,或者銀行提供的“紙原油”理財,和“紙黃金”是一個操作模式。

  但銀行的“紙原油”,要比國際期貨市場提前一個星期自動移倉。如5月合約,可能4月14日就會自動移倉。這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假設有投資者在3月30日,用20美元的價格在銀行購買了“紙原油”,而他又沒有在4月3日漲到29美元賣出去的話。那麼等到4月14日,銀行會強制將其所持有的5月合約移倉到6月合約。

那些在20美元抄底原油的人 最後都怎麼樣了?

  4月14日的5月合約價格是20.75美元,6月合約價格是28美元。這一移倉,就要承受每桶超過7美元的損失。而6月合約的原油價格,從4月14日的28美元,跌到現在也只剩下22美元,跌幅約20%。

  於是,你在3月30日用20美元抄底5月合約原油,卻在4月20日6月合約原油價格在22美元的時候,反而虧了20%……好多投資者自以為期貨價格暴跌是機會,跑去銀行APP上去抄底“紙石油”,結果就出現這樣石油價格漲了2美元,你手上的錢卻跌去20%的慘劇。

  誰能從原油期貨暴跌中賺錢?

  既然石油期貨這麼坑,那在20美元抄底,難道就沒有人能賺錢嗎?當然是有的。就是那些真正持有現貨石油和大量儲油設施的人。

  舉個例子。一家油企,之前用10美元買進了WTI原油5月合約1桶,哪怕5月合約跌成-37美元,只要6月合約價格還在20美元左右的話,他交割到的這1桶石油,還是會變成6月合約的20美元。換句話說,只要這家油企手裡有現貨石油,他就可以按最高價格的當月合約賣出,穩賺不賠。

  簡單來說,如果你手上有一個可以存儲很多石油的基地或者油輪,那現在是投資石油的最好時候,畢竟是人家倒貼錢給你油!除此之外,想要通過石油期貨,去做長線投資,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WTI原油5月合約暴跌成負數,其實是那些國際石油大佬,和手握大量石油存儲空間的人,在集體收割那些純粹參與石油投機,而沒有能力交割現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