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 價格穩中有跌-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4月1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農產品市場、糧食和肉蛋奶等產銷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疫情報告— 境外輸入新增確診病例一個月來首次降至10例以下

  中國國家衛健委19日通報,4月18日0時—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例,其中9例為境外輸入病例;7例為本土病例。境外輸入新增確診病例一個月來首次降至10例以下,但個別省份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病例持續增加,要始終做好“篩查—診斷—報告—隔離”閉環管理,堅決防止社區傳播。

  —農產品生產—

  豬肉價格下跌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在發佈會上介紹,近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價格以穩中有跌為主。分品種看,豬肉價格持續小幅下跌,截至3月底,全國豬肉批發的周均價為每公斤46.28元,連續7周下跌。牛羊肉、禽肉和雞蛋的價格偏弱運行,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波動,低於去年同期。水產品交易量回升,價格回落。

  米麵隨買隨有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在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儲備充足,口糧完全自給,米麵隨買隨有,當前重點還是要抓好今年的糧食生產。

  從夏糧情況看,目前西南地區小麥已經在灌漿成熟,增產趨勢明顯;江淮、黃淮地區小麥正在孕穗抽穗,長勢也總體好於上年,奪取豐收有基礎、有希望。從春播情況來看,今年春播糧食麵積是一個增加的態勢,特別是早稻面積有望遏制連續七年下滑的勢頭,實現恢復增加。

  另外,一季度全國奶牛存欄同比增長0.4%,生鮮乳產量同比增長了7.9%,說明奶業不僅量在增長,生產水平也在提升。

  —農產品銷售—

  直播成為“新農活”

  疫情期間,不僅農民變身網絡主播上線,央視主播為湖北“帶貨”,甚至一些地方官員幹部也上線開啟了“直播帶貨”,這些方式確實為農產品增加了銷量。

  對此,陳萍表示,直播成為“新農活”,今後將加強與電商企業合作。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積極作用,截至4月17日,各大電商平臺累計銷售湖北農產品79.6萬噸,撮合線上交易達到1280萬次。

  陳萍表示,農業農村部下一步將繼續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與電商企業合作,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步伐,為促進農產品流通提供有力的支撐。

  —農業支持政策—

  今年首次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

  2月19日,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商務部發布了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的實施指導意見,明確中央財政將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當中安排資金,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報廢老舊農機具給予適當的補貼。

  具體來說,就是對達到一定使用年限或者安全隱患大、故障發生率高、損毀嚴重、維修成本高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七類機具進行報廢更新補貼。目的是通過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耗能高、汙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淘汰力度,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央視 新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