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看到這幾句歌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這是電視劇《三國演義》87版的片頭曲,也是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雖然大家對歌詞極為熟悉,但如果不瞭解情況的人會誤以為這原本就是羅貫中寫的,因為詞意和《三國演義》中的意境非常貼合。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事實上,這首詞的出現比《三國演義》晚了一百年左右,它的作者是明朝學者楊慎,詞牌名為《臨江仙》,是清朝毛宗岡把它拼湊上去的。

楊慎(1488年—1559年)四川新都人,字用修,號升庵。正德六年(1151年)狀元及第,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代三才子(楊慎、解縉、徐渭)之首。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駕崩。因朱厚照無子,經張皇后及楊慎父親楊廷和商議,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授楊慎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當時朱厚熜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寶座後,按照皇統繼承規則,朱厚熜要承認孝宗是"皇考",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但卻朱厚熜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照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因此遭到楊廷和、楊慎父子等大臣堅決。但朱厚熜仍一意孤行,眾臣力諫惹怒朱厚熜,於是使用暴力鎮壓,"命執首八人下詔獄"。楊慎等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最終的結果是楊慎受杖責然後充軍到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三十六年。

雖然被貶謫雲南,但楊慎並沒有意志消沉下去,他一邊著書講學,一邊查訪民情,足跡遍及滇中,耕耘不輟,一生著述多達四百餘種,有《升庵集》、《升庵外集》等。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楊慎在謫戍雲南的時候,為明朝之前的二十一個王朝都做了一段講史彈詞,總稱為《廿一史彈詞》,被後世認作彈詞始祖。而這一首《臨江仙》,便是第三段講秦漢歷史的開場唱詞,也是最為著名的一首詞。

開篇化用了杜甫《登高》詩“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意,以及蘇軾《念奴嬌》的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詞意,這就如一幅千里江山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在這幅畫卷中,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物他們的是非成敗不斷地出現又隱去,但這些很快過往成空,最終留下的只有永恆的青山和每日西下的夕陽。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在這幅千里江山圖中,還有白髮蒼蒼的椎夫,他們見慣了春花秋月、四時無常的變化,遇到難得一見的老朋友,憑藉著一壺濁酒,既能慶祝相逢,也能暢快地笑談過往。

對個人來說一生很長,但相對永恆不變的青山來說,人的一生很短。然而,人類的繁衍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前人的故事不斷地被後人講述,這和每日都在西邊下山的夕陽一樣,同樣也是一種的永恆。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當時楊慎被貶謫雲南,還不時遭受到生命的威脅,因為他的政敵時時刻刻想要置他於死地,但是,楊慎既沒有對生活失望,也沒有落拓沉淪,而是表達出一種豁達的精神。

這首詞,豪放中帶著悲涼,高亢中帶著深沉。楊慎借寫歷史興亡抒發人生的感慨: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個人成敗得失實在太過於渺小,然而從成敗得失中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從歷史興衰、人生沉浮中探索永恆的價值,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體現出作者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

楊慎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何成為《三國演義》卷首語?

儘管這首詞原本說的是秦漢歷史,但清代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時,將其置於全書開篇,扮演卷首語的角色,是因為楊慎這首詞所表達出來意境和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與《三國演義》的意境非常匹配。因此將這首詞放在小說開篇之時,許多人誤以為是羅貫中所寫也是情有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