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優秀的教練越來越少?因為他也不過是夾縫中的苦逼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鬼才教練,鐵殼鐵客。

這一期內容我們填一下上一期的坑,也就是行業內情的第二期,

其實上一期的內容反響並不好,應該說沒什麼反響,因為沒人看嘛,

但男人嘛,說過的話還是要負責的,就算沒人看也做了他吧。

那廢話就不多說了,直接開始吧。

先從大家最感興趣的內容開始,就是教練到底能賺多少錢。

先說一下,教練這個職業,做好了真的挺賺錢的。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教練的工資制度

首先教練的工資是由三部分組成的,

底薪,課時費,銷售提成。

這三個部分都是浮動變化的,而決定它們高低的就是每個月的銷售額。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圖

為什麼優秀的教練越來越少?因為他也不過是夾縫中的苦逼

這是我曾經工作過的健身房的工作制度表。

然後我們一點點解釋一下。

首先在第一欄裡有這麼五個等級,

巡場教練,PT1,PT2,PT3,PT4,

你就簡單的把它理解成教練的等級就行。

他是由業績決定的,是的,在健身房,教練的等級是根據你賣課多少決定的,不是你身材好壞或者上課能力來決定的。

然後我們看工資差距。舉兩個例子。

首先我們看最低等級的巡場教練。

如果你這個月業績就賣了三千塊,那你就是個巡場教練,甭管你這個月有多少節課,課時費都是20塊一節,底薪就是1200,沒有任何的銷售提成。

假設你這個月每天都能上三節課,但是其實並不太可能,如果你的能力只是巡常的等級,那你幾乎不可能每天都有課上。

但為了跟後面的做對比,我們就理想化的假設一下。

每天三節課,一個月也就是90節課

那麼你的課時費就是90乘以20等於1800

再加上你的底薪,

就是1800加1200等於3000。這就是你這個月的工資。

然後我們來看PT4

假設你正好賣了27000元,還是每天三節課的頻率。

那你的底薪漲到了2500元

銷售提成是27000乘以17%等於4590元

課時費會漲到70元,一個月90節課就是90乘以70等於6300元

全部收入是2500加4590加6300等於13390元。

其實對於PT4的教練,收入應該還高,因為作為PT4,平均每天三節課其實很低,一個月上120節課以上並不困難,那這個工資就照著15000往上了。

當然,並不是每個月都能賣到PT4。

我們這是一個五線小城市,每節私教的價格是150到200,消費水平也一般。

你拼了命的賣也很難到PT4。

一般來說基本都是在PT2到PT3之間徘徊,但其實也不錯,

前提是不拖欠工資的話。

我還問青島的教練朋友要來了他們的工資制度,你們先看一下。

為什麼優秀的教練越來越少?因為他也不過是夾縫中的苦逼


為什麼優秀的教練越來越少?因為他也不過是夾縫中的苦逼

他們沒有巡場教練這一說,最低等級就是PT1

根據上面的情況,我們直接給出PT1和PT4的工資,還是平均每天三節課的標準。

PT1是7650元

PT4是19340元

當然,實際情況下,PT1只會更低,PT4只會更高。

如果每個月都能完成PT4,那麼這個工資在青島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但我那個朋友已經不做教練很長時間了。

在你知道了這個工資制度的情況下,我們來談一下教練的尷尬地位吧。

首先是面對會員

這裡就單說我自己吧,我就是那種典型的因為喜歡訓練而參與到健身行業當中的。

在沒做教練之前,我也有很多一起訓練的小夥伴。

畢竟喜歡擼鐵的人都是比較好接觸的。

但工作了之後我突然發現我沒辦法和以前一樣跟他們愉快的交流了。

因為這個東西從愛好變成了職業,你所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就變成了你吃飯的東西。

就好比你原來喜歡做包子,剛開始就是個愛好,你喜歡把你的包子分給別人嘗一嘗,但後來你變成賣包子的了,你就不能隨便送別人包子了,更何況你身邊還有一堆賣包子的,你送多了就算不賠別人看你也傻呀。

我最開始做教練的時候還是跟以前一樣喜歡蹲了場地上和會員交流,交著交著就教了,比我上私教都認真。之後多次被經理提醒,這是你吃飯的東西,你賺個好人緣有什麼用呢?

也被同事旁敲側擊過,具體意思就是,你這麼幹,那大家都沒法幹了。

更何況還有銷售業績壓著你,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不自覺的變成銷售目的。

所以我面對會員的時候都感覺挺尷尬的。

我知道你做的不對,但我不能跟你說。

我也知道會員是怎麼想的,對於他們來說,教練教練,就是教別人練的人。

我不會你又不教我,教我還要錢,要錢還那麼貴,你還是人嗎?

因為這一點,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巡場,也就是去場地上挑不會練的人談私教。

因為場地上就那麼一些人,基本都談過了,買不買我也知道。

去了場地上無非就是看你們各種稀奇古怪的動作,

甚至有的時候我看會員的動作實在有點危險,上去提醒一下。

他都用很驚恐的表情看著我,就差直接說出,我沒錢,不買私教,滾遠點。

久而久之,我也懶得說了,我甚至都懶得去看,

所以我也就變成了見利忘義的銷售小人。

真是,我們最終都變成了那個討厭的人。

其次,面對健身房,教練也是站在對立面的

原因就不得不提一下健身房的營收形式了

健身房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賣卡的收入,一部分是賣課的收入。

沒接觸過健身市場的人可能認為健身房的主要收入是賣卡的錢,但真的不是,一張年卡才一千多塊,一月下來還不夠房租水電。

真正能讓健身房賺錢的是私教的收入,一節課就好幾百,動輒就是幾萬的交易,這才是大頭。

一個有營收能力的健身房,他的私教業績必然是大於賣卡業績的,如果是反過來的,那這健身房必然是賠錢的。

這就巧了,我之前工作的健身房就是這樣的。

所以讓我來說一下教練的尷尬之處吧。

打個比方,一個會籍顧問賣一張卡,很可能就把自己的底薪給掙出來了,賣的多了有提成,就算不賣錢也不過是吃自己的底薪。也就是說對於健身房來說,會籍顧問是基本不會讓健身房賠錢的。

但教練就不一樣了,我就算這個月一分錢不賣,我手裡可能還有課上啊,比如我上個月沒上完的,

或者半年前的會員突然良心發現,又來和我共續前緣了,那我就有課時費賺了。

再加上我本來的底薪,健身房是穩賠不賺啊。

當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教練正因為有課時費的關係,所以很容易成為賠錢貨。

教練的離職

健身房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私教會員經常換教練。

本來跟著一個教練練的好好的,突然之間他就離職了,然後換了一個,剛剛熟悉了,又突然離職了。

其實做教練,你只要努力賣課,很容易就能拿到不錯的薪酬,絕對是高於城市平均水平的,但教練的離職率也是非常高的。

原因其實上面已經說了。

不僅僅是銷售壓力,什麼工作沒有壓力呢,在銷售裡面,教練還算是比較體面的,起碼沒有去大街上吶喊跳舞什麼的。

但我們深入想一下,拋去這個職業,大多數人想當健身教練,是奔著賣課去的嗎?

大多數想做教練的人,基本都是喜歡擼鐵而參與這個職業的,他們的心理預期是能一邊訓練一邊賺錢。

但從來沒想過一但參與了這個職業,味道卻變了。

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原來你就是鍋裡的菜,什麼也不用想,隨著鍋上下翻動就行了,現在卻變成了炒菜的鏟子,鍋裡的菜又不願意讓你鏟,可你不光得鏟,怎麼鏟還得聽別人的。

所以不管是對自己的內心,還是對職場,都很難找到認同感。

幹好了,你就是個能賺錢的混蛋,幹不好,連混蛋都不是。

這就是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矛盾,但這個矛盾不是隨便能改變的。

至於原因,就得看下一期內容了,也是我們行業內情的第三期,可能也是最後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