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據人民網 11 月 26 日報道,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業內的熱議。當事的“莆田系”醫院以及該研究的相關倫理質疑隨之襲來,記者進一步調查更發現其中或有更大的貓膩……晚間,更有百餘名科學家聯合聲明強烈譴責!

賀建奎解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

01基因編輯是怎麼做的?

要看懂這個新聞,先要談一下背後使用的技術——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它也被稱為是“基因魔剪”。

簡單來講,這種技術能夠以極高的準確性,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它可以引入一段基因,消除一段基因,甚至是可以對基因組進行單鹼基的修改。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簡介(圖片來源:J LEVIN W [CC BY-SA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from Wikimedia Commons)

也就是說,這個工具讓我們能夠在分子層面上修改生命的藍圖。

毫無疑問,這在科學研究中是一項突破。有了這款工具,我們能夠很快地對基因進行編輯,方便研究的開展。目前許多基因療法和細胞療法,背後也有這款技術的影子。

02

首名基因編輯人類是怎麼回事?

根據報道,研究人員們在受精卵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CCR5基因進行了修改。

CCR5基因在人體內有什麼作用呢?原來,它編碼的蛋白質,是HIV病毒入侵人體所需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理論上講,如果這個基因出現變異或缺失,就有可能關閉HIV病毒入侵人體的大門

之前一些資料表明,北歐人群中有10%的人存在天然的CCR5基因缺失。她們對HIV病毒有較強的“免疫力”。

經過基因編輯之後,這些受精卵發育成了嬰兒,並呱呱落地。嬰兒體內,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性的變化。

只是這一次,變化並非來自自然突變,而是人為修改

03

為何引發爭議?

從生物技術的角度上,這是一個突破。但從其他角度出發,這項研究充滿了爭議。

該項目主導研究者賀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實驗室用物理,統計和信息學的交叉技術來研究複雜的生物系統。研究集中於免疫組庫測序,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賀建奎

而審查申請書中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則是一家“莆田系”民營醫院,因而此事一經公佈便引發公眾對該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本研究的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圖片來源:中國臨床試驗申請中心)

首先便是倫理上的擔憂。通過基因改造人類,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從公開的資料看,這項研究的確做了倫理上的報備和審查申請,也得到了通過。但在目前這個階段,人類是否有資格對此作出決定?

其次,通過基因編輯,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誠然,她們對HIV病毒可能有了天然的免疫力。但她們的其他生理功能,是否會出現變化?這不僅是指CCR5基因變異帶來的變化,還包括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潛在脫靶效應帶來的生理學變化。

對於以上兩個問題,我們沒有答案。大多數人只知道,2018年11月26日,人類的歷史或被徹底改寫。

知名財經博主“獸爺”扒了相關醫師簡歷後更在個人微博吐槽此事:

“一個牙醫和一個麻醉師簽署了一份倫理合規文件,一個世界級的艾滋病科研項目得到“放行”,並被莆田系成功搞出來了。”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


04專家也質疑:非常草率!

昨天下午,國家科技領域主流媒體《科技日報》針對基因編輯嬰兒在其官方微博發出四點質問:

1.CCR5這個靶點是不是已經公認的會感染HIV?敲除這個靶點有沒有其他潛在威脅?會導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夠證明這對雙胞胎嬰兒能夠天然抵抗艾滋病?因為也不可能現在就讓嬰兒接觸艾滋病傳染,這是有悖倫理道德的。如果這對雙胞胎一生都沒有經歷過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環境或行為,又如何證明她們天然抵抗艾滋病?3.對試管嬰兒進行基因編輯是否有悖倫理道德,經過什麼部門審批?一個民營醫院就能做這樣的實驗嗎?4.此前我國有沒有過基因編輯手段用於人體的實驗?


此外,針對此次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穎接受了“知識分子”的採訪:

1、倫理申請是深圳和美婦兒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准的,但提供胚胎的是另外四家醫院。倫理審查是10月9日通過的,但孩子在11月就出生了,您對此如何評論?這份倫理申請非常的草率,按照提供的日期來看,在倫理申請批准前實驗就已經進行很久了。倫理審查是按照“科研項目”的標準實施的,這個標準本身就不對。整個倫理申請中,寫到了前期在猴等模式生物上進行了相關實驗,但僅僅描述了過程,並沒有任何詳細結果以及實驗後續對該動物的觀察結果。倫理申請書最後一段佔領技術制高點和超越諾獎級的工作這些竟然能作為理由列到申請書裡,
可見項目實施者和批准者的本意和關注點到底是什麼。2、在技術方面,賀建奎團隊針對CCR5基因進行編輯,能否真的預防艾滋病?是否存在安全的風險?以及,其中一個胚胎是在懷孕期間做的基因編輯。如何看待這樣的操作?首先,如果基因編輯後是嵌合子的話,沒有編輯到的細胞還是會有感染風險。但更為關鍵的是下面兩點:①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效應會帶來何種後果是完全未知的。②CCR5缺失已經被實驗證實會造成免疫缺陷,導致其他病毒的易感甚至腫瘤的發生。即使該實驗的母親是艾滋病患者,只要通過藥物降低母體HIV的載量,是可以有效阻斷母嬰傳播的。這項研究完全沒有任何層面的必須要進行的必要性,而兩個孩子所要面臨的後續風險是我們想象不到的。試想一下當初多利羊的實驗結果。3、如何看待這一實驗的後果?這一實驗從科學層面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兩個孩子作為試驗品,這些未知風險將會伴隨他們的成長。從事這一實驗的科研人員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編輯領域專家,項目實施時其測序公司和其背後的商業資本實在鋌而走險。該項目的實施可預見的會使基因編輯領域的研究受到影響,也會使中國科研界的發展受到質疑。中國科研界需要就此發生,該項目的實施者也需要因這一行為而受到抵制,否則將會帶來更多不可預見的負面影響,潘多拉的盒子也許就此打開了 。


05這個實驗意味著什麼?

技術上講,基因編輯胚胎不是新鮮事,大家等待的突破不是編輯本身而是如何避免脫靶。還看不出這個新實驗是否有所突破。

日常現實中,這不會帶來什麼巨大變化。HIV抗性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特徵,這個基因也已經存在於人群中了。我們真正關心的“設計嬰兒”的那些特徵,比如外貌或者智商,都太過複雜,短期內設計不出來(除非你願意全盤照搬愛因斯坦或者霍金的基因)。

真正值得擔憂的,是這個案例暴露出來的監管不足。幹細胞療法也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醫療新技術,但因為國內監管不足,很多黑心診所都在打著它的名義進行昂貴而無用(甚至有害)的所謂治療。很擔心CRISPR胚胎編輯也會變成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霍金曾在遺作《寫給未來人類的備忘錄》中表示:富人未來能選擇編輯自己和孩子的DNA,變成擁有更強記憶力、抗病力、智力和更長壽命的“超人”。屆時未改造的人類或無法競爭。

法律能禁止人類編輯基因,但人性無法抵抗誘惑。


06“莆田系”醫院否認與此事有關

審查申請書籤名或是偽造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11月26日下午對記者回應,否認該院和此事有關,“這件事不屬實,我們沒有接受過相關信息,不知道這件事為什麼會上熱搜,正在調查。”而至於賀建奎是否有掛靠深圳和美進行相關研究,深圳和美方面表示“不瞭解情況”

南都記者剛剛瞭解到,上個月剛剛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介紹,根據申請書顯示的時間,其當時還在醫院任職,同時他也是倫理委員會成員,但是他並沒有印象,醫院開過這個會議。作為倫理委員會成員,他的簽名沒有在申請書上。

秦蘇驥介紹,他特地去找了上面有簽名的前同事瞭解情況,幾名前同事表示,自己並沒有簽過這張申請書,也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簽名可能是偽造。

“我一點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秦蘇驥表示,以他當時在和美婦兒科醫院當時的職務,如果有這個事情,他應該要知曉的。同時,醫院倫理委員會除了醫院內部人員,還有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共同組成,但是這張申請書上,並沒有看到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成員的簽名。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介紹,這個實驗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出生的,至於網上流傳的那張申請書,醫院也不瞭解情況,目前正在調查核實。到時候有新的情況會告訴大家。

同時南都記者瞭解到,深圳市區域倫理審查委員會沒有接到該項目報備,目前衛計委正在對此事進行核實。

07

最新:11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 強烈譴責!

晚間,“知識分子”微博發佈百餘科學家聯合聲明,表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

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