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給寶寶餵奶的正確方法

現在,全母乳餵養的越來越少,基本上每家都會給寶寶餵奶粉,不是把兌好的奶粉餵給寶寶就可以了,還要注意:餵奶的正確“姿勢”、如何兌奶等,特別是晚上起夜給寶寶兌奶和餵奶,對於年輕的寶爸寶媽們很是惱火,但是一點都不能馬虎,接下來我分享幾個特別的例子給大家:


手把手教你給寶寶餵奶的正確方法


1.奶粉餵養第一坑:先倒奶粉再加水

沖泡奶粉,是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這個問題恐怕有些媽媽都還沒有弄清楚,更別說粗心的爸爸了。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這是有區別的。

營養專家指出,衝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洩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儘可能接近母乳。 如先加奶粉,後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合宜。

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洩能力也難以承受。有些家長希望奶濃些,孩子就能長快些,但這反而會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慾下降、腹瀉、生長受挫。而且曾經還有研究指出,新生兒餵奶過濃,有引發腎功能衰竭的可能性。

2.奶粉餵養第二坑:長時高溫備夜奶

寶寶在年齡比較小時都需要吃夜奶,相對於母乳的隨時隨地哺餵來說,配方奶粉喂夜奶可就比較“煎熬”了——在寶寶撕心裂肺的啼哭聲中摸黑爬下床,睜開惺忪的睡眼,給寶寶衝奶粉、試溫度……於是,很多家長都想出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晚上把衝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中,等寶寶晚上要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方便又省事。

但是,這樣真的科學嗎?營養專家指出,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暖奶器裡的溫度一定是超過常溫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若吃過了,剩餘的應該丟棄,不能再吃。

其實,晚上寶寶餓了時再衝,也可以很快捷,若想以最快的速度衝好奶,可以把熱水先倒在奶瓶裡,放進溫奶器,把規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時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搖晃均勻就行了,同樣方便省事。

3.奶粉餵養第三坑:配方奶粉營養足

配方奶粉的包裝上都會印有各類營養元素的含量表,而這多達數十種的成分和含量數據,讓很多父母都“不明覺厲”:這洋洋灑灑的一大片,營養應該足夠了吧?

其實則不然,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雖然多,但並非每一樣都足夠。另外,每種營養素的穩定性也不盡相同,其中最容易讓家長們陷入誤區的就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了。

爸爸媽媽們都知道,維生素AD可以促進寶寶的視覺系統、免疫系統、骨骼系統等良好發育,是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攝入充足與否關乎到寶寶的成長大計。因此,兒保醫生都會建議寶寶從出生15天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AD,並持續服用到3歲。


手把手教你給寶寶餵奶的正確方法


而對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來說,額外補充維生素AD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配方奶粉中的維生素AD含量本來就偏低,而維生素AD的理化性質又非常不穩定,光照、空氣、高溫等都可導致其氧化分解,在奶粉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過程,乃至在家庭中反覆開罐和沖泡的過程中,都會導致維生素AD氧化失效。

有數據顯示,經過一系列中間過程後,寶寶喝進去的奶中保存的維生素AD含量已不足標示量的一半。因此,即使是配方奶粉餵養,寶寶仍然需要補充維生素AD。

4.奶粉餵養第四坑:衝好奶粉再煮沸

有時候沖泡好的奶粉,寶寶不會一次喝完,過一會兒寶寶餓了想接著吃,有些家長為了方便,會把剩下的奶粉加熱煮沸,再給寶寶餵食。

實際上,已經衝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喝這樣的奶,攝取的營養價值也要大打折扣。

以上幾種情況我想年輕的爸媽們肯定都會有遇到一兩種,千萬不能大意,否則就會費勁心思辛苦了卻不見好,我和帶女兒的時 候,晚上起夜可惱火了,都是濛濛的慣性動作,有時就是一直把奶熱著,寶寶醒了就吃,這樣奶的營養在加熱過程中全丟失 了!希望各位寶爸寶媽注意了哈。


手把手教你給寶寶餵奶的正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