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像出國 出國卻成了回家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他鄉容納不下靈魂

海歸凱旋,似是勇士。本該喜慶,實則傷感。


回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渴望。

1丶對父母無法盡孝。無論當初是因為追求自己的理想來的美國,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來的美國,這都意味著無法對父母盡孝。尤其中國有句話叫“父母在不遠游”,一心出國的我們成了不孝的人。

2丶對祖國無法盡忠。不得不承認,年輕時到國外的我們確實沒為祖國做什麼貢獻,其實也沒為外國做什麼貢獻,但是在別人看來就是不忠。最可悲,很多華人最真實的狀態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海外精神文明極度豐富,但是華人卻很難融入異國的文化氛圍,很難實現精神的滿足。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回國像出國 出國卻成了回家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他鄉容納不下靈魂

出國好像買了一張彩票,可是就跟買彩票的任何一個人的思想一樣,都是抱著幻想自己就是那個會中獎的人。看過“圍城”的人都聽說這樣的一句名言:“圍在城裡面的人要出來,圍在城外的人想進去。”


我們經常在一個人閒的時候,望著遠處問自己,我是因為什麼要出國的當初?如果我不出國了我現在會是怎麼樣的?

只是忘了當初出國是為了什麼,就算沒忘也對那個最初的目標模糊了。

電影《戰爭之王》中說:“人生的悲劇只有兩種,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二是得到了你不想要的東西。”這就好比是我們對待故鄉和異鄉的態度。得到了的故鄉卻不敢回,得不到的外國卻極力想要融入。在別人的城市裡生活打拼,孤獨伴生於繁華。沒有人能在燈紅酒綠之間找到真情。於是,在別人的城市遙望故鄉,完成靈魂上的故鄉之旅,便成了排解悲憫的首選。

回國像出國 出國卻成了回家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他鄉容納不下靈魂

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斯洛文尼亞渤興湖鳥瞰圖

第一次回國很激動,覺得有一萬個事要講,有一萬個想念的朋友想碰,有一萬個地方想去。

可是回國以後發現,要講的事原來沒有那麼多了,講了覺得他們可能不理解,想念的朋友也已經不是當初的朋友了,自己死黨也已經變成別人的死黨了,想去的地方突然也找不到了,因為,可能已經拆了……

在國內,大家都太忙了

好比那次,我剛下飛機的時候在機場的停車場,過斑馬線的時候就差點被車撞了,現在想想都害怕......

有可能是在國外我所在的城市沒有那麼擁擠,對比多倫多蒙特利爾、哈利法克斯居民的開車習慣真的可以算是非常棒,社會秩序維持的非常好,時刻都是恭謙禮讓的狀態。

而“低頭一族”隨處可見可能是因為太忙碌了,大家就只會忙著完成自己的事情,往往就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回國後很難融入中國社會


在國外,沒人會來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品頭論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國,這種“邊界”消失了,身邊跳出無數嗡嗡作響的聲音試圖佔領你的頭腦、爭奪對你生活意義的闡釋權。


1、“看看身邊還有像你這麼大還不結婚的嗎?”

2、“你去過很多地方,有很多經歷,但又有什麼用呢?我告訴你,在國內你要實際點,你在外面這幾年已經錯過很多上車的機會了。”

3、“你已經30歲了,快被95後淘汰了。”

4、“你怎麼還在做媒體這麼沒錢途的事情啊……”

這些聲音往往來自熟悉的親人、朋友和社交圈。

在國內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自己是個“少數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審視和評判,雖不至於說價值觀動搖,卻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覆地對照、拉扯與衝突中,耗費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回國後卻發現自己變成“社會底層”


在國內如果你能夠掙得十分,就不應該只要五分,不要問代價是什麼,不要計較開不開心;只要你跟我們不一樣,你就像個怪物,會活得很慘。

我在歐洲時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佈各個行業,有做設計的、管理倉庫的、在酒吧調酒的、開紋身店的、做程序員的、在公司做行政的,當然還有做金融的和無所事事的,沒人關心對方在各自行業裡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隨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時間、見聞和笑話。

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從事著我們看來很“平庸”的工作。可他們都幽默聰明,活得開闊自由。

而換成國內,從事一些“不那麼掙錢”的職業,就會被當做“社會底層”。


回國變成出國,出國卻成了回家

相信任何一個人出國的時候都不會想著,自己是一輩子就呆在國外了,剛開始想的總是國外有多好,終於能出去了,終於可以達到自己的夢想了。

覺得國外什麼人都沒有,像個大農村,死氣沉沉的,到忽然覺得,原來安靜也是那麼的舒服。以前在中國覺得特別熱鬧,到現在覺得回國有點不習慣,“人擠人擠死人”呀。

回國像出國 出國卻成了回家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他鄉容納不下靈魂

雲深不知處

慶幸的是,祖國發展好快

剛回國的時候,感覺國內變化還是挺大的,國外還是信用卡支付,國內已經普及手機支付了,大家基本都不帶現金了

高鐵出行也很方便準時,雖然車上有時候會很吵。

也有不遵守秩序,擁擠插隊,亂丟垃圾的現象出現,碰到這事兒是有點鬧心。

之後明顯經歷了共享單車、充電寶等突然興起、又突然敗落的事兒。感覺社會在不斷的嘗試與更新。大家對創業和互聯網充滿激情。


回來之後,發現咱們在人文環境建設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科技技術上面的差距要大。”但是,這幾年國人素質進步很大。以前難得聽見陌生人對你說‘謝謝’、‘不好意思’,但現在在大城市這已經很普遍了。中國在進步,這一點很重要。


學會釋懷

既然我們見過了世面,自己也要變得更為包容,更有判斷力。包容差異,包容素質。車不讓人,就讓車先過;有人插隊,就再多等會兒;工作人員態度不好,只要事情給我辦了就行了;人多的地方就不去擠熱鬧了;不開車的話,就搭地鐵。”生活節奏快,就讓自己也快起來。做好每天的計劃。把工作、學習等任務按時完成了,就不會覺得壓力大了。

李嘉誠說:吾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心不安在哪兒都一樣,既來之則安之。


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想你也是!所以你拖起了行李,懷揣著夢想,放棄了家鄉的安逸,離開了父母的庇佑,勇敢的踏上了異國的土地,而回國不是重新來過,是圓夢的最後一關。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