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魚是餐桌上基本的食材之一,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選擇吃魚的越來越多,也應證了“吃天上飛的,不如吃水裡遊”的這句話。

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魚的種類繁多,既有海魚,又有淡水魚。對於海魚高昂的價格,我們都只能偶爾嘗一下鮮,不可能經常出現在餐桌上;而後者由於價格便宜,所以經常會出現在餐桌上。雖然淡水魚的種類較多,但最常見的是青、草、鰱、鱅這四大家魚,其中以草魚居多。不論是從價格來說,還是魚本身味道來說,老百姓餐桌上少不了。

有了老百姓的青睞,就有了市場的一席之地,也就有了養殖戶的生存之本,因此養殖草魚在全國農村較普遍。然而在南方廣東一帶就有很多養殖戶並不是養殖草魚,而是專養另外一種魚,這種魚不但賣得貴,一斤要25塊,而且魚肉還煮不爛。說到煮不爛的魚,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特別是北方人。既然魚肉都煮不爛,那怎麼去吃?能有人買嗎?

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其實這些疑問有道理,我們在做魚的時候,幾乎以清蒸、水煮、生煎、油炸這些烹飪方式。其中水煮和清蒸居多,因為這兩種做魚的方法,保持了魚的原汁原味,對身體也大有好處。一個連水煮都煮不爛的魚,對於吃魚的人來說,肯定難以接受,更何況價格還那麼貴。疑問歸疑問,但這種魚確實在南方的廣東神一般的存在,而且銷售量還不錯。那它究竟是什麼魚呢?在說之前先說下有關吃這種魚的笑話,但這個笑話是真實的。

在春節期間,長沙的一位市民,他花50多塊在超市買了2斤多草魚回家煮。在煮的過程中,他足足煮了兩個時間沒煮爛,後來繼續煮了好幾個小時卻始終沒能把魚肉煮爛。這魚難道是膠做的?活到這麼大歲數,第一次看到有煮不爛的魚到最後他無奈去向有關部門投訴,當有關部門來取證的時候就發現這種魚並不是什麼假魚,而是正宗的魚。

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原本買條草魚回去吃卻鬧出個笑話,是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有這種魚的存在。這種看似跟草魚長的一樣的魚在烹飪方式上卻大不相同。如果按照水煮的方式,那是永遠都煮不熟。當然除了水煮之外,這種魚用其它的烹飪方式也會做熟,只不過失去了魚肉的口感,味道是大不同而已。那這種魚到底是什麼魚?要如何做好它呢?

其實這種魚叫脆肉鯇,它來自廣東中山。它跟草魚是兄弟,跟草魚長得一模一樣,如果不是價格上的區別,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這種魚之所以叫脆肉鯇是因為魚肉很脆,如果按照正確的烹飪方式來做的話,魚肉彈牙爽脆。

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雖然這種魚跟草魚(廣東草魚也叫鯇魚)是兄弟,但跟草魚又有本質的不同,這本質不同主要表現在餵養方式上的不同。在養殖初期,脆肉鯇的養殖方式和草魚是一樣,但是當它達到2斤體重之後,就要餵養蠶豆了。換句話說,後期飼料造成了它跟草魚肉質上的本質區別。除了飼料上的不同之外,根據養殖戶講,它還跟水質、水溫也有嚴格的要求。要在寬闊水面且水質比較好的地方餵養,要給脆肉鯇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讓其活動,這樣才會讓它的肉質更加緊實。即飼料加運動產生脆肉鯇!

這種魚要想吃出脆爽感就必須切成薄片做火鍋,而且在涮火鍋時不要燙得太久,只需要燙上那麼幾秒,吃起來又脆又鮮,味道極好。如果不是這種吃法採用水煮的話,那會越煮越老,永遠都煮不爛。所以長沙那位市民鬧出了笑話,不足為怪,是搞錯了烹飪方式!

魚煮不爛1斤還要25塊?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魚,看完就會明白了!

現在這種魚在廣東銷量特別好,就在平時一斤都要20幾塊,過節時一斤要40好幾。正是有利潤,在中山一帶養殖戶也越來越多。對於這種魚的味道,廣東人鍾愛有加,而其它省份的很多人並不覺得味道怎樣,僅僅是魚肉比較脆而已。如果要跟草魚味道相比較,草魚味道不會落在它之後。根據我多次吃過脆肉鯇而言,它味道並不怎麼樣,還沒有草魚的味道鮮甜,更何況草魚做法多種多樣。這或許是跟廣東人的飲食文化和烹飪方式上有差異吧!不知道大家是否吃過脆肉鯇?你覺得脆肉鯇味道怎麼樣?歡迎討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