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對普通人而言,看電影是文化消費的樂事;於視障朋友來說,卻是難以企盼的難事。

在河北邯鄲,有這樣一個人,她帶著一群志願者,用聲音做視障人士的"眼睛",10多年講解7千多場電影,幫他們實現了“看電影”的願望,點亮了視障朋友的心靈。

“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孔媛媛在講電影《你好,李煥英》

她叫孔媛媛,河北邯鄲“天使之眼”志願服務團隊的發起人。

孔媛媛是山東菏澤人,早年在北京廣播學院學習,畢業後到邯鄲電視臺工作,上班時間她是專業播音員,下班休息,她就帶領志願者團隊去給視障朋友“講”電影。

“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天使之眼”的志願者在引導視障人入場


“天使之眼”志願服務團隊的發起,要追溯到2006年。

當時,一名視障朋友向孔媛媛吐露心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願就是能夠看一場電影。”

這句話觸動了孔媛媛,她和一些志願者們決定,用自己的聲音做視障人士的"眼睛",不僅讓盲人朋友實現了用耳朵和心靈“觀賞”電影的願望,而且給他們黑暗的世界,帶去了光明與色彩。

“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孔媛媛在為視障朋友講電影

“講”電影,絕非易事。

為了在講解過程中準確地表達,孔媛媛需要對影片中的場景、臺詞、音樂都爛熟於心,通常準備一部電影,要看20遍左右、做30多頁筆記,精心撰寫好整部電影的講解詞,讓志願者們反覆試聽。

她還會把自己眼睛蒙上,親自去感受、練習,準備充分之後才會在公開場合上去給視障朋友們去講解。

每次放映影片前,孔媛媛還會先向視障朋友們講述故事情節,介紹主要人物,之後再播放電影。對電影中無對白、僅有畫面或音樂的部分進行描述說明,讓視障人士能夠通過聽覺串聯起前後劇情。整場電影下來,她見縫插針地描述著電影畫面,用聲音為視障群體講解光影故事。

“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孔媛媛在為視障朋友講電影

15年來,志願服務團隊通過流動影院的形式為邯鄲上萬名視障人士放映不同類型電影7000餘場,

在盲人感知的世界裡,色彩是灰暗的,因為與外界的接觸和互動少,很多時候心也慢慢封閉起來。孔媛媛希望,“天使之眼”能為盲人朋友們打開一扇窗,帶去一分希望,讓他們的世界能擁有斑斕的色彩,讓他們在內心閃動的光亮中自信、自立……

她也希望,盲人影院能早日建成,影院裡熱播的電影,也能讓盲人朋友第一時間看到。

“講”電影的“天使之眼”,用聲音點亮視障朋友的心靈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

每個人都了不起!

你的樣子是無私奉獻

你的樣子是傳遞愛心,

你們的樣子帶給我們溫暖和力量!

(本文出自中國之聲人物專欄《你的樣子》)


監製:趙九驍

編輯:成亞

記者:總檯駐河北記者 孟曉光 邯鄲臺 張曉萌

新媒體:高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