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發病年輕化是誤解-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乳癌發病年輕化是誤解

  陳前軍    教授,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大科主任

  乳腺癌的發病增速是城市高於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多嗎?其實這可能是誤解和錯覺。乳腺癌的誘發因素到底有哪些值得防病參考比照?飲食因素的影響有多大?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大科主任陳前軍介紹說,近年來人們對乳腺癌的認識程度雖廣泛有了提高,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少誤區。尤其是位處發病中位年齡和發病高峰期的中老年女性,需要積極提高防病意識的同時避免陷入治療誤區。

  中老年婦女

  仍是乳腺癌高發人群

  在人們的印象中,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等,乳腺癌發病增速城市應該高於農村,且總體有年輕化的趨勢。陳前軍指出,這兩點其實都是錯覺。

  2000~2014年的國家癌症中心14年的監控數據顯示,城市發病率年增長約2.7%,而農村發病率年增長約7%。以前認為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發病率更高;但實際上近些年農村的發病率增長更快,且農村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的比例更大。

  其次,近些年人們普遍認為乳腺癌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但臨床監控數據顯示,乳腺癌發病中位年齡近14年間一直保持在54歲左右,年輕化趨勢並不明顯。相反的,乳腺癌發病的高峰年齡似乎有後移趨勢,目前大概是在55~59歲。之所以人們會有乳腺癌發病年輕化的錯覺,一方面是年輕人發病水漲船高,絕對數量增加,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年輕人發病的個案曝光更容易引起關注、更有衝擊力。

  陳前軍表示,臨床監控數據反映出來的這些發病趨勢特點提示,不僅城市,農村地區也應進一步增強人們的乳房健康保健意識,強化乳腺癌早篩的普及度;其次,年輕人不應對於患病過分焦慮,而既往防病意識不夠的中老年人,更應該注重篩查,定期體檢。

  牛奶豆漿

  對乳腺健康不利嗎?

  喝豆漿容易誘發乳腺癌嗎?喝牛奶是不是也不好……陳前軍說,臨床上很多患者對食物的禁忌高度關注,尤其是廣東人講究“戒口”,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過度焦慮。

  “首先要強調的是飲食因素是乳腺癌發生發展影響因素中不確定的因素,也就是說不要過分糾結吃什麼好吃什麼不好,也用不著花很多時間與醫生溝通此類問題,要把時間花在與醫生討論規範化診療問題上。其次,乳腺癌患者原則上我們倡導‘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魚肉雞肉,少吃紅肉。但並沒有說必須絕對禁止食用某些食物。比如理論上辛辣刺激食物、醃製品是不健康的,但是湖南人愛吃辣,愛吃臘肉,如果徹底要求改變固有的飲食習慣,必定影響人的整體生活質量,也影響心情的愉悅。這對乳腺癌患者來說也是一種不利因素。”陳前軍說,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基礎上儘量保持“地中海飲食”方式,少飲酒不抽菸,但偶爾“開戒”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關於豆漿等豆製品,如果過量攝入,比如天天吃100克以上,可能植物雌激素會影響人體的激素代謝,造成負擔,但這樣高頻攝入豆製品的飲食方式畢竟還是罕見的。適量的豆製品是有益的。反而是牛奶等奶製品,最新大數據顯示,奶製品對於絕經前人群影響不大,但對絕經後女性的乳房健康是有影響的。中老年婦女經常會出於補鈣需求而養成喝牛奶習慣,陳前軍說,根據最新研究,建議絕經後女性改喝酸奶,可能對乳房健康更有利。

  切忌聽信草藥偏方

  陳前軍指出,臨床上至今仍會遇到患者自行用偏方、草藥來治療乳腺癌,直到潰爛不可收拾的時候才來就醫。這其實是對中醫的“誤解”。

  作為中醫系統的乳腺科負責人,談到中醫在乳腺癌治療中的作用,陳前軍說,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還是要有“分工”的。早期乳腺癌以西醫外科處理為主,中醫為輔,例如在圍手術期中醫可以幫助患者緩解不適、減輕手術與麻醉後的不適反應、提高生活質量,中醫傳統療法、辨證論治能發揮很好作用,從而潛在間接提高其生存期。對於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切忌聽信偏方延誤病情。

  據介紹,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成立於1997年,是廣東省成立最早的乳腺專科。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專科,廣東省規模最大的乳腺病專科,臨床團隊有4個病區5個門診部,還有乳腺病研究團隊等3個獨立的非臨床團隊。同時也是廣東省乳腺癌MDT(多學科診療模式)聯盟牽頭單位,以及中國乳腺微創與腔鏡手術聯盟成員單位,在廣東最早開展乳腺微創手術與腹直肌皮瓣乳腺癌術後修復手術。每年近千例乳腺癌手術,近幾年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率一直保持在50%~60%左右,達到歐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