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撰文 | 未來科技我來說 排版 | 未來科技我來說

原創文章,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必究!

華為這個企業我們都不陌生,是我們的國產品牌企業,是為數不多的在國外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力的企業,在做手機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從進入手機行業開始到現在,在手機領域華為的分量一直在突飛猛進,市面上用華為手機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是你知道嗎,華為最初在研究手機的過程中在這個地方竟然花費了1000億元而且收效甚微。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撒千億只為自研操作系統

鴻蒙系統是華為自主研發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隨著美國對中國的施壓與封鎖,大家對華為自主研究操作系統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其實,華為的鴻蒙系統並非這幾年為了迎合大家才出現的,其早在2012年就開始計劃了。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就2012年全年來說,Android手機的出貨量位居第一,達到了4.971億臺,市場佔有率為68.8%;蘋果iPhone出貨量居於第二,為1.359億臺,市場佔有率則為18.8%;BlackBerry黑莓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3250萬臺,位居第三;諾基亞塞班智能機的出貨量為2390萬臺,市場佔有率僅為3.3%,居於第四。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可我們知道,後三種操作系統其實都不是開源性質,只有安卓是開源的,各大廠商都可以拿來修改並使用。這樣會導致一個後果,安卓系統會迅速蠶食市場,並且如果谷歌宣佈取消某廠商的授權,那麼該廠商就不能再使用安卓系統。

我們知道任正非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面對谷歌的“卡脖子”,他在2012年下了一盤大棋,那就是投資部署研究鴻蒙系統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研究操作系統可不是隨便說說那麼簡單,而且研究的難度和需要的資金都是非常大的,一般的企業很難湊足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和鉅額的資金。在克服了人力物力的種種困難後,華為鴻蒙系統項目正式啟動。

谷歌步步緊逼,鴻蒙粉墨登場

為了迎合特朗普的對華限制,谷歌也蠢蠢欲動,準備為限制華為而“出一份功”。著眼自己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安卓會是一個非常明顯且好用的籌碼。於是,谷歌已經禁止了華為在其手機產品上預裝GMS全家桶。雖然用戶可以自行安裝,但是由於操作繁瑣,很多非發燒級的用戶肯定會選擇預裝好的手機產品,這便削弱了華為在國外市場與眾多手機競爭的力量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華為也不甘示弱,在谷歌封鎖自己之後,華為便力推自家的HMS生態系統,這對谷歌造成了不小的挑戰。華為在中國手機企業當中是最早預計到谷歌限制手機企業乃至直接與手機企業競爭的了。面對谷歌如今對國產企業的壓迫,華為手機反而能夠從眾多安卓手機企業當中擺脫窘境。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總結

自研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遺憾的是,目前華為鴻蒙操作系統還不成熟。不過,用不了很長時間,搭載了HMS生態環境的鴻蒙操作系統肯定會被廣泛應用於華為自家的手機上。

坦白說,雖然自研系統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因為缺少相應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軟件市場,所以HMS的軟肋依舊存在。


華為一個決定損失1000億,在谷歌的重壓下,這些錢又發揮了作用?


以華為為例,雖然華為可以設計出鴻蒙操作系統和HMS應用套件,但是如果沒有大量的開發者開發出許多能吸引用戶或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程序出來,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化為現實。沒有相應的軟件環境給用戶,這是國產操作系統的軟肋。

但是這個軟肋並不是無法解決,只要華為給予開發者一定扶持,讓開發者願意加入到鴻蒙軟件的開發當中,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會解決。

本文完。自媒體原創作者,只寫優質文章,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