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要以终局的思维来考虑。

高晓松在《晓说》最后一季里吐槽:他应邀到一所大学里演讲,过程中,他把诗和远方讲到声泪俱下,演讲结束后,到台下的学生提问的时候,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要进国企还是进民企?

高晓松说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都踏了,这跟他的演讲主题毫无关系,他在进行精神熏陶的时候,台下的同学只关心生存问题,这让他很忧伤,于是,在这之后就决定不再进大学里演讲,因为他觉得他现在的观念不适合当下大学生,企业公司的老板才适合。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诗和远方固然美,但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赚到眼前的面包钱,毕竟对很多大学生来说——特别是来自乡下或者三四线城市的孩子来说,眼前的苟且非常重要,他们十年寒窗,大学苦读四年,最后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不是思想问题,这是当今的现状。进民企还是进国企,这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收入和生存状况,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发展,这是当今很多大学生关心的问题的重点。

那么毕业后进国企还是民企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国有企业,简称国企。

民企在2000年后崛起,它崛起于下岗潮之后,这让很多人开始慢慢相信民企比国企好。但是,最近几年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比如,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排名在前的都是国企。

国企的优点之一是稳定。

在国企里,你可以朝九晚五,工作稳定,节假日有不错的待遇。

这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进入的单位首选。但是,往往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因为他们觉得国企的工资低,一眼望到头,这样的工作没意思。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毕业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看待国企的,也曾跟父母反对。但是,当我毕业十年后,在社会里摸爬滚打之后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特别是我这样的其实没什么创业激情的人来说。

为什么呢?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国企的工资低吗?其实不是的。很多人觉得,国企的工资在3000到4000之间,一看很低。我当初也是这么觉得的。直到不久前,有个朋友跟我算了一笔账。

他说,他进入一家国企的时候,工资是3000,但是,这家企业社会福利好,包吃包住不说,逢年过节,还有节假日福利,一年算下来和他在外面找的10000多的工作收入差不多。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朋友的原话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国企优点二,能省下时间!

当上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才发现,时间是多么的值钱。

很多自媒体大佬或者写小说的人或许知道,他们都是在利用业余的时间搞自媒体,写小说,赚到的收入比本职工作搞很多。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国有企业。

国企能给他们一份非常稳定的收入,这就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心态进行创作。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在海关工作,业余时间非常多,他爱好历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研究历史,于此同时,他在网上把自己的对于历史的感悟写了出来,集合成书,这部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有一个在山西某偏远山区工作的工程师,他的业余时间也特别多,业余时间喜欢看科幻小说,也喜欢写科幻小说,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三体》,他就是我国首个雨果文学奖获得者刘慈欣。

时间的值钱就值钱在这里。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利用业余搞外快,我意思是说,如过需要业余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话,国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没有业余爱好或者特长,也没关系,国企是一个非常好爬的地方,对于很多能力不是很强的人来说,国企的上升比民企更好。

因为它有一套明文规则在那里,让你去突破。它设置就像打游戏一样,按照设定一步一步往前走,总能过关,总能到达更高一层。

最近研究了很多国企的老总简历,他们基本到了40岁就拉开同龄的差距,而很多在民企工作的,到了40岁,还担心下岗问题呢。

所谓的“一眼往到头”都是以毕业时候那点知识和认知去理解自己在国企的未来,同样,“民企更能赚钱”其实,也是认知浮浅的表现,以毕业时候的那点认知去表面理解。

所以,我建议,如何有能进入国企或者机关单位的,千万别错过机会。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2、民企。民营企业的简称。

其实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工作和待遇方面,真的不如国企。很多人说民企好,都是以BAT等企业为例子的,但是,这样的企业是少数,而且非常难进。

盈利,是民营企业的根本,也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民营企业为了盈利,那么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地压缩成本,而最大程度地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和时间是行规之一。

像一些大的民企还好,他们压榨员工的同时,还会给员工很好的福利,比如华为,他们的员工说,只要你敢拼,你就有钱。

而大部分的民企老板是很抠的,都是以为员工默认压榨,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画饼,让员工精神满足,但是物质稀缺。

这也是为什么马云说“996是福报”之后,遭到很多人反感的原因。“如果你公司不是BAT,就不要跟我谈996”,这是很多人的心声。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当大学五年或者十年聚会,掉头发最多的肯定是干民企的。

这样一来,你如果选择民企的话,也只能在这个行业或者公司兢兢业业地干下去,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其它特长,没有时间去学习去进步。

有句话说,“扼杀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忙碌得没时间成长。”说的就是很多在民企里工作的人。

但是,如何能找到好的民企,那么在民企的成长是飞速的,这样的工作特别适合想以后创业的人群。

李开复说,如果你想创业,那么毕业后进入一家小公司学习。

这在我经历来说,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从如今的创业明星中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创业成功的不是从大公司出来的!

因为他们从大公司里积累到更好的人脉和资源,那是小公司里碰都碰触不到的。

李开复说的估计是硅谷里的那些小公司,因为在硅谷文化里,苹果是从车库里起身的,谷歌是从大学实验室里出来的,这些公司在起步阶段,全部都是小公司。

但是,在中国,这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

比如小米初创的时候,团队都是行业顶尖的大佬,轮不到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实,很多初创的、潜力大的,都是去找行业顶尖的大佬来合作。

但是,这些公司就没有大学毕业的机会了吗?

其实有的。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如果你搭乘的是一艘火箭,那么就不必在意仓位是什么位置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它能指导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一家潜力大的公司。

举个例子,阿里巴巴有个前台,现在是阿里巴巴的股东之一,她就是搭乘了阿里巴巴这艘火箭,飞速积累自己的财富,尽管她的职位是前台,也不影响她分享阿里巴巴的辉煌成果。

所以,即使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司,也有座位留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的。他们的位置分别如下:

1、销售。

销售,是最能锻炼人的一个岗位,同时这岗位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甚至很多都没有要求,这是能进入一家飞速发展的公司的一个好职位。

2、客服。

别小看客服,其实客服是连接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桥梁之一。客服,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感受;客服可以拿着客户的反馈跟公司各部门打交道,甚至可以影响公司对于产品的设计。这一点,可以从雷军那么重视客服中体会到。

3、新媒体小编。

随着新媒体崛起,越来越多的公司注重自身品牌的营销和宣传,那么很多公司都成立自媒体部门。

自媒体这个职位非常好进是因为自媒体的经验可以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积累,比如开公众号呀,开自媒体号呀,自己搞一年,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有竞争力了。

毕业季来临,到底进国企还是进民企?这里有答案


以上就是国企和民企的优缺点,当他们摆在面前的时候,如何去选择呢?

阿里巴巴的首席顾问曾鸣教授提出一个择业标准:如果你选择一份干一辈子的工作,你选择哪一份?

同样,如果你选择的工作干一辈子,你想进国企还是民企?

这就是曾鸣教授说的终局思维。


好了,到底进国企还是民企,我相信大家看完都有了自己的选择了。

这里是即刻读书,为你解读1000本职场类书籍,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