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時的鐵三角,以詩明志,報知遇之恩,還替他守了盛世

文|烏啼月

​話說宋仁宗時期,文人輩出,各個都是作詩賦詞的高手,他們幾乎每個人都留下了不少的詩詞流傳百世,我們有幸認識其中一小部分詩篇全依賴於學生時代的背誦,但也只是滄海一粟。除了寫詩寫景之外,以詩明志也是主流,讓我們看看宋仁宗的鐵三角,以詩明志的故事吧。


宋仁宗時的鐵三角,以詩明志,報知遇之恩,還替他守了盛世

韓琦劇照

韓琦是宋仁宗時的重臣,為相十載、輔佐三朝,也是著名的鐵三角成員之一,與范仲淹、富弼共同主導和參與了慶曆改革。但是在宋神宗時卻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出京,因此做下了這首詩: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悵前春,誰向花前醉。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點絳唇·病起懨懨》

此詩便是在解除了河北安撫使職權後,心情苦悶,痛苦而得病時所作的詩。是片中除了感慨自己病體初愈,亦是對花謝,春去的不捨與追憶,向京城方向望去,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啊,你們還好嗎?還記得當初治國安民的誓言嗎?

宋仁宗時的鐵三角,以詩明志,報知遇之恩,還替他守了盛世

富弼劇照

富弼也是宋仁宗時的名臣,兩度拜相,輔佐四朝。亦是慶曆新政的主要參與者,富粥初入官時,便以犀利進諫著稱,他不僅是改革派亦是主戰派。只是宋神宗時,他同樣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

親賓何用舉椒觴,已覺閒中歲月長。不學香山醉歌舞,只將吟嘯敵流光。——《歲在癸丑年始七十正旦日書事 其二》

按照該詩的名稱,富弼七十歲時是熙寧六年(1074年),距離他被貶已經過去5年,與親朋好友相聚,驚覺自己已經年邁,想起宋仁宗的囑託,不敢老去,作詩賦詞以對抗時光的流逝。富弼仍然想替宋仁宗看著他留下的盛世。


宋仁宗時的鐵三角,以詩明志,報知遇之恩,還替他守了盛世

范仲淹劇照

范仲淹要比宋仁宗、韓琦、富弼都年長十來歲,但他仍然入仕於宋仁宗時,是仁宗朝時的直言諫臣,他不畏權貴,屢屢因為得罪朝中大臣而被貶,但又常常受命於危難之中,慶曆新政雖然夭折,但他仍然心懷天下。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岳陽樓記》

在最初學習這篇名著時,我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認識僅僅侷限在對君王的勸諫,但如今看來,這是范仲淹被貶的真實寫照,他既在朝廷為官,亦親眼見過百姓的苦,所以他的慶曆新政是實踐的結果。

宋仁宗時的鐵三角,以詩明志,報知遇之恩,還替他守了盛世

宋仁宗劇照

​《岳陽樓記》寫於范仲淹慶曆新政之後,但卻沒有表現出一點失意,他的心裡全是百姓,亦是宋仁宗。只是宋仁宗的臣太多了,而范仲淹的君只有一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除了是范仲淹本人的志向,亦是對宋仁宗知遇之恩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報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