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从政治上瓦解敌对势力的三大经典步骤

《资治通鉴》:从政治上瓦解敌对势力的三大经典步骤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明皇帝 永平十三年 公元70年

楚王英与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为符瑞。男子燕广告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

有司奏“英大逆不道,请诛之。”帝以亲亲不忍。

十一月,废英,徙丹杨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男女为侯、主者,食邑如故;许太后勿上玺绶,留住楚宫。

先是有私以英谋告司徒虞延者,延以英藩戚至亲,不然其言。及英事觉,诏书切让延。

十四年,春,三月甲戌,延自杀。楚王英至丹杨,自杀。诏以诸侯礼葬于泾。封燕广为折奸侯。

【译文】楚王刘英与方士制作金龟、玉鹤,刻上文字,用作当为皇帝的天赐符瑞。有名叫燕广的男子,告发刘英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人伪造符谶之书,图谋造反;朝廷将此事交给有关部门追查核实。

主管官吏上奏说:“刘英大逆不道,请将他处死。”明帝因手足之亲而不忍批准。

十一月,刘英被废,将他迁往丹杨郡泾县,赏赐五百户赋税;刘英的儿子、女儿当侯、当公主的,依旧想用原有食邑;命刘英的母亲许太后不必上交她的玺印、绶带,依然留住楚国王宫居住。

之前,曾有人暗中刘英的谋逆行为告诉司徒虞延,但虞延认为刘英是皇上的手足兄弟,不相信密报。及至刘英阴谋暴露,皇帝下诏严厉责备虞延。

公元71年春,三月三,虞延自杀。楚王刘英抵达丹杨郡后自杀。诏令以诸侯之礼将他葬在泾县。皇帝封燕广为折奸侯。


【解析】这篇材料,讲的是汉明帝时期楚王刘英密谋造反的事,汉明帝刘庄素来好察人隐私,刘英的谋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刘庄掌握了内情。

这个刘英,犯了和曹爽一样的错误,低估了政治的残酷性,楚王刘英和汉明帝刘庄是异母兄弟,刘英是许美人所生,刘庄是阴皇后所生,对于图谋造反者,刘庄连自己的亲兄弟刘荆都没有放过,又岂会对自己这个异母兄弟心慈手软?

广陵王荆复呼相工谓曰:“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相者诣吏告之,荆惶恐,自系狱,帝加恩,不考极其事,诏不得臣属吏民,唯食租如故,使相、中尉谨宿卫之。

荆又使巫祭祀、祝诅。诏长水校尉樊鯈等杂治其狱,事竟,奏请诛刑。帝怒曰:“诸卿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卿等敢尔邪?”

鯈对曰:“天下者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臣等以荆属托母弟,陛下留圣心,加恻隐,故敢请耳;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

帝叹息善之。鯈,宏之子也。永平十年丁卯,春,二月,广陵思王荆自杀,国除。

《资治通鉴》:从政治上瓦解敌对势力的三大经典步骤

汉明帝的亲兄弟因谋反被诛杀,是永平十年的事,也就是材料中的时间,往前推三年。刘英作为皇帝的异母兄弟,之所以忽视广陵王刘荆的前车之鉴,甘为鱼肉,其实就是被汉明帝刘庄忽悠瘸了。这篇材料,记载的就是汉明帝忽悠楚王刘庄所用的手段。

一、麻痹其心志

有司奏“英大逆不道,请诛之。”帝以亲亲不忍。十一月,废英,徙丹杨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

枪杆子里出政权,楚王刘英打算造反,符瑞都准备好了,不可能没准备军队,否则只能用烧火棍造反了。

结果造反的阴谋却提前暴露了,按照常理,造反必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楚王刘英的归宿,要么坐上皇位,要么战死沙场,是不可能接受朝廷处置的。

可是楚王刘英这个决心造反的王,最后却甘愿接受汉明帝的处置,被贬到了丹杨郡,食邑五百户。

为什么楚王刘英这么软弱?

其实就是他的意志已经被麻痹了。一方面,他认为阴谋已经暴露,正面取胜的几率不大,一旦起兵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他又贪图刘庄对他的宽容处理,认为贬到丹阳郡,食邑五百户,总比掉脑袋强。

这一点和曹爽在高平陵政变中的表现很像:

《三国志》:爽(曹爽)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范(桓范)哭曰:“曹子丹(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其实像刘英和曹爽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因为心志麻痹。率先失去战斗意志,抱着必死的决心背水一战,能有转机也未可知,最差也能马革裹尸,站着死,怎么着也比被人圈养起来,当成猪狗般屈辱的屠杀要有尊严。

为啥楚王刘英会相信汉明帝的惩罚是最后的惩罚?因为刘庄演戏是在是演得太好了,一方面强势的将刘英贬到丹杨郡,另一方面又赐予刘英五百户封邑,最后又严厉的斥责了朝中和楚王刘英有关联的司徒虞延。

一想到自己正面硬刚大概率弄不过,又想到五百户封邑实在是太少了,很真实,皇帝如果只是想稳住我,不会只给我这么一点封邑,看来是真心的想让我在丹阳安度晚年,再说司徒虞延都只是受到训斥,我能有什么事?

于是便和曹爽一样,接到皇帝的诏书,想了一夜,把刀往地上一丢,大喊一声:“我不失作富家翁”,之后便放弃了军事抵抗,心甘情愿的接受朝廷的安排,前往丹杨郡。


《资治通鉴》:从政治上瓦解敌对势力的三大经典步骤


二、瓦解其党羽

男女为侯、主者,食邑如故;许太后勿上玺绶,留住楚宫。

再有就是针对刘英身边的党羽的瓦解了。汉明帝刘庄承诺了这些党羽的利益,刘英的儿子和女儿可以继续当贵族,刘英的母亲也继续享受王太后的待遇。

谋反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连刘英的亲人都得到了利益保证,其他党羽一看皇帝采取宽恕的政策,而且阴谋已经暴露,硬来胜算不大,此时跟着刘英一起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此,聚集在刘英身边的党羽,斗志便瓦解了。就算有小股冥顽不灵的势力,也无法影响大势,别的不说,就说刘英的这些儿子、女儿,首先就不答应,这些人侯爵、公主当得好好的,为何要为一件胜算不大的事情,陪刘英冒生命危险?一旦刘英此时依然坚持起兵,第一个出来反对他的,就是他的儿女们。

三、清算总账

十四年,春,三月甲戌,延自杀。楚王英至丹杨,自杀。诏以诸侯礼葬于泾。封燕广为折奸侯。

从永平十三十一月事发,到永平十四年三月,楚王刘英前脚刚到丹杨郡,后脚就自杀身亡了。

这个点很有意思,如果刘英要自杀,为什么当初不在楚国自杀,为什么不在路上自杀,偏偏到了丹杨郡再自杀?为什么连朝廷的司徒虞延也自杀了?

关键点就是这四个月的时间,刘庄利用刘英从楚国到丹杨郡的这段时间,对楚国进行了整合清算,一旦整合清算完成。等到所有势力被清算完成,最后司徒虞延和楚王刘英也就没有留着的价值了,所以相继先后被自杀。

总结:汉明帝之所以采取政治手段解决楚王,而不采取军事手段解决楚王,主要还是考虑到兵马一动,国库瞬空,而此时汉明帝已经在筹备匈奴方面的对外战争。

因此汉明帝刘庄不想把资源白白消耗在楚国,从而导致日后对匈奴的战争力量不足。

刘英之所以被汉明帝拿捏得死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在明面上不是中央的对手,又对皇帝的心思认识不足,以至于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刘英知道后果是这样收场,无论如何也不肯被汉明帝安排到丹阳去,一定会和汉明帝在战场上一绝雄雌。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资治通鉴》:从政治上瓦解敌对势力的三大经典步骤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

因此,《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