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從自已開始

提到“管理”大家會理所當然的以為是屬於領導者的專屬詞,其實不然,廣泛意義上的“管理”是指通過計劃、組裝、激勵、領導、控制等手段,結合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高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組織需要管理,從另層面講,每個人都需要“管理”,管理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已在工作中的態度,管理自己與別人交流的語言等等。很多事情都需要被“管理”,但管理首先應該從自已開始。


“管理”從自已開始


1.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一一切”,通常我們將“態度”粗略地分為積極的心態情緒和消極的心態情緒兩種。記得一 個很久前的小故事:有這樣一個老太太,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二兒子是買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兒子發愁。天一下雨,她就會為大兒子發愁。因為不能曬布了;天一放睛,她就會為二兒子發愁,因為不下雨二兒子的傘就賣不出去。老太太總是愁眉緊鎖,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弄的疾病纏身,骨瘦如柴。- 位哲學家告訴她,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二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賣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曬布了。在哲學家的開導下,老太太以後天天樂呵呵的,身體自然健康起來了。

可見,樂觀和悲觀所引起的後果如此大相徑庭,所以無論如何,管理好自已的情緒多麼重要,尤其在工作中,當你的情緒是積極樂觀,你周圍的同事也會被這種情緒感染,從而有效的合作提升效率。一個哲學人曾經說“一個人的心態就是一個真正的主人,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讓情緒成為扼殺自己的劊子手。

2.管理好自己的語言

在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的同時要管理好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即便你情緒高昂,積極向上,也不能言論舉止誇張。

每個人都是自己多重角色的扮演者,無論“扮演"著何種角色,都有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加以管理,不能口無遮攔地讓人們對你的話語感到傷心、難過。所以,適可而止,把握尺度是必要的。

3.管理好自己的內質

我所指的內質是指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的自信、誠實、堅強,寬容、豁達等積極的品質,因為那些積極的品質在心中根深蒂固之後便會悄然影響你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思維習慣。

索尼公司的便攜式隨身聽曾度達到 了創世紀的銷售記錄,是因為索尼的副總哉做了個換位思考,從消費者的訴求考慮將它設計成磁帶盒-般大小,這樣輕巧便攜帶出行。索尼的副總裁有這樣的智慧和遠見也絕非偶然,想必一定是他所具有的內質長期積澱的結果。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善於管理並吸收優秀的品質,因為這是每個人重要的根基,也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其實生活中我們改變不了的事有很多很多,但是管理好自己,我們就能改變心情,改變現在的自己。


“管理”從自已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