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主体的现状、出路与未来——张剑宇

张剑宇教授作为收藏界学院派代表人物,目睹当今中国收藏界的现状,从近三十年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中,从理论上解释了其残酷遭遇和蒙寃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张剑宇教授行文细致,论点缜密,作为一篇偏重于理论的文章,需要收藏人多一些耐心来仔细阅读,相信诸位能有所领悟。

——玄庐君

一、民藏主体之现状:崛起与困境

肇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叶的改革开放大潮,为中华民族尘封已久的文明之觉醒,注入了活力。民众对艺术生活品味的多元化需求,包括对文物艺术品的渴望与拥有,初露端倪。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文物市场多层次、立体化格局的形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民众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中产阶级的渐次形成,以及少数富豪阶层的相继岀现,又为文藏潜能的快速生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尤其是,与大开发、大动土、大流通相辅相成的文物大面市,在迅速推高文物市场存量的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文物尤其是普品文物的市场价位与民藏主体进入市场平台交易的门槛。

概而言之,改革开放推动了民藏主体的迅速崛起,也奠定了以传承和守护为主流意识的文物市场繁荣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述本应呼之欲出、顺理成章、其乐融融的美好结局并没有如期而至:民藏主体艰难跋涉的漫漫长路依然遥不可期;民藏主体的家国情怀依然会一如既往地惨遭漠视;民藏主体的无私奉献依然会莫名其妙地受到冷遇;民藏主体的良行义举也依然会毫无悬念地迎来质疑。

不仅如此,由于利益关联主体霸座话语权,只手遮天,置文物保护与传承之大义于不顾:一方面蓄意制造文物真假辨识的人为错位,愚惑民知;一方面飈高自有文物价位,营造圈子市场的垄断优势。藉以强势挤压民藏主体的运作空间,恶化民藏主体的生存环境。

在多数情况下,民藏主体很可能既要在所不惜地为被污名化了的先祖遗存提供庇护(霞峰山人语),又要义无反顾地隐忍连以藏养藏都难以为继的凄风苦雨。举凡民藏现状,怎一个难字了得!

二、民藏主体的出路:瓶颈与抉择

利益关联主体霸座话语权、打压民藏主体的目的,就是与民争利。而其之所以能只手遮天、信口开河、指鹿为马,惟因其手中握有口说无凭、眼鉴无据这一独门利器。

因此,民藏主体,尤其是民藏主体中的精英阶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眼鉴,是利益关联主体的利器,民藏主体的软肋。民藏主体若指望通过自身眼鉴水平的提升,来逆转话语权,无异于以卵击石,与虎谋皮。

我们之所以作如此强调,完全没有否认民藏主体的眼鉴水平可能远超所谓专家之上的意思,而是要提醒大家:眼鉴是我们不堪一击的软肋。在言说无据的眼鉴大行其道的前提下,嘴大就是理!

对此,若再无所悟,就有如别人要杀你,而你却像个傻缺似地帮人家磨快了刀子。又或者,自视甚高,总以为自己衣食无忧。岂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其实,你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得很逼仄了……

文物真假的判定,无非断代。从这一意义上说,文物的真假,与年代有关,与品级无关。书画等艺术品的鉴定,或另当别论。但即便如此,年代判断同样是文物与否的重要前提。至于具体阐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判断文物的真假,具有无可置疑的公信力的做法,惟有现代科鉴,而绝对不是传统眼鉴(只具有辅助性意义)。这是因为:科鉴不会说谎,而眼鉴则完全有可能说谎;科鉴的公信力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得以确认,而眼鉴的公信力则无从确认;科鉴对文物的判断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眼鉴则完全可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科鉴具有可追溯性,而眼鉴则无从追溯,尤其是对弱势群体。

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客观地给出具有公信力的结论如下:

在科鉴对文物断代的误差与传统眼鉴断代误差相差不大的前提下,用现代科鉴取代传统眼鉴的主导地位,是文物断代标准即文物真假判定的不二选择。

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排斥、抵制抑或拖延启用现代科鉴的做法,都是别有用心甚或居心叵测。

功力深厚的传统眼鉴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尊重,但仅限于对自有文物抑或是对方愿意接受的范围内,绝不能再滥用于需要有公信力的文物鉴定(看看法院断案依据的是什么,便会明了)。在诚信严重缺失、丑闻爆表的国内文鉴领域尤其要严格限制。

用现代科鉴取代传统眼鉴,不仅是与时俱进的不二选择,而且也是治理文藏乱象,维护文藏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最佳举措。这是因为,文藏主体不仅牵连亿万家庭,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全民化扩张趋势,攸关江山社稷。

三、民藏主体的未来:守望与传承

民藏主体逆转话语权,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必然趋势。

民藏主体逆转话语权的目的,不是要置任何人于死地,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为民请命、谋求平权的良善之举。不仅如此,民藏主体逆转话语权的过程,也是一次对以往利益关联主体良知的唤醒与救赎。

在文明鼎盛的当今时代,为一己之私利,不择手段,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是无良之恶行,为文明世界所不耻。以往或出于人的自私之本性,或由于习惯意识作祟,尚情有可原。但若在以科鉴为前提的昭昭天理面前仍执迷不悟,则断无可恕之理。

在话语基本平权的大环境下,以往的利益关联主体或许仍拥有某些民藏主体无法攀比的先天优势,但只要实现了市场运营环境的基本公平,这样的先天优势可视作个人的能力差异,无可厚非。

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所倡导奉行之理,就是科鉴之天理。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营环境下,不同的利益主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共同守望、共同分享、共同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何乐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