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明瓦廊是明清主要商道,是明瓦的生產經營場所,這條街雖然不長,但卻分佈著好幾家網紅店,作為吃貨不能不來。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明瓦廊的歷史延承

有幾家店排隊的人最多:香酥雞蛋漢堡、劉記烤冷麵、“國足”臭豆腐、洪澤湖小魚鍋貼。我們倆分別排了雞蛋漢堡和烤冷麵,後來趁著下雨人少又排了臭豆腐。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不得不說,南京人對美食也是很執著的

說出來可能沒人相信,身為一個在長沙上了四年學,在東北工作兩年多的人,我竟然在南京排隊吃臭豆腐和烤冷麵!

先說一說臭豆腐,第一感覺是並不正宗——因為不臭——不過也可以理解,太臭了估計會被逐出這條網紅街罷。總體口味中規中矩,醬汁還算可以,鹹甜口的,比較適合當地人的口味;豆腐比較軟,口感還可以,但發酵時間明顯不足,微生物水解蛋白質的功力尚淺,氨基酸的鮮味沒有釋放出來,所以偉人評價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真言在這裡沒有得以體現。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口味還不錯但並不十分正宗的臭豆腐

再說一下烤冷麵。老闆是黑龍江人,嫁到南京已經幾十年了,兒子兒媳開始慢慢接管生意。聽說我是遼寧來的,老闆特別熱情,一定要親手烤上一份,一邊烤制一邊介紹她是如何根據南京當地的口味去調整味道,既保證口味地道,又能兼顧當地人的喜好。除了東北原始風味的經典口味之外,還有酸甜、甜辣、鹹香等口味,食材方面除了裡脊肉、雞蛋、火腿腸之外還增加了蟹柳、金槍魚和芝士可供搭配選擇。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忙碌也掩蓋不住東北人獨有的熱情

我們的選擇是裡脊肉經典口味追加金槍魚,總共19元。嚐起來和比較大程度上保留了東北的原始風味,口感也和東北烤冷麵別無二致,東北的食客應該可以嚐到家鄉的味道;仔細品嚐的話也能發現一些細小的差別,鹹淡程度上略淡一點,而且放了一些白糖所以有點甜味,估計這就是為適應南京人清淡微甜的喜好所作的調整罷。不過金槍魚和裡脊肉的搭配確實是我點餐的失誤,原本不屬於烤冷麵的金槍魚硬塞進來,帶著一點點腥味和甜膩,影響了整體口感。果然“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奧卡姆剃刀原則應用在吃上也是極正確的,最好吃的往往還是那些最經典、最簡單的。他們家其他的口味據說也還不錯,比如加了番茄醬的酸甜味,或者追加芝士,都值得嘗試一下。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口味很不錯的烤冷麵

最後說一說旁邊那家香酥雞蛋漢堡,這一家應該是這幾家網紅店裡我們吃起來最滿意的。模具中倒入麵糊,略微凝固後加入雞蛋液和肉泥,再與另一層面餅合體烤制,出鍋後刷上一層醬料。看似簡單,嚐起來卻很不錯,麵餅外酥裡嫩,配合餡料裡的雞蛋和肉泥,一口下去有三四種不同口感,熱氣騰騰的吃上一口十分滿足。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又香又酥的雞蛋漢堡

因為計劃飯後去夫子廟看看夜景,所以我們放棄了排隊人數最多的小魚鍋貼。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合格的吃貨從不放棄任何美食,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冒著小雨殺回明瓦廊,趁著人少一定要嚐嚐這家網紅店。近看才發現,所謂的鍋貼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類似煎餃那種鍋貼,而是鏊子上煎熟的油餅,吃的時候切開再刷上醬料。吃到嘴裡更是大失所望,除了煎的有點脆之外,基本毫無可取之處,油太大,吃兩口就膩了,醬料也比較一般,絲毫對不起淋著的小雨、長長的隊伍和吃油炸食品時揹負的罪惡感。

南京美食踩點——網紅美食街明瓦廊

雖然排隊的人很多,但我確實不愛吃

好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小區裡、明瓦廊的另一端,我們找到了另一家傳統美食的網紅店——金宏興鴨子店——算是為我們早晨的選擇扳回一城。這家店主打烤鴨和鹽水鴨,也賣鴨翅、鴨掌、鴨舌等其他鴨貨,烤鴨做的實在好吃……(篇幅有限,下期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