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好槍“圍獵”中概股!美證監會主席首度指明中概股風險 更有赴美IPO數跌入冰點

坐穩扶好,大事件又是一樁,2020年天天都是歷史。

今日早間,一條消息傳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在北京時間4月23日發佈言論稱,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他提醒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2

一位宏觀對沖分析師稱,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美國證監會主席上電視指明中概股風險,投資者看似還處於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理應保持警惕。

“瑞幸門”後SEC動槍了

不可否認,美國證監會這次似乎是動真格了,瑞幸“功不可沒”。

在最新的題為《新興市場投資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財務報告和其他風險,補救措施有限》文章中,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提出了以下幾點。

3

老虎證券合夥人點評稱,這些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但關鍵的是該文章通篇都拿中國舉例,全篇傳遞的信號非常強,即投資者需要警惕來自中國的上市公司。

查詢來看,新興市場在美上市的公司中,信披層面存在多重限制。的確由於信披不完整或者存在誤導性風險,部分美國投資者因而受到過損害,而保護投資者利益是監管機構的責任與使命。

但國內調侃不乏,瑞幸當之無愧是民族咖啡,割洋韭菜讓國民喝到便宜咖啡,還坑了美國投資者。不過調侃之餘,我們需要關注這件事背後的深遠影響。

這絕非只是中概股的一個註腳,更像是一場信任危機的升級,硝煙已起。如果個別案例屢禁不止,就會被打上“本質現象”的固定標籤,危險觸目可及。

一連串的“聲明”

金融界《財經天眼》注意到,如今SEC和PCAOB合力發文點名中概股的現象早在2018年末就曾出現。當時,雙方就在一份《聲明》中強調,雖然近年來世界許多地區的國際合作和協調顯著增加,但SEC和PCAOB仍面臨法律和實踐的挑戰,這些法律和實踐可能阻礙來自SEC的監管、監督和法律的執行。

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PCAOB被限制檢查那些在PCAOB註冊過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做的審計工作和實際情況。聲明強調,SEC和PCAOB無法直接接觸賬簿、交易記錄和審計工作文件,無法在範圍和時間上做到與其他司法管轄區一致。

當然,站在我國監管層上,如此操作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安全問題,因此也並未就此妥協,這也就造成了在跨境監管方面的難題,於是一些不法公司藉機鑽空子。

如今,中概股造假一事後,美國監管方面更坐不住了,提示風險與加大調查,他們內心的OS一定是“你想在我的地盤玩,那遊戲規則總該遵守吧”。

我們也看到了國內監管層的回應,前天銀保監會表示,對瑞幸造假的態度絕不容忍,證監會也表示對造假強烈譴責與高度關注。

畢竟,造假的中概股是在搭上國家信用去滿足一己私利。如今中國正全力打造健康的資本市場,因此不縱容、嚴懲是一個很好的表態,而要想將優質的上市公司引進來,讓國內企業走出去,誠信不造假是一道最基本的門檻。

此外,天眼君認為,我國監管層可能也關注到了一些市場沒有過於關注的消息。

在克萊頓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美國鷹派議員和部分前官員就在努力說服特朗普政府讓聯邦僱員退休金計劃停止投資中國企業股票,像極了拉開兩大國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後的“資本之爭”。

而正有意擴大外資長期資金的A股市場,萬萬不想再次重演之前的信任危機…

  多米諾骨牌傾倒…

事實上,自1990年以來,中概股的出海之路就在壯大,因為相較國內而言,海外的上市條件相對寬鬆,但寬鬆並不意味著就能造假。

4

國內券商研究稱,2010年以來,受美國渾水公司做空、監管機構審查等因素的影響,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集體遭遇信任危機,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和中國高速傳媒這四家中概股企業在遭受做空後股價大跌,分別被交易所停牌或摘牌,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概股的市場信心。

而這種挑戰在今年再度發生。瑞幸之後,好未來、跟誰學、愛奇藝等都深受空頭之害,一位投資人感慨,中概股公司,一定要有被做空的預期和預案,平時也一定要與長線投資者做好溝通。

因為如果無故被“做空”,優質的中概股無疑也會被打上統一標籤、同時遭殃,屆時,中概股的估值歧視將會一發不可收拾。而在美國那種分化加劇的市場,很可能就會墜入被邊緣化的危險境地,使得後續的融資等變得愈發艱難。

金融界《財經天眼》注意到,市場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份並不起眼的聲明,尤其是那些準備赴美的上市公司。今天,天眼君獲悉,一家擬在5、6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正在為發愁此時是否是一個好時機,以及如何才能讓投資者們更好地瞭解公司價值,而不是被貼上“負面標籤”。

無疑,恐慌已經蔓延到了赴美創投圈。

一位投資人稱,瑞幸一事使得國內赴美IPO難上加難。2020年疫情影響下,IPO本就冷清,但沒想到比天災更致命的是瑞幸造成的“人禍”,這才是最致命的一擊。就連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也在社交媒體上轉發陸正耀相關報道時留下一句“詐騙犯”的點評…

天眼君猶記得,克萊頓(JayClayton)此前還口吻緩和,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因疫情導致業務受擾,無法按計劃向SEC提交經正常審核的信息披露文件,SEC將給予一定靈活性。

但如今的一場造假,似乎是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意欲掀起更多波瀾,今晚的中概股也註定不會過於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