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同事小张家从小高层换成大别墅了,在参观完她家的新房子之后,

回到家我就一直跟老公念叨着这么一句:我这辈子也能住上大别墅吗?


每当这个时候,老公就会安慰我:不要羡慕人家,我们不是也有自己的房子住着吗,人得学会满足。其实他不知道我的梦想就是:能够有一天住上自己设计的花园洋房,然后可以随时丢下工作,去想去地方看看。


成为一个有钱人,应该是所有普通人的梦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作为80后,现在我们的身份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动用任何一份钱的时候,我们都得再三考虑。甚至有时候我们的支出远远大于我们的收入,只能不断去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有谁不想住别墅,又有谁不想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可是最终有多少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呢?为什么没有过上,最终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钱。往往这个时候就越激发出我们内心处最大的梦想:实现财富自由,日子可以过的不要这么憋屈。


之前我们理解的财务自由计划的实现就是要靠长期的省钱跟存钱,可是这样的财富观并没有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财富反而丢失了很多幸福感。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财务自由之路》,作者通过书中的内容指导我们改变理财观念、运用正确的投资理财策略,在保证财务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博多.舍费尔 《财务自由之路》

这本书的作者是博多.舍费尔,是德国著名理财大师,被誉为"欧洲巴菲特"。同时他也是全球销量逾千万册的《小狗钱钱》的作者。因为博多.舍费尔自己经历过破产,并运用书中的原则又重新获得了财务自由,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生活的困境并获得财务自由,从而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理财上的很多有用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解读成一篇文章。今天我就选取其中一点为大家来解读:


穷人与富人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网上曾有人讨论: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有个回答一针见血:穷人和富人的思维认知不同。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穷人来到上帝面前,并且抱怨说:"我那么勤奋却无法成为富人,而邻居家总是无所事事,却能够拥有巨大财富,这样非常不公平,您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看看差距是怎么造成的呢。

上帝回答:"那我就让你们从头开始,给你们每人分配一座金矿,看看一个月后你们的差距在哪里吧!"

于是,穷人和富人就开始了新的生活。

穷人从一开始就非常勤奋,每天都早出晚归去挖金矿,心想着让自己在一个月能把金矿都挖光。而富人就不见得那么勤奋了,每天只挖了一上午就回去了,用一部分金子来解决温饱,另一部分钱则储存起来。

几天后,穷人看到自己的金子越积越多,心想富人不会挖那么快,于是就放慢了挖金子的速度。而富人则利用积攒的金子雇佣3个人来帮忙挖矿,自己则坐在一旁监督起来。

由于一个人挖矿的速度远不及3个人,于是富人的财富就在成倍增长,而穷人却觉得生活太累了,而后就放弃了早出晚归的做法,认为自己所挖的金子早已能超过自己的邻居,根本不用着急。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当穷人提着金袋沾沾自喜地来到上帝面前时,发现富人已经将一座金矿摆在了一旁。在听完上帝的解释之后,穷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正如博多.舍费尔在文中指出的:穷人和富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待财富的信念和原则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财富的定义不同、对待财富和财富目标的态度不同、赚钱的动力不同。最重要的是,穷人和富人的金钱观不同。


《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穷人与富人的差距


01 差距一 对财富的定义不同

我记得2019年刚刚参加书写人生训练营的时候,萌薇老师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她不想过苦日子,她想过有钱人的生活。

所以她跟每个人都分享了她的第一财富梦想:在2019年可以挣到她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关于这个梦想,她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而是很认真的写了下来,写在她的梦想清单上面。令人开心的是,萌薇老师的财富梦想实现了。

反观作为普通打工族的我们,每年的目标也就是工资涨点,奖金多点。但是即使工资涨了,奖金拿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

为什么我们都在努力?萌薇老师成功了,而我们依然为正常的生计无限烦恼着呢?

在《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原因:穷人对财富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富人却意义很明确

另外博多.舍费尔在书中提到,要更好的定义财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①必须知道明确的数字;②一定用笔把它写下来③把它转化为相应的画面

比方说,我对财富的定义是:在5年内赚足500万,那我就把这个梦想写下来,并转化为一个画面:5年后的自己,可以从繁杂的老小区搬离出去,住上我喜欢的高档小区。自己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想去的地方旅游。

这一幅美好的画面犹如一个清晰的地图,会引导我们走向最终的目的地。


《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定义清晰


02 差距二 对待财富的目标和态度不同

在潜意识之中,穷人从来没觉得我一定要有钱,财富目标也是摇摆不定,换来换去。在没钱的时候,我们会督促自己赚挣钱。

但是一当条件得到改善或者遇到一定的困难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开启我们的"阿Q精神,这时候会觉得:人活着为什么要那么累,现在的日子这么过着就可以了,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去就行。

但是富人并不是这样,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我必须有钱,我希望自己这辈子再也不要过穷困潦倒的日子了,带着这样坚定的目标,一直努力着,永不改变。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男主克里斯为什么拼尽全力去获得在投资公司上班的唯一名额,为什么不继续做他的推销员呢?因为他知道只有在这样的公司上班,他才有机会积累更多的财富,他才能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之后的日子才能不需要为钱所控制,只有获得了财务自由,幸福人生才能来敲门。

关于金钱目标,作者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不要设立小目标,因为小目标在实现的时候,出现问题,我们的视线很容易被问题所挡住。这个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放弃预设好的目标,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最终所有的努力都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设立一个大目标,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这个大目标而进行着,这样反而有助于我们最终实现唯一的一个大目标。


《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目标明确


03 差距三 对待财富的观念不同

人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尤其体现在金钱上面。一方面我们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另外一方面我们又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在面对富人,穷人通常都有着很强的"仇富"心理。一般会认为有钱的富人都是唯利是图的人,有钱的人会慢慢变成坏人诸如此类的不客观的观点。

正是因为经常持有这些毫无依据的观点,即使我们有机会成为富人,也不敢去尝试,错误的认知只能在不断地阻止我们实现财富目标。

《财富自由之路》就指出:"可以用金钱做更多的好事或者做更多的坏事,这都取决于我自己

世界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可以说,他唯一的激情就是赚钱,唯一的嗜好就是数钱。他不信上帝,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了金钱就没有别的信仰了。

看似他是金钱的主人,反而活成了金钱的奴隶。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妻子、女儿都是无所谓轻重的附属品。他对金钱的恪守简直到了痴迷狂热的地步。与其相反的是拥有巨额财富的欧也妮,始终保持着圣洁的思想,用金钱去兴办慈善事业,自己却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


《财务自由之路》:穷人跟富人相比,差距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财富观念

由此可见,金钱是好是坏,不是取决于金钱本身,真正重要的是使用金钱的人。

写在最后:

综上所说的差距,就是导致我们没有办法成为富人的原因。如果我们需要开启我们的财务自由之路,就要对财富进行明确的定义,确立一个长远的财富目标,抛弃对金钱的错误观念。只有这样,金钱才能成为我们的助力,让我们过上自由的幸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