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风雨飘摇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天启、崇祯时期,延续了200多年的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忙于应付内忧外患的统治者根本无暇顾及瓷器的生产,曾经一度辉煌的景德镇御窑厂此时形同虚设,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而民间窑场在经过万历时期的大发展后,仍处在蒸蒸日上的状态,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也在万历时期多样化的基础之上出现了新的面貌。

明末民窑青花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工艺草率,器足不规整并经常粘有砂粒,足底常常出现挖足时留下的放射状跳刀痕,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盘碗类一般日常生活用瓷上。而此时的高档精细瓷器造型规整,工艺精湛,器足挖修细致,其质量完全可与清代康熙瓷器相媲美。青花色调除了传统的蓝中泛灰、蓝中泛黑外,又出现了一种蓝色纯正、鲜艳明快、色阶丰富的高品质青花。明末民窑青花纹饰的内容以及绘画风格比较复杂,既有传统的承续,又有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作品。

风雨飘摇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从风格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写意风格,采用明代后期惯用的单线平涂技法,纹饰内容多为表现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场景、描写大自然美好风光的题材。民间青花匠师用饱含热情的画笔,将自己身边平凡而熟悉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砍柴的樵夫、捕鱼的蓑翁、月夜下的行人,这些洋溢着强烈生活气息和乡土芬芳的场景,在明末民间青花匠师的笔下成为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应当说这种源于生活、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明代后期民窑青花艺术中真正的精粹。

明末民窑青花写意画的勃兴,使许多传统纹饰的构图大大简化。除了简化构图外,明末民窑青花写意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大胆地对物象进行“草化”。团螭纹是明代后期民窑青花中非常流行的纹饰,嘉靖、隆庆时团螭的形象画的工整仔细,到万历时开始趋于草化,崇祯时团螭的形象已经完全无法辨认,抽象的如同几何图形一般。

风雨飘摇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除了这类简洁粗犷的写意风格之外,明末民窑青花中还有一种构图严谨、画工精美的图案纹饰。这类纹饰主要装饰在筒瓶、莲子罐、笔筒等立体器物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胎体洁白,造型规整,口部和近底部一般都刻有一周浅浅的暗花装饰,线条浅而纤细,往往需要调整好光线角度才能看清楚。足部胎釉结合处的露胎部分较宽,圈足旋削整齐。青花色泽鲜艳明快,画面采用“分水”技法进行渲染,层次分明。纹饰以人物故事为主,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神话故事,如文王访贤、张骞乘槎、钟馗捉鬼等。从题材和画法看明显受版画艺术的影响。

万历时期,我国的版画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当时刊印的各类书籍“几乎无书不图,图文并茂”。“书商为竞争而聚集一批文人、画家、技工,请他们为之批点编辑、绘画、镂版、印刷和装订。”版画的普及流行无疑对当时的各类民间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也在其影响之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风雨飘摇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崇祯时期这类受版画影响的青花瓷器不仅画工精美,青花的发色也极鲜艳,与明代民窑传统青料的灰青色调形成鲜明对照。这种优质国产青料的出现,应归功于青料加工提纯工艺的改进。据《江西大志・陶书》记载,传统的青料提纯工艺是采用水选法,即将青料捣碎后反复在水中淘洗,这种方法适用于纯度较高的青料,而杂质较多的青料则不易提纯。

到了崇祯时期,景德镇窑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火煅法”提纯新工艺。据成书于崇祯十年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日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由此可见,崇祯时期这种发色青翠的青花使用的应是用火煅法提纯的浙料。正是由于青料提纯工艺的改进和版画艺术的影响,加上制瓷原料二元配方的成熟,才使得明末民窑青花在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清代青花瓷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