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牛羊肉好,還是吃豬肉好?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大多數都喜歡吃豬肉?

幸福一家人wjy


這些家禽都是紅肉,各有各的好。穆斯林吃牛羊,咱們啥都吃,說不上哪個更好,只有哪個覆蓋面最廣。牛肉強筋骨,羊肉最鮮美,豬肉最香最實在。之所以我們大部分人喜歡吃豬肉,只有兩個原因,第一,豬肉價格相較而言比較平民,第二,豬肉作為烹飪食材,搭配的菜品,在適應性上幾乎無敵,高於牛羊。

吃豬牛羊,哪個好,因個體差異情況來選擇性吃。

一,豬肉

三高人群,就不能大吃特吃豬肉,豬肉也是三個家禽裡面最油膩的,豬油比羊油,牛油猛多了,血脂高,血脂稠,血壓高的,從飲食上來看,普遍性比較喜歡吃豬肉。大吃特吃的人,身體溼氣也重。但是喜歡只吃豬肉的,基本都比較富態,皮膚也比較亮澤水潤,肥豬肉尤其是豬腳膠原蛋白豐富還真不是虛的。

②豬肉和牛肉一樣,也性味甘平,但是看你怎麼吃了。豬肉脂肪肥厚,也是這三種家畜中含量最大的,豬這個東西確實渾身都是寶,包括豬下水。一般來說,天生愛吃豬肉的人,基本都不會瘦,食慾也強於常人,而且喜歡吃豬肉的都比較有福氣!

二,牛肉

①牛肉肌肉纖維比較粗,吃起來有嚼勁,富含肌氨酸,人吃了比較強健筋骨

,尤其適合成長中的青少年食用。當然成人吃牛肉,只要能咬動,也特別適合。

②牛肉本身油脂少,既不熱性也不涼性,性味甘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幾乎是純粹的乾貨,幾乎適合任何體質食用。尤其是黃牛肉!值得一提的是,草原牛肉的口感和內地黃牛的口感吃起來無法比較,口感遜色太多。

三,羊肉

①羊肉是陸地之鮮,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鮮美的鮮,這個字是魚羊搭配。不過羊肉也確實擔當得起紅肉中鮮美之名,不過羊肉做法上要鮮美,不是紅燒,而是清燉,清燉羊肉才能發揮羊肉的極致鮮美。

②上面說到牛肉是陸地黃牛口感最好,那麼羊肉就是反著的,口感最好的是則是草原羊肉或者新疆羊肉,吃含鹼量豐富的牧草成長的羊,其本身羊羶味就小。但是清燉羊肉湯,還是山羊的味道為最佳。

羊肉屬於熱性,眾所周知吃多了上火,愛吃的大熱天也要吃,不愛吃的一口不吃。但是羊肉串的味道,即使不吃羊肉的人,聞到這個味道也要流口水。羊肉能補身體虧空,適當食用比較養人,冬季吃它暖胃暖身,不過因人而異。還是要選擇性去吃。

四、豬牛羊到底哪個好?

①其實這三大畜類,

吃多了都會被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上了年齡,多吃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但是最厲害的就是豬肉,因為豬肉油脂最富足,不過也最香。

②比如說餃子,無論吃什麼肉餡,吃來吃去,一定是含有豬肉餡兒的餃子最香,就是因為豬油富足。甚至羊肉餡兒的因為沒啥油水,都可以添加肥豬肉混合做餡兒。

五,為什麼咱們都喜歡吃豬肉?

開頭老王說了,豬肉相對便宜,搭配菜品豐富,適應範圍最廣,口感也最為大眾所接受。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豬肉是這三個畜類中長的最快的,出欄也最迅速,能滿足龐大的市場場供應鏈,就像雞一樣。

最後,至於豬牛羊哪個好?沒有最好,只有相比較而言的好,只要不是素食主義者,那麼就選擇性吃,不能不吃,但要吃的適度。飯吃多了,充到嗓子眼的時候,還要不吐不快呢,何況是這些家禽呢?


老王一杯酒


我的觀點,除了民族地區以外,為了平衡飲食,無論是牛羊肉,還是豬肉,抑或是雞鴨魚肉,都應該適當吃一點,不存在吃哪種肉更好的問題。

至於為什麼中國大多數人都喜歡吃豬肉?我認為是生活習慣、生活水平、口感決定的。

首先是生活習慣。我國絕大多數人口是漢族,飲食上禁忌較少,豬肉、牛羊肉都不忌口;歷史上我國是農業大國,鐵器發明以後,牛成為主要的畜力,禁止隨意宰殺,殺牛與殺人同罪;農業以種植業為主,明代以後人口增長迅速,土地資源緊張,豬能夠大規模圈養,而且是雜食動物,不需要大片土地種植牧草。故豬肉很快成為國民的第一肉食,長期以來形成習慣,加工花樣豐富。

其次是生活水平。豬肉的脂肪含量、熱量顯著高於牛羊肉,在食物緊缺時代,熱量對人體很重要,人們更喜愛肥肉。即使現在,大部分國人也不富裕,一般情況下豬肉價格低於牛羊肉。

再次是口感。關中農村有句俗語:“羊肉羶、牛肉絻(韌,難咀嚼),豬肉香、但費錢。”可見很長時期,豬肉的價格是高於牛羊肉的。人們之所以鍾情豬肉,在於其肥瘦相間,香味濃郁,沒有羶味,細嫩柔軟,價格合理,易於搭配。

當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脂肪、熱量含量的要求在漸次減少,牛羊肉銷量逐年上升也說明了這一點。


北大屠夫陸步軒


我贊成多吃牛羊肉,少吃豬肉,尤其是現階段。說三個理由。

一、牛羊肉沒有豬肉香。

豬肉比牛羊肉香,是人們愛吃豬肉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主要指的是牛肉羶,羊肉更羶,特別是非牧區養的羊。瘦小乾癟,就一個大肚子,宰殺扒去腸肚剩個空殼。這樣的羊肉,煮著會一屋子羶味,三日繞樑揮之不去。

但是豬肉就不是了,怎麼做都很香。特別是煎炒炸,把肉裡的油燒出來,那個香也是飄滿屋。

這裡的道理說白了就簡單。豬肉油多,牛羊肉油少,動物脂肪高溫加熱,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就一個字,香。人們喜歡這個味道,肉裡的油越多,燒煮越濃味越香,很是勾引食慾。

知道這個特點,你再比照著做來,就知道到底哪個肉香。譬如紅燒肉,先平衡它們的脂肪含量:豬肉37%,牛肉4.2%,羊肉14.1%,用一樣的油量紅燒。就是說,紅燒牛肉,先用牛油把牛肉脂肪含量補到37%,跟豬肉脂肪含量一樣,然後再燒。紅燒羊肉也一樣操作,把脂肪含量補齊到豬肉那樣。然後同樣操作程序,結果就是豬肉味最差,牛肉味最香。燉肉也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廚師做牛羊肉用油多的原因。不看其他的菜,單是牛肉湯羊肉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盛好後一定會找點浮油加到湯碗裡。如果沒最後這一招,你那碗湯就少了許多味道,不信可以試試。

二、牛羊肉比豬肉貴。

這個都知道。不僅現代的人知道,古代人也知道。因為先秦時期,幾千年前,牛是王者吃,羊是當官的吃,剩下的芸芸眾生才吃豬肉。

如果說豬肉比牛羊肉香,古人會笑掉大牙。道理很簡單啊,為什麼帝王貴胄們不吃豬肉吃牛羊?這裡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牛羊肉比豬肉好吃。古人可不傻,給我們留下的多少智慧,至今還很多學不來呢。

根源還是在價錢。豬肉比牛羊肉便宜,而且一直便宜。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貶官黃州,寫了有名的《豬肉頌》,裡面說的很清楚,豬肉非常便宜,跟不要錢似的。正是因為便宜,再加上好養,剩飯剩菜穀糠麥麩,不要什麼投入,一年就喂大,老百姓吃豬肉方便。就這樣經常吃,一吃幾千年,養成了習慣,還是潛意識習慣。想都不想,心裡自然當它好吃。

其實不是這樣的,牛羊肉確定比豬肉好。單單說價錢吧,比豬肉貴。也憑著這點,拿牛羊肉跟你換豬肉,估計沒人能夠拒絕。

三、牛羊肉比豬肉質量高。

這個就不多說了,好吃本身就意味著質量高。牛羊肉價格貴,不是說因為稀少,物以稀為貴。牛羊肉並不少,市場上隨時可買到,要多少有多少。

也不是人為的原因,誰想把什麼肉價格操控住,也只是想想,根本做不到。譬如牛肉市場價40一斤,你想賣到50?可以,別怪沒人買。

那麼就是質量起著決定作用。我們僅僅從食材性質看,牛肉可以生吃,羊湯走遍天下沒人煩。豬肉就不行,不能生吃,也就漢民族多吃。可是這事不能多說,實際情況就這樣,瞭解有民族不吃豬肉的歷史根源後,說不定你也不吃豬肉了。

這確實是真的,還不是牧區不吃豬肉那麼直接,因為很少吃它。世界很多地區和民族不吃豬肉,理由千千萬,根本一條,豬肉髒。髒不髒另當別論,質量不如牛羊肉是真。

最後結論是:

我們喜歡吃豬肉,一是便宜,二是油大,三是習慣。其實如今豬肉和牛羊肉的價格比較接近了,花那個錢買豬肉,真的不如買牛羊肉吃。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