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躺倒式群體免疫是什麼?結果如何?

千惠001616


英國衛生部在本月23日發佈的最新疫情通報,在過去的二十四小時之內英國新增4583例新關病毒感染者,累計確診感染138078例;新增死亡病例638例,累計死亡病例升至18738例。英國的病死率高達13.6%,高於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可以說是歐洲主要大國中最高的。如此慘重的結果,有人不禁又要調侃一下英國之前提出的“群體免疫”防疫政策,並認為這是導致英國目前境況的主要原因。

(病毒侵襲英國)

英國確實踐行了“群體免疫”,王儲查爾斯、首相約翰遜以及多位內閣成員和議會議員相繼感染,並且病癒。雖然國家元首感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還沒有一個國家像英國這樣的。不過調侃歸調侃,英國其實並沒有踐行“群體免疫”,只不過英國的代議制政體,政治人物都需要經常參加各種社區活動,接觸太多的人,中招也就很正常了。英國其實在上個月其實就已經頒佈了“居家令”,所有非必要經營性場所和公共設施都關閉,就大街上公廁都關門了。人們也大多老實在家待著。

(病癒後的約翰遜)

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英國首席科學帕特里克·瓦蘭斯在解釋這一科學名詞時,所給出的比例是60%,這也就是說英國6450萬人中,至少有3870萬人感染具有抗體。如果按照英國目前的病死率,那麼將會有526萬人死亡。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慘烈的結果,才促使首相約翰遜內閣決定頒佈“居家令”。

(群體免疫)

那麼“群體免疫”真的不切實際麼?其實並不是這樣,目前隨著科學界對COVID-19病毒的認識加深。尤其是證實確實有大批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而且季節溫度等因素不足以阻止COVID-19的傳染的情況下。COVID-19可能有長期與人類共生,並且逐漸突變為普通流感的趨勢。唯一能夠加以應對的有效方式就是“群體免疫”,因為持續性的“居家令”或者嚴格限制入境措施,對經濟社會的損失要遠高於疫情本身。

(正在踐行群體免疫的瑞典)

所以人們必須有足夠心理準備,並且還要加快疫苗的研製進程,爭取在病毒變異前生產足夠的疫苗,來進行群體接種。不僅如此,還需要不斷更新疫苗,畢竟這一病毒已經進入全球大流行階段,其本身也在不斷變異,並且必然會降低毒性,加強傳染性。還有疾控部門,也應建立美國那種流感預防和預警機制,並且鼓勵民眾積極接種疫苗。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