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的大學同學裡,有一個堪稱曠世奇葩。軍訓半個月回到寢室,不洗衣服不洗頭,換套衣服就躺在床上。自己不會買水果,她媽媽從東北郵了一箱梨去雲南,藏在櫃子裡一個來星期,爛的滿宿舍一股味。牙刷掉到地上兩三天都沒撿過。開學第一天,父母送孩子去寢室,一屋子的家長學生,她媽媽讓她換衣服,小姑娘旁若無人的脫了衣服就開始換,可憐滿屋子的男家長,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辦。

永遠不要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個學期,舍友苦不堪言,上報輔導員。輔導員找家裡協商才知道,這位"大小姐"18年了,沒有自己洗過一次澡,洗衣服更是隻會把衣服泡進水裡,鋪床疊被更是從來沒幹過。最終在一個學期的"試煉"下,小姑娘難以一人生存,選擇退學回家。

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形成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永遠不要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是否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和家長的差別,經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別,而是教育理念決定的手段的差別。"其實孩子比你想象中更需要自我認可,解鎖新技能可以極大滿足他們的成就感。第一次自己吃飯,即使臉上沾滿飯粒還是會覺得驕傲。第一次自己背書包上學,也許走到學校只有300米,可"我長大了"的信念會一直鼓勵他,勇敢而堅定的走好每一步。

永遠不要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是否代替孩子思考。

人漫長的一生將面對許多需要自己去思索、去想辦法、去處理的問題,儘早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才能幫助他更從容的面對這個世界。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先反問自己兩句話——他能理解這個問題嗎?他有可能自己解決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要試圖替他完成思考,而是應該以引導的心態,教孩子用正確的價值觀來看待並解決問題。

"保姆式父母"的對立面就是"信任型父母",既要讓孩子信任父母的保護,也要求父母對孩子的能力充滿信任。

永遠不要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是否幫孩子制定強硬計劃。

必須7點起床、必須在6點前完成作業、每天只准在7點到8點間看電視等等,諸如此類時間、數量安排極度細緻,主動權均由父母掌控的規定,都算作強硬計劃。

要讓孩子學會獨立,首先要給他自由。越是強硬的規定,越容易激起孩子跨越禁令的好奇心與反叛心,甚至可能造成不良習慣的養成。

試著把選擇權還給孩子,有利於他們形成制定計劃的自主意識。被信任的孩子結果反而懂得自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