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 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互聯網+,廢品回收就是個好例子。”

自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在滬首發後,全國不少大城市也紛紛跟進。

有專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垃圾分類將創造4000億的價值。

於是,一股“互聯網+回收”的創業風潮席捲全國,不少盯上政府補貼的平臺湧現。

可互聯網創業“來也匆匆、死也匆匆”的魔咒卻一直存在:不到一年,倒閉的倒閉,歇業的歇業,反倒是拾荒者笑到了最後。

都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可當互聯網盯上這塊“肥肉”,怎麼就咽不下呢?

第一回合:大數據VS傳統收撿

在強制垃圾分類之前,垃圾回收的效率很低。

居民將日常產生的垃圾丟棄到垃圾箱中,由專用的車輛運至廢品處理站,分揀歸類後,大部分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

能回收到多少垃圾,完全看拾荒者或垃圾分撿員的賣力程度。

相比而言,互聯網確實有優勢,通過平臺可以打破信息孤島,既可以聯繫有需求的用戶,也能聯通需要回收資源的企業。

不過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

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從表面上看,“互聯網+回收”本質依然是便宜進貨、加價倒賣,所以能不能盈利,完全是看回收、分揀、加工和販賣各個環節的差額收益。

所以儘管套上了“互聯網”的盔甲,其規則和打法依然保留著傳統模式。

從行情上看,自2015年之後,垃圾回收市場一路看衰,500ml塑料瓶回收價格從1毛掉到3分,廢鐵一公斤從4元掉到1元,廢紙一公斤從1.7元掉到0.8元。

如此殘酷的環境,拾荒者尚靠微薄的利潤營生,需要足夠利潤髮展且對數據更敏感的互聯網企業,如何活下去呢?

政府補貼成了最大的一根稻草,可也不是一直都有、且一直都能抓得到的。

第二回合:重裝資產VS散兵遊勇

時針回撥32個月,“小黃狗”成立,打響“互聯網+回收”創業第一槍,在全國33個城市的大小社區內,投入近萬個“迷你、時尚”的垃圾回收箱,企業估值一度達151億元,引來無數跟風效仿的企業。

但很快,小黃狗模式的“硬傷”被揭露:資產過重。

智能垃圾回收設備,一臺的成本3-4萬元,而每天滿打滿算的盈利不到40元。

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此外,“散兵遊勇”的拾荒者依舊存在,他們靠著一人一車,就能挨家收走大部分“值錢”的垃圾,剩下那些無人問津的垃圾才被投入智能回收設備中,足夠尷尬了。

一些互聯網平臺,收編了社區保潔員,讓他們拿著客戶端到居民家裡收集可回收物,並現場稱重結算,確實也打造成“輕資產”模式。然而,其背後的運營、物流、倉庫等等環節的成本不見得低多少。

還有一些“燒錢”企業看中的是“流量變現”,但以8000臺為流量變現門檻的互聯網邏輯,垃圾回收企業前期就需投入2-3億元,怕是沒有誰能熬到變現的那一天。

一輕一重,輸贏立判。

第三回合:年輕人VS中老年

不管怎麼說,互聯網仍具有年輕性,中老年對互聯網模式的理解和接受度都偏慢,但習慣“攢垃圾”的、有廢品回收需求的又恰恰是後者。

互聯網平臺缺乏以年輕一輩為主力的活躍用戶,而家中老人又與社區廢品回收戶比較熟悉,互聯網打不過拾荒者也是正常的。

年輕人越來越篤信“斷舍離”,家裡的垃圾一天一倒,可回收類垃圾佔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比重本就不高,還要滿足互聯網回收平臺的重量門檻,就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實在不值得把垃圾就這麼攢在家裡。

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在全國大多數沒有施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做廢品回收生意的還是遵循著“社區搖鈴鐺”的舊模式。

沒有政府補貼,互聯網回收平臺自然也看不上這些地方的小生意。

互聯網回收真要是門行得通的好生意,為什麼他們的一畝三分地就止於年輕人和大城市呢?

解讀君認為,互聯網回收行業對於政策依賴度高,抗風險能力差,一旦政策、市場和價格發生震動,企業隨時都面臨倒閉風險,這也是融資資本從未看好這塊市場的主因。

而傳統拾荒者,反而在這一輪垃圾強制分類中,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角色。

收廢品,互聯網為啥鬥不過拾荒者?

不少居民社區收編了城市拾荒者,讓其擔任垃圾分類的指導員,不僅更為專業的指導居民如何投放垃圾,維護垃圾投放點的清潔,還能將可回收的部分準確的分揀出來賣給回收站,實現垃圾回收的最後一公里運送。

城市的生態,就是需要每一個角色的存在,而非用一套互利網思維,就奢望解決任何問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