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中國古代的詩詞,是一項十分有藝術內涵的文化項目,在數千年當中,無數古詩流傳了下來,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有意思的是,過去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也往往會扮演吟風弄月的文人騷客形象,生長於皇宮的他們,絕大多數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此雅興就不足為奇了,宋徽宗,南唐後主的詩詞都能算的上很有名氣,而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武則天也有不少佳作流傳下來。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但是真正稱得上是寫詩的勞模,應該算得上是乾隆了,他的一生中寫下了4萬多首詩,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果乾隆從15歲開始寫,一直到他87歲離世,那麼一天下來也要寫1.52首,而唐代收錄的《全唐詩》一共4.8萬首,乾隆幾乎以一個人,就匹敵了詩文化最為豐富的唐朝。然而讓人遺憾的事情在於,乾隆的詩文保存下來,僅僅是因為他是皇帝而已,就其詩文本身而言,並無太多營養。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比如這一首《黃瓜》: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乾隆畢竟出身富貴,又是天下帝王,很少體會過民間疾苦,因此他寫的東西,要麼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打油詩,又或者是言之無物,故作情深,缺乏共鳴,不出名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而接下來有一個帝王,卻足以讓乾隆嫉妒,那就是被稱為文盲皇帝的劉邦,他一生僅僅寫了2首詩,卻個個成為了千古絕唱,力壓乾隆的四萬首,如今很多人也背誦過這兩首詩詞。

瞭解劉邦過去的人都知道,劉邦早年和一個不學無術的混混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不是劉太公是個土財主,恐怕已經上街要飯了,然而他到了中年以後,卻如同突然開竅一般,起兵反秦,然後奪取了天下。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因為其英勇善戰,劉備決定親自出徵,最終大敗英布,在得勝歸來的路途上,志得意滿的他在一次宴會上,一面擊築、一面唱地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詩歌雖然未能遵循古法,只有短短三句,但是卻抒發了自己豪邁壯志在胸的氣概,讓人感到敬佩。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而第二首詩鴻鵠歌的意境又要遠遠不同,公元202年,劉邦稱帝之後,在立儲君問題上產生了猶豫,他十分寵愛愛妾戚夫人和其子劉如意,而戚夫人也趁機勸說劉邦,立下劉如意為太子,然而嫡長子劉盈為正妻呂后所生,並無大過,而且群臣也十分支持劉盈作為太子。

戚夫人知道,如果劉如意不能為太子,那麼等到劉邦死後,自己母子肯定會面臨十分悲慘的結局嗎,因此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她依然哭著請求劉邦再次多多考慮。

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寫了2首詩,力壓乾隆4萬首,很多人都背過

而劉邦也只好安慰她:““為我茲舞,吾為若楚歌。”於是這首悲傷的鴻鵠歌也就誕生了:“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其實說劉邦是文盲皇帝,應該也是錯誤的,從劉邦過去的經歷來看,他的文化水平確實算不上太高,但是多少還是學了些東西,不至於斗大字不識一升,畢竟劉邦曾經當過負責方圓十里治安的亭長,而亭長可是要熟背大秦律的,劉邦不識字怎麼可能獲得這個官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