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最有影響的是哪個國家?

江山星河


五代十國時自唐朝滅亡後梁建立,到北宋建立滅掉北漢這一段時間存在的國家,其中在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國家被稱之為五代,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武平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時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和大混亂時期,戰亂不休,民不聊生,皇帝像走馬觀花一樣,直到趙匡胤建立大宋,慢慢的完成南北一統,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戰亂局面。

但是要說五代十國最有影響大的國家當屬後晉,這個影響不是好的影響,而是壞的影響,後晉可以說影響了宋朝幾百年,甚至是影響了漢人百年年的時光,特別是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這個哥們真的成為了漢人的罪人。

石敬瑭在當將軍的時候絕對是一員名將,多次幫主他的岳父李嗣源,最後李嗣源成了皇帝,石敬瑭也成了重要的人物,後來石敬瑭為了能當皇帝,他藉助了契丹的力量,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皇,其實耶律德光比石敬瑭要小上很多歲,石敬瑭成了名副其實的兒皇帝,契丹出兵幫助石敬瑭,老石也終於成了皇帝。


當了皇帝的石敬瑭,自然要履行和契丹的承諾,他將屬於中原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這一地區主要在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這是中原的屏障,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直接使得契丹的勢力擴展到長城沿線,並且使得中原無險可守,時刻威脅著中原王朝。

大宋建立後,完成統一,數次北伐,最終兵敗,可以說,收復燕雲十六州就能改變中原王朝的命運,可惜這一地區始終掌握在外族手裡,中原王朝始終被外族所威脅著。

直到明朝這一地區才徹底回到漢人手裡,當初石敬瑭的舉動讓宋朝被外族直接威脅多年,讓漢人屈辱多年,後晉和石敬瑭在那個時代對當時和後世影響最大。


天楓說


五代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五代史記》,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十國最壞影響的國家是石敬瑭建立的後晉,準確的說是契丹幫他促成的。最好影響的國家是柴榮在位時的後周,趙匡胤陳橋兵變後接管了柴榮打下的基礎。

石敬瑭為與後唐李從珂爭奪江山,不惜做兒皇帝,認契丹耶律德光為乾爹並且納歲貢稱臣,換來就是契丹幫他打敗李從珂,建立後晉。石敬瑭付出的代價是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

幽雲十六州是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分界線,因地勢險要,易守難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中原防止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的天然屏障。

幽雲十六州具體包括幽州(今北京市區)、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區)、儒州(今北京市延慶區)、檀州(今北京市密雲區)、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間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媯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武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蔚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應州(今山西省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市東)、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區)、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區。

從此,幽雲十六州成為歷代帝王的心病和中原人民的心痛之處。

後周柴榮北伐徵遼過程中因病去世中止。

趙匡胤曾一度想買回幽雲十六州,為此還專門設置了“封樁庫”,能買回就買回,買不回用作軍餉武力收回。

宋太宗趙光義率部進軍幽州,最終趙光義身負重傷,以慘敗收場。

宋真宗趙恆,也曾試圖收復幽雲十六州,不僅未能成功,反而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

宋神宗趙頊甚至留下遺詔“能復燕山者,雖異姓亦可封王。”

直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收復幽雲十六州。

從公元913年沙陀人李存勖滅大梁,歷經455年幽雲十六州才回到漢族人手裡,期間中原受盡北方遊牧民族的踐踏和侮辱。

柴榮是後周第二代皇帝,剛繼位不久,就遭到北漢聯合契丹的入侵,當時,後周太祖皇帝郭威剛剛去世,北漢劉崇乘人之危,意欲一舉滅掉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在高平遭遇,柴榮在部將樊愛能,何徽不戰而降作亂的情況下,冒死前進,贏得了高平戰役的勝利,也成為柴榮登基的立威之戰,從此,中原王朝開始由弱轉強。

隨後柴榮由易到難由南向北連續征戰,志在統一天下,先後敗後蜀克南唐,北伐契丹。遺憾的是柴榮在北伐過程染病中止徵遼並且隨後逝世,年僅39歲。

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接管了後周柴榮打下的基礎。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五代十國指的是從朱溫滅唐至北宋建之前,相繼出現的各地藩鎮割據政權更迭的特殊歷史時期的合稱。

五代是指:①後梁(907一923年),建都汴梁。②後唐(923年一936年),建都洛陽。③後晉(936一946年)建都汴梁。④後漢(947一950年),建都汴梁。⑤後周(951一960年),建都汴梁。

十國是指:①吳(892一937年)揚州。②南唐(937一975年),金陵。③吳越(893一978年),錢塘。④南漢(905一971年),廣州。⑤北漢(951一979年),太原。⑥南平(907一963年),荊州。⑦前蜀(907一925年),成都。⑧後蜀(933年一965年),成都。⑨楚(896一95I年),長沙。⑩閩(897一946年),福州。

在這麼多朝代更迭中,若論國家治理的好要後周。若論統治時間最長則是吳越政權。若論文化影響來看則是南唐。

後周(951一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從951年郭威滅後漢建國至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歷經三帝,享國10年。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多次平定藩鎮叛亂。於951年即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郭威即位後,著手治理內政,革除積弊,廢除一些苛稅,場田賦,安流民。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懲制腐敗,選賢任能,提倡節儉。經過一系列改革國內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當了3年皇帝的郭威一病不起。954年將皇位傳給柴榮。

柴榮即位後不久,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功。在高平之戰中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危機時刻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隨後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從955年至958年,他3次親征南唐,奪取幾乎所有長江以北地區。959年柴榮再次北上攻遼,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攻到幽州。不久病逝。幼子柴宗訓即位,趙匡胤掌握禁軍大權。於960年在陳橋發動兵變,成為新主,稱帝建立北宋。可以說後周的發展為大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南唐(937一975年),從937年烈祖李昪即位至975年後主李煜亡唐,歷經三帝,享國38年。

南唐烈祖李昪時期,政局穩定,社會安定。在元宗李璟時期,由於他昏暗懦弱,至使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文學造詣極高。擅長書法填詞。如他的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更是幹古名句。

後主李煜,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其藝術才華非凡。雖為亡國階下囚,但他詞風格細膩婉約,被稱為幹古詞帝。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一直被後世傳誦。他的詞對後世影響巨大。

吳越(893一978年),吳越政權從錢鏐907年建立吳越至錢弘淑978年被趙光義扣留,吳越滅亡,歷經4帝,享國7I年。

武肅王錢鏐,,是吳越國的創建者。他建國後居安思危,不講奢華。築城修壕,使賊亂無法入城。選用良才,制定良計,使吳越成為當時富庶之地。

公元932年3月,錢鏐病逝。他臨終前囑託子孫們要善事中原,不要因為中原王朝更迭,就改變和中原王朝的友好關係。其遺訓被子孫們恪守,使得錢氏吳越政友在五代十國中存在的時間最為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