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管理違紀違規的學生,最終挨罰的是老師。老師們還敢管嗎?

楊柳春風9

從老師的出發點來說不代表觸犯了法律。罰站一般情況是不要使用,除非學生特別不冷靜,情緒特別激動或者對於老師的講課造成了嚴重影響,可以讓其到教室外面冷靜一下,平息自己的情緒。自我調節一下同時讓其認識自己的錯誤。如果老師對於違反紀律的學生置之不管的話,課堂紀律亂糟糟,影響別的同學聽講和學習。是一種失職。

從家長和學生視角來說讓學生站到教室外面,會傷害到自身的自尊心,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一種抗拒逆反心理。在以後的學習當中不認真聽講,自由散漫的學習態度,認為老師有意為難自己。

作為家長我們的責任是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的成長跟家長的教育密不可分的,自己的孩子你不管誰管?家長是監護人,老師為教育者,教師對於違返校規、違返課堂紀律的學生,要管理,要批評教育。發生這種事情作為孩子的家長首先應當反省檢討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出現問題了不要有護犢的心理,不問原由指責老師的行為做法。應當配合老師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改掉一些壞的習慣,畢竟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大家都有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家長應當多抽出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成長情況,並積極配合老師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科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問題所在。

老師對於擾亂秩序的學生不要用變相體罰來處理,不要去觸碰師德師風的紅線。可以讓學生坐在講臺旁邊,在離老師最近距離中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也可以跟家長溝通,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配合下共同進步!


決勝網

這類問題目前很多,說明大眾已經意識到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對教育都有“恨鐵不成鋼”的憤慨。

教育真的病了,這是我常說的一句話。

究其原因,可能要從計劃生育說起。

1.計劃生育以前,最不缺的是人,對人的行為沒有更高的關注度。而且那時候人的思想單純,國家提倡的都是對的。然而從計劃生育以後,百姓的關注度變了,我家就這麼一個寶貝,老子曾經的受氣經歷絕不能在孩子身上發生。

2.教育產業化真的害了我們的教育,教師從桃李滿天下,授業傳道解惑的神壇被拉下。人們的心裡不再覺得教育事業的崇高。

3.國家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運用,直接將老師由受尊敬的師長變成了服務員。以至於有學生票“我是交了學費的,你就應該為我服務”的謬論。

4.改革開放後,自由民主等西方思潮嚴重影響教育事業。動不動學生有尊嚴,學生的尊嚴被嚴重侵犯,學生的人格不受侵犯,學生的人權不受侵犯,這樣的言論比比皆是。

5.沒有同一的價值觀社會觀,這是教育的最大悲哀。某些所謂的教育磚家為了獲取知名度,採用一些譁眾取寵的言論,誤導了公眾認知。

6.家長情緒對教育的影響非常大!理性的家長會讓孩子更懂事,蠻橫的家長只會讓社會更野蠻!他的孩子長大後因此被抓,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社會,殊不知你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你的孩子自己都沒教育好,哪來的臉說老師說社會?

7.利益的驅使,讓學校為了迎合家鄉的無理要求,採用了“懲罰老師只是得罪一個人,懲罰學生得罪一群人,”的心理,而忘記了教育的初衷。

理性對待每一個個體事件,瞭解每一件事件的緣由。合理發表言論,這才是進步的源泉。不要讓老師成為高危職業!那樣社會真的就沒有希望了。

唉!一聲嘆息!


JasonYuan68921596

請問:“教師管理違紀違規的學生,最終挨罰的是老師”這種現象是普遍現象嗎?恐怕沒有人會肯定的回答。我認為這種極個別現象的出現,一不正常二是碰到了糊塗的家長。子少金貴這是整個社會每個家庭都面臨的問題,如果有護短、糊塗甚至於胡鬧的家長,再利用此事炒作、胡來,那校方為了息事寧人就有可能拿老師開刀而處罰老師。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喪失原則混淆是非的事。老師不僅僅教書而且還要育人,育人的內容很多,其中就包括明白規則遵守紀律(為了學習)。“玉不雕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和“頭懸梁錐刺股”,這些都是勵志、育人的警句,這些家長卻把它拋在了腦後,實屬不該。當然這並不是說,老師就可以過度的對學生進行打罵體罰甚至虐待,如果過份國法也不容。總而言之,老師管理違紀違規的學生要在規定的範圍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量不訴諸於武力、體罰等,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真的出現上述情況,老師不應該都逃避,更不能不管甚至不敢管。公道自在人心,那些護短、胡鬧的家長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唾棄。老師同志們,挺起你們的崢崢脊樑,與不良傾向作鬥爭!我們支持你!


包公巡查


靜遙遠的星

沒那麼誇張,老師管學生是“職業病”,只要看到學生不認真學習,不遵守紀律,各種“自甘墮落”,就忍不住要管。

老師管學生,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每天都在發生,也沒見著老師怎麼挨罰,所以別動不動就拿個案來說事,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沒那麼緊張和可怕。

老師不敢管學生,這本來就是偽命題,老師在職業生涯中肯定會遇上不講理的學生家長,但這絕對是少數。就像個別家長遇到的不負責任的老師一樣,也一定是小概率事件,咱能不能不要總揪著小概率事件不放手。

班主任工作難做這點所有人都知道,因為班主任希望所有的孩子積極向上,希望所有人“整齊劃一”,學生之間的各種問題和矛盾處理起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但這並不代表老師在管理學生時就會“膽怯”。最多在遇到各種混不吝的學生和蠻不講理的家長時,後退一步減少正面矛盾和衝突罷了。

各種不講理的人,能管的一定管,但是會更注意方式方法罷了!

外行人別說老師在管理學生時怕事,在管理學生這件事上,老師最不怕事,因為我們堂堂正正,我們光明磊落!


九鬥學生心理

這個問題本身具有誤導性。什麼樣的老師會因為管理違紀行為的學生而挨罰呢?難道不是因為這個老師的行為越線了嗎?老師教育學生要遵守紀律,那麼自己是不是應當是遵紀守法的楷模呢?

出手打罵體罰學生,相當於把自己降到違紀學生一個水平。

我也是個中學老師,班上的違紀學生確實非常可惡。無視紀律,不尊重老師,分分鐘能把你激得火冒三丈。要是他們是我親生的孩子,立馬上前給他兩個大耳刮子。可問題是他們有自己的父母,要是他們的父母得知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體罰,你說他們會作何感想?再怎麼惡習不改的頑童也是他們父母的寶貝心頭肉啊!

新聞裡經常有播出因為學生違法違紀屢教不改,老師恨鐵不成鋼,動手懲罰了學生。事後這些老師被處罰了。有些同行就為他們喊冤,就憤憤地放下“社會風氣變啦,學生越來越難管啦,以後學生有問題就隨他去,不要管啦。”之類的言論。

可是受挨罰的老師真就那麼冤枉嗎?仔細想想他們確實逾越了教師底線。當他們出手打學生的時候,到底是出於教育目的還是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教師是學生的管理者,要管理他人首先要自己知法懂法。老師教育學生要遵守紀律,可是自己偏偏要知法犯法,這樣怎麼讓學生來服你這個老師呢?

老師教育學生的前提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以內,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強調這點只是為了提醒,不要因為一次體罰學生而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啊!


堅持三分鐘熱度


我又該說些得罪人的話了哈哈,到了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想說下個人的看法,尊師重道,弟子規,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覺得孩子的教育,應該恩威並重,一味的學習西方所謂的人權,簡直扯淡,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父母和老師雙方共同合作配合,我個人而言,以後不管生男生女,只要在學校他犯了錯,老師教育,我絕對不會說個不字,說句難聽的,家庭條件越一般的家長,慣孩子慣的越厲害,我上學那會兒,家庭條件特一般的同學,百八十年難得買雙耐克,巴不得把腳抬到天上去,能和你顯擺一個星期,不管有錢沒錢一味的慣孩子,等於是最大程度的害孩子,老師要沒有權利教育孩子,就別送他上學,放在家裡自己教育


鋼蹦兒滾滾666

老師所謂的管,實質就是體罰或者說是打罵學生。老師在這個管字上下了很多功夫。混淆了管和打罵兩者之間的區別。就是想使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法來詮釋教育的內涵!就是一種不作為!也是一種對待學生及家長的霸道做法!


王守仁63923854

現在教師很多時候都如履薄冰,教育肯定存在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獨生子女走上課堂,驕橫無禮漸漸出現。在一些磚家的鼓吹下,教育走到進了死衚衕,“賞識教育”、“欣賞教育”成為一種必備,懲罰教育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須知,幾乎每個一個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教育既不能獨靠“賞識”,也不能獨靠“懲罰”。而必須多種方法靈活使用。由於教育界的人是弱勢群體、基本又是公職人員,一些社會人會把教育當出氣筒。

而另一方面,只要學生在外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很多人都說是老師沒管好沒教好。問題是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有沒有素質其實反映的是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

這樣的結果是傷害了普通的教育,影響的是國民素質,其實,有些實在不喜歡讀書的,最好早點學點手藝謀生,勝過在學校虛度光陰。


阿耿68

《受再多委屈,一樣愛學生》

因為祖國對孩子們的關心和愛護,當教師管理違紀違規的學生時,最終挨處罰的都是教師。可是真正有道德操守的老師,無論受多大的委屈,卻一樣熱愛教育這份事業,一樣熱愛自己的學生,從來也無怨無悔,把一生奉獻給人類最高尚的事業和祖國的未來。

教師是值得尊重的,有為了保護學生,把自己的手伸向兇狠的熊嘴裡的教師;在大地震中,以自己的身命護著學生的安全的教師;有一輩子以清貧守著講臺的老師……那麼,為了教育違犯校紀校規的學生,受了點委屈和處罰,教師會耿耿於懷嗎?不會,他們還要言傳身教,教育學生有寬廣的心胸,堅強的意志和大愛的精神。所以,請每個人都敬重我們的教師,從內心從言行各方面來敬重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