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天冷了可以取暖,天熱了可以製冷。但是一到春秋季,氣候變化,這個衣服到底該添還是該減?穿多了又要冒汗,穿少了又涼颼颼的。晚上睡覺,被子蓋上就全身冒汗,伸一隻腳出去好像又進了冰窟窿,看著似乎是一年中氣溫最舒適的季節,卻往往藏著說不出的尷尬。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關於穿衣,老祖宗給了我們一句話:春捂秋凍。這一點也是針對人體對自然氣溫的適應提出來的,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考慮到季節變化的時候,其實氣溫變化,溫差很大,過於“急性子”,一下子穿太少或穿太多,其實都可能造成在一天的某一時間段人體不舒適,影響體溫,從而影響人的免疫力。

但是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這句話裡體現的通過增減衣物對體溫的調節是正確的,但並非必須遵從“捂”或者“凍”,保持人體溫的舒適才是最根本的。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在室外,我們需要通過加減衣服來保證體溫舒適,而在家可以通過空調或者暖氣來控制溫度。但是就如同之前所說,冬季和夏季都還好,有時氣溫不上不下,屋裡無論怎麼樣好像都差點意思。對於一些睡覺輕的人,可能還會對睡眠產生不利影響。如何才能保證在家的舒適性呢?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也在尋求各種不同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直接調控溫度。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夏天的空調,冬天的暖氣,都是解決溫度不舒適的最直接方案。而對於春秋季節,可能更需要一種溫和的溫度調節方式。於是,現在出現了一種帶有熱交換功能的新風系統。

新風系統在一些人眼裡,可能就是一個大號的換氣扇。但是新風能做到很多“換氣”做不到的事 。

清新的空氣,是舒適性的首要保證。乾淨清潔無汙染,富含充足的氧氣,這一點就是普通換氣做不到的。國內的許多工業城市飽受空氣汙染的影響,這時,開窗通風不一定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對人體帶來危害,影響健康。而新風系統能夠通過自帶的空氣過濾方案,通風的同時自帶空氣淨化,保證風的“新”。除此以外,現在的新風系統也開始重視溫度的調節。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正常來說,新風系統不具備壓縮機,一般不能像空調那樣製冷,也不會像暖氣一樣產熱,但是一些帶有熱交換功能的新風機,能夠對排出的室內空氣,和準備進入室內的新鮮空氣進行一個熱量交換。例如本來室溫是26度,室外新鮮空氣溫度32度,在經過新風系統熱交換後,實際通過新風進入室內的空氣溫度就只有28度了,這也屬於一種溫和的氣溫控制方式,具有很好的實際意義。不同的產品,這個熱量交換的效率是不一樣的:效率越高,意味著進入室內的新鮮空氣的溫度就越接近當時的室溫。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新風系統的確提出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在進行溫度調節前就做好房屋的保溫措施,也能對室內溫度起到不錯的維持作用,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建築保溫對室內舒適溫度的維持是無可替代的。試想,如果房間的溫度能夠維持在一個舒適的水平,空調、暖氣其實並不會讓我們產生更愉悅的體驗。

現在,很多地區正在大力推行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就可以說是舒適建築的集大成者,優秀的保溫,高質量的新風系統,門窗的隔熱、遮陽、通風,溫溼度的調節等等方面,都能達到極高的水準。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實現居住舒適性的同時,還能帶來能源的大幅節省,可以說是未來建築的標杆。

乍暖還寒的春天,衣服到底應該穿多還是穿少?

除了溫度,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還提出了更高的舒適性標準。“恆溫、恆溼、恆靜、恆潔、恆氧”的五恆要求,可謂是目前居住建築的最高標準了。當然順應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超低能耗建築也在朝著智能化的方向邁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人都將住進超低能耗建築,體驗科技帶來的更美好的居住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