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提到曾侯乙

讓人最先想到的

可能就是迷人的編鐘樂舞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自1978年

曾侯乙墓在隨州被髮掘以來

各種考古發現震驚世界

但,曾侯乙不止於編鐘

他背後的曾國

遠超你的想象

在湖北隨州,關於曾國

又有重大發現!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棗樹林墓地考古現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發掘情況,兩組曾國國君以及夫人並穴合葬墓的發掘,是曾國考古乃至兩週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填補了春秋中期曾國考古的空白。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郭長江介紹情況

原來,羋夫人是曾國“武則天”

▲▲▲

目前,已出土青銅器千餘件,部分青銅器上有銘文,銘文主要有“曾公”“曾”“曾叔”“曾侯”“曾夫人”“曾子”“曾孫”“曾叔孫”等。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尤其是曾侯寶及隨仲羋加、曾公求及曾夫人漁兩對曾國國君級別的夫婦合葬墓的發現確認。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曾候寶墓

M168出土銅鼎以及編鐘銘文提示器主為“曾侯寶“,M169出土銅缶以及編鐘銘文揭示器主為“羋加”。這兩座墓為曾國諸侯“曾侯寶”及其夫人“羋加”並穴合葬墓。兩座墓南北並向排列,M169略小於M168。

M190出土銅壺、銅鼎以及編鐘銘文顯示器主為“曾公求”,M191出土銅鼎以及銅鬲顯示器主為“曾夫人漁”。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曾候寶墓隨葬品

值得一提的是,曾侯寶娶的這位楚國羋夫人並不簡單。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郭長江介紹,羋加墓裡諸多器物上的銘文表明,曾侯寶死後,羋加曾直接統治曾國,她以“小子”(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下輩)自稱,儼然女諸侯自居。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羋加墓隨葬器物

羋加墓是春秋時期曾國考古中唯一出土編鐘的夫人墓,由此可見夫人威儀及權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孫慶偉教授直言,“當時的女性很厲害,有晉姜、有羋加、有羋月,老公死得早,她們就能掌權執政。”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棗樹林墓地考古現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一件嫁妝終結“曾隨之謎”

▲▲▲

1978年,隨州曾侯乙的發掘曾引出了一個令考古界和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今隨州之地——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隨國,為何頻頻出土的又是曾國文物?曾、隨到底是何關係?

對此,學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一種觀點認為,曾國即隨國。已故的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先生生前就曾撰文認為,考古發現中的曾國就是古文獻的隨國,曾、隨是一國兩名。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不過,此次曾侯夫人羋加墓(M169)出土的銅缶上的一句銘文提供了關鍵信息——“楚王媵隨仲羋加”(大意為楚王嫁女入隨的陪嫁)。這件銅缶是楚王嫁女入隨的嫁妝。

前面提到,“羋加”是曾侯夫人,銘文上楚國又稱曾為“隨”,說明曾隨一家,基本解決學術界爭論不已的“曾隨之謎”問題。

曾國祖先是……

▲▲▲

羋加墓出土的編鐘銘文還透露了關於曾國祖先的信息。銘文中出現的“余文王之孫”可能涉及曾國確定是文王之後而非武王之後的新材料,以及該銘文與之前曾侯與墓銘文“稷之玄孫”對照,可以從曾國出土銘文記載的角度,辨析周代從“稷”到“文”、“武”的世系。為周王朝的世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出土文獻,也為研究曾國始封以及“曾”的族屬提供了新材料。

曾公求墓出土銅鼎、壺、簠上均有發現“曾公求”銘文,並在方壺壺蓋可見“皇祖南公”,

進一步確認了曾國為南公之後。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周王朝在周初開疆拓土時曾大規模分封諸侯,據此前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銘文器顯示,南公因輔助文、武王,幫助周王朝撫定天下,被分封於周之南土,即為曾國。

這裡的南公就是西周重臣南宮适。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故事,其實,裡面還提到了周文王赴朝歌時,曾命“外事託於南宮适”。

至於曾國與楚國的關係,郭長江解讀認為,曾是周姬姓嫡系,代表中央統治南方,楚為當地政權,與中央嫡系互動頻繁(有數位曾侯娶羋姓夫人),期間勢力此消彼漲,但文明卻趨於共生融合。

他們和曾侯乙啥關係?

▲▲▲

說完曾國,可能有人要問,曾候寶、曾公求和曾侯乙是啥關係?

根據考古發現,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曾候寶、曾公求的墓屬於春秋中期,至少可以知道他們兩位是曾侯乙的祖輩。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曾侯戉阝銅鼎

此外,據湖北日報今年2月報道,1978年發掘的曾侯乙墓中,就出土數量不少的曾侯與、曾侯戉阝銅戈,說明這兩人年代比曾侯乙早,應為曾侯乙的先輩。他依據墓葬的排列順序,進一步確認三位曾侯的排序應是曾侯與、曾侯戉阝、曾侯乙。另有專家認為,曾侯與、曾侯戉阝、曾侯乙為祖孫三代。

當然,曾國的國君遠不止這些……

已“挖”出21位國君

▲▲▲

在列國林立的春秋戰國時代,關於曾國的歷史記載很少,以至於這個國家被稱為“挖出來的諸侯國”。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棗樹林墓地考古現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6日上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介紹,通過數年的考古發掘,確認了曾國13位帶有私名的曾侯:曾侯諫、曾侯犺、曾侯羊白、曾侯仲子游父、曾穆侯、曾公求、曾侯寶、曾侯得、曾侯昃、曾侯與、曾侯鉞、曾侯乙、曾侯丙。極大完善了曾國曆史的進程,填補了兩週史上關於曾記載缺失的空白。最早的曾侯諫是西周早期,最晚的曾侯丙是戰國中期。

方勤說,包括白生、曾伯漆、曾伯琦等沒有明確帶“侯”字但是曾侯級別的8位,曾國有名字的國君目前發現有21位。

而近年來,圍繞曾侯乙墓及曾國考古引發的眾多學術熱點課題,湖北取得一系列重大收穫。葉家山、文峰塔、郭家廟、蘇家壟等曾國墓地考古項目,接連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除了對曾國的發掘

湖北近年取得的

眾多重要考古發現

也舉世矚目

限於篇幅

只能列舉一二

2019年5月,國家文物局舉辦的“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湖北荊州胡家草場M12出土3000多枚西漢簡牘,內容包括歷譜、編年紀、律令、病方和遣冊,為佐證西周初年重大史實,研究楚國曆史和政治軍事思想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荊州胡家草場M12發掘場景

2018年3月,聯合考古隊開始對湖北荊門市沙洋縣王家塝墓地開展勘探、發掘。發現墓葬218座,新石器時代墓葬212座,其餘6座為明清時期墓葬,其中5座10平方米以上的墓葬。荊門城河遺址新發現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該遺址入選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202號同穴合葬墓

2017年4月,天門市成立石家河遺址管理處。石家河遺址先後入選“201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10項“重大田野考古發現”,推動了長江中游文明化進程和中華文明起源重大課題的研究。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石家河遺址

萬福堖遺址位於宜昌沮漳河下游以西五六十公里,2012年該遺址出土了12件編鐘及1件銅鼎,其中一件編鐘有“楚季”銘文,2015年至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萬福堖遺址進行了系統考古,發掘了一批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的遺物。萬福堖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探索研究楚文化起源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萬福堖遺址發掘現場

隨州又現曾侯墓

明確身份的曾侯又增兩位

在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上,又一處曾侯墓地的發掘情況正式向媒體公佈。

湖北省隨州市的曾侯墓地,因1976年曾侯乙墓的發現而為世人熟知。這次公佈的是棗樹林墓地2018-2019年發掘的情況。在這裡,又發現兩位曾侯和夫人——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侯求及夫人漁。


曾侯乙墓之後,湖北隨州再現曾侯墓,墓主居然還是個西周版武則天


圖片為曾侯夫人羋加墓中出土的部分青銅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確認兩位曾侯及夫人的合葬墓

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領隊郭長江介紹,這裡是一處春秋中晚期曾國公墓地,共發現了墓葬55座、馬坑3座、車坑4座,出土了青銅器千餘件。部分青銅器帶有銘文。其中令人興奮的是,新發現確認兩組曾侯夫婦合葬墓,即“曾侯求”及其夫人“漁”墓和“曾侯寶”及其夫人“隨仲羋加”墓。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給記者大致梳理了目前已發現並確認身份的十餘位曾侯的名字,其中已知最早的曾侯諫在西周早期,最晚的曾侯丙是戰國中期。所以說,這次棗樹林墓地發現的兩位曾侯,完善了春秋早中期曾國世系,填補了春秋中期不見曾侯的空白。

曾隨之謎,一錘定音

在史書中,周王分封的姬姓諸侯國是隨國,而在湖北隨州發現的都是曾侯墓地。此前,曾、隨是同一國,還是兩個國,在學界一直有爭議。

2009年義地崗墓群中曾侯與墓出土的編鐘銘文,講述了南宮括被周王室冊封至南方立國,並在春秋時期吳國軍隊攻入郢都的戰役中,拯救楚國於危亡的歷史。這一記載廓清了長期懸而未決的曾國族姓問題,基本平息了曾和隨是否為一家的爭議。

棗樹林墓地也屬於義地崗墓群。此次發掘的169號墓是曾侯寶的夫人羋加之墓。墓中出土的銅缶上有銘文“楚王媵隨仲羋加”,清楚地表明:楚王將自己的女兒羋加嫁至“隨國”;而羋加又是曾侯夫人,所以可知,當時楚國稱“曾”為“隨”,說明曾隨是一家,再一次印證了曾侯與墓銘文的記載。學術界“曾隨之謎”的爭論可以結束了。

此前,曾侯是周文王之後還是周武王之後,在學界亦有分歧。此次在出土的編鐘上發現了銘文“余文王之孫,穆侯元子、出邦於曾”等內容,說明曾侯應是文王之後,又解決了一個學術難題。

羋加,曾國的婦好

在羋加墓中出土了19件編鐘。郭長江與夥伴們通過編鐘大小、銘文內容、字體、出土位置等信息,判斷它們應分為四組。第一組個體最大,其中最大的兩個鈕鍾出土時鐘體已經殘存,所幸銘文保存較好,書寫規範,內容基本完整,少數缺漏的文字可以根據其他組的銘文補充。

經過釋讀,整篇銘文包括三個段落。開篇用“曰”字領起,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曾國的歷史:自己的祖先南宮受周王分封到曾國,曾國與楚國有聯姻。第二部分是羋加自述,講了丈夫“龔公”即曾侯寶早逝,自己作為曾侯夫人勇敢地挑起了國君的重擔,治理曾國,保土守疆的一段歷史。第三段落是編鐘銘文常見的宴飲以樂嘉賓的套話。

作為楚國的女兒、曾侯的夫人,羋加竟是個傳奇女子,巾幗不讓鬚眉,有膽有識,可謂是“曾國的婦好”。

找回塵封的曾國曆史

曾國在史料中沒有記載,從1976年曾侯乙墓發掘開始,一系列考古發現,如拼圖般,逐漸恢復著一個存在時間不短、卻被歷史“遺忘”的小國曆史。

近幾年,曾國考古研究掀起第二次高潮。2011至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發掘了西周早期曾國墓葬,確認了兩位曾侯,將曾國曆史往前推進數百年;2014至2015年,棗陽郭家廟墓地發掘了一批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曾國墓葬,發現了較多曾國音樂考古的遺物;2016至2017年,京山蘇家壟墓地發掘了一批春秋早中期的曾國墓葬,其中曾伯漆墓出土“金道錫行”等銘文確認了曾國銅料來源問題,並且在墓地南側發現了春秋時期冶銅遺址;從2009年開始發掘的隨州義地崗墓群,2012年發掘的文峰塔墓地、2017年發掘的漢東東路墓地,以及2018年度發掘的棗樹林墓地,確認了6位曾侯,即曾侯求、曾侯寶、曾侯得、曾侯戊、曾侯與、曾侯丙。

通過數年的考古發掘,確認了曾國13位帶有私名的曾侯,極大完善了曾國曆史的進程,填補了兩週史上關於曾國記載缺失的空白。

來源:綜合湖北日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