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近期有一個熱點事件:前“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談到妻子俞渝如何將他排擠出他一手創辦的企業時,怒摔水杯,並聲稱“絕不原諒老婆”。

事件發酵成了兩口子當著全世界吵架,李國慶妻子俞瑜在微博披露他生活中的種種醜陋,而李國慶又還之以“禮”,指責妻子的種種不是。

他們互相用最不堪的語言進行攻擊,互相揭露隱私,將相互的醜惡公之於眾,讓我們看到一場淋漓盡致的人性醜陋的表演。

通過他們這幾天的表演,我們可以從側面看出,他們的矛盾其實早就白熱化了,私底下已經開始離婚、財產分割等糾紛,李國慶的摔杯只是將矛盾從地下轉為公開的導火索。

無疑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除了格調低一點,原本也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但為了利益互撕得如此難看,讓看客們都汗顏了。

這兩個人,從成功學的角度,都算得上人中精英,學識不淺,事業興旺,金錢不缺。可是,這場在全世界面前的吵架,讓他們顏面盡失。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人並非總是理性的,而是充滿了情緒、偏見、傲慢和虛榮”,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從人性的角度,人類更多是情緒的動物,而情緒並非總是積極樂觀的。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時難免悲觀、失意,此時就容易滋生不良情緒,容易產生憤怒,如果不加理性的控制,就會演變為攻擊。

李國慶在夫妻之間的矛盾衝突中,最先當眾指責妻子的不是,隨後是妻子俞渝的揭露,他們的互懟,彷彿捅了螞窩蜂,兩人都被蜂子蟄得遍體鱗傷。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揭人老底,直接指出別人的錯誤,是人性的弱點。指責別人,就像捅螞窩蜂一樣,結果註定會是兩敗俱傷。

夫妻關係如此,人際交往也一樣。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有這些弱點,只是程度和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比如與人打交道,稍有不如意,你很可能就會發火,就會指責別人;

當別人沒有聽懂你的話時,你可能就會表現得不耐煩;

別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呢,你也不願耐心傾聽;

與人交談時,更多的時候都在談論自己,並且總是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揭人傷疤。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需要和有各種情緒的人打交道,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見解,每個人都有虛榮心,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怎樣才能更好地認識一個人?怎樣處理好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怎樣才能讓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01

喜歡釣魚的人,知道魚兒喜歡吃蟲子或蚯蚓,所以他會用這些東西做誘餌,而不是用自己喜歡吃的火腿腸或麵包。

這是因為他懂得魚兒的需求,適應它的需要。如果硬是要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魚不喜歡的東西拿去釣魚,他將一無所獲。

對待魚兒我們可以做到“善解魚意”,而我們對待彼此需要包容關愛的家人朋友,對待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同學、同事、合作伙伴,也會用心去理解嗎?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某大學退休老教授合唱團新來的團長,是一個剛退休不久、相對“年輕”的人,他一來就推出新的辦團方針,其中有一條:讓團員們在“課堂派”去簽到,並在裡面給老師回課。

“課堂派”是現在大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網絡作業批改、考勤APP,本來是一種便捷、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但卻遭到團員們的牴觸,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這些退休教授,大多數都是70歲以上的人,眼睛多半已老花,也不喜歡看手機,刷微信。顯然,這個辦法的推行最終以失敗告終。

失敗的原因不言自明:新來的團長剛退休,還算“年輕”,對老年人的生活沒有真正的體會,所以對他們缺乏瞭解。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就當是自己的問題一樣。”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時候很難形成一致意見,尤其是在集體活動中,這種情況更甚。

比如與朋友結伴旅遊,對下一個目的地、入住賓館、就餐時間地點等等,這些問題,如果大家都按自己的喜好發表觀點,沒有耐心互相傾聽,誰都不願意讓步,這樣旅行很難成行,或者半途而廢,大家都不開心。

要想取得一致,就需要大家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從大局出發,從別人的立場出發,尊重的大多數人的意見,這樣才能最終統一意見,讓旅行變得圓滿而愉快。

02

為了尊重他人、顧全別人的自尊,是不是就什麼都不敢說,什麼都不能管了呢?比如家中的孩子,作為家長肯定要從小對他的行為進行規範,要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那我們應該怎麼和他溝通呢?

同事水冰五歲的兒子吃飯挑食,身體比較瘦弱,水冰和丈夫採取了許多方法,講了許多道理,仍然不見效,兩口子十分頭疼。

有一天,兒子在小區騎自行車玩,水冰的丈夫下班回來,看到有一個長得比兒子壯的小孩,在爭搶兒子的自行車,丈夫當然幫兒子把自行車奪了回來。

原來兒子每天都會遇到這個小孩來搶他的自行車,自己騎夠了,才還給他。兒子雖然很氣憤,但無奈自己個頭沒別人大,搶不贏,只好白白被欺負。

丈夫知道了這個情況,正好趁著吃飯時對兒子說:“你如果好好吃飯,不挑食,把身體養得壯壯的,誰還敢來欺負你呀?”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兒子聽了這話,立即保證以後不再挑食,並開始嘗試吃不同種類的食物,一心想盡快把身體長結實,好好教訓欺負他的“壞小子”。

丈夫懂得兒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自尊心和怒火的發洩。經常受“壞小子”欺負,讓他一心想復仇,聽說不挑食可以讓身體長得很壯,一下子就來勁了,馬上就付諸行動。

這就是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後,找到的方法:說孩子想聽的,找到他的興趣點,理解他的需求,並告知他如何才能做到。

比如發現孩子吸菸,先不要急於說教,也不要指責。你知道孩子非常喜歡踢足球,最大的願望就是進校足球隊,你可以告訴他:吸菸你就進不了校足球隊。

這是孩子的痛點。你找到了他的痛點,也就是找到了他的需求,這比長篇大論的理論說教,和一通憤怒的指責,效果會更好。

03

不喜歡接受指責,反而都喜歡批評別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最大的弱點。

美國前總統林肯被美國人稱為“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完美無缺的領袖。”可是。他年輕的時候卻是一個喜歡指責別人,甚至寫信挖苦、諷刺別人的“刺頭”。

有一次,林肯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一名政客進行冷嘲熱諷,讓這名政客丟盡了顏面,他惱羞成怒,提出和林肯決鬥。

因為那時候的決鬥多半都有人非死即傷,林肯雖然不怕死,但他很反感決鬥這種方式,又不得不去迎戰,以保全顏面。幸虧後來決鬥被人阻止,避免了無謂的傷亡。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這件事讓林肯得到了深刻的教訓,他懂得了“任何刻薄的指責和批評都毫無意義”,只能招致仇恨。

從此,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再指責、諷刺他人,“不去非議他人,他人也不會非議你”成了他的座右銘。

研究生畢業的鄭衝,自持清高,總是喜歡居高臨下,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與人爭辯,直到將對方駁得體無完膚,方覺痛快,而且還喜歡炫耀自己的聰明,拿別人的痛處來開玩笑。

他的一位同事婚姻出了點問題,有一天這位同事穿一件綠色羽絨服,鄭衝在電梯裡當著眾多的人問:“你這件衣服的帽子呢?”引起眾人鬨笑,鄭衝十分得意。

這位同事憤怒地將手提電腦砸在他的頭上,將他的額頭砸破了兩寸多長的血口,縫了十幾針。

揭人傷疤,是對人最大的不尊重,就像一根導火線,它會引爆自尊的火藥庫,並激起他人的反抗。

所以,不要對別人進行刻薄的批評,要努力去理解別人,因為理解會贏得寬容與善意。

04

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心理和人際交往學家戴爾·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總結了人際交往的3大基本技巧,和受人歡迎的6條法則。

它們的核心內容就是:時時刻刻以別人為中心,更多地關心別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對別人表示關切並保持熱情,讚美別人而不是批評指責,真心實意地幫助別人。

這些基本技巧和法則,都是建立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之上的,看起來簡單,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有些人也不屑於去做。其實在一些小事情上,如果多用點心思,是很容易抓住人心的。

有時候不經意間就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比如記不住別人的名字,是我們常有的毛病。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是這樣做的:他會在與別人談話時,反覆提及對方的名字,並在心中將對方的面相、氣質、聲音與姓名對應起來。

所以,只要見過一面,他就能記住那個人的名字,他甚至能喊出白宮中包括清潔工、廚師在內的所有人的姓名。

他深知姓名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且,在政治和商業交往中,記住別人的名字尤其顯得重要。

“記住選民的名字,如果做不到,那你也將很快被選民遺忘。”這是羅斯福總統的經驗之談。

他懂得如何尊重別人,他最終也贏得了選票,贏得了選民的擁戴。他連任了4屆美國總統,成為迄今為止美國曆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

有一句話叫做“如欲採蜜,勿蹴蜂房”,意思不難理解:如果要採蜂蜜,就不要去踢蜂房;反之,善待蜂巢,它將回報你甘甜的蜂蜜。

人際交往不要學“夫妻互撕”——良好的溝通,從理解和尊重開始

對待人也是一樣,不能隨意去觸碰別人的自尊,只有善待別人,給別人以足夠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收穫真情和回報,才能獲得良好的人緣。

作者:荷聲,依託讀書和寫字,走上人生新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