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披露年報家數遠低於市場預期“柔剛並濟”展現監管藝術

截至4月30日,滬深兩市共118家公司年報延期披露,占上市公司總數的3%。其中滬市38家,深市80家。除天廣中茂外,均披露了主要經營數據。

業內人士表示:“延期披露年報家數遠低於市場預期。僅湖北省的上市公司就有一百多家,全國受到疫情影響的公司更多,而此次延期披露僅118家,是落實信息披露及時性的具體體現,有助於投資者及時瞭解公司情況,可以說,疫情對年報披露的影響已經被壓縮到了最低。”

監管有溫度:專心 細心 耐心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本次年報延期披露過程中,交易所提供了全面、深入和細緻的業務指導,可謂“事無鉅細”。

“上交所早在1月份就主動聯繫,關注公司各方面情況,鼓勵公司積極抗疫,建議在客觀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按自身規劃推進年報工作。”武漢控股董秘李凱則對此印象深刻,“公司主營業務為汙水處理、自來水生產及隧道運營等。疫情期間,克服了交通管控、物資緊張等困難,確保了城市日常供水和排放的生活汙水集中收集處理並達標排放,服務範圍覆蓋了火神山、雷神山、金銀潭等新冠重症患者收治醫院。”武漢控股主要經營區域及客戶、供應商均位於武漢市及省內周邊城市,公司財務及年報相關編制人員出行及辦公受到嚴重限制。雖然充分利用遠程辦公及互聯網技術,並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推進年報工作,但現場審計工作仍無法實施替代性程序。最終年報延期至6月30日披露。

“深交所對於年報延期事項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不僅及時清晰地解釋監管政策,還詳細指導了公告格式的披露要求。”河鋼資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接人員多次主動了解年報編制進展,詳細講解政策細節,給公司順利解決疫情下的信息披露困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河鋼資源目前形成“礦產加工+機械製造”雙主業驅動模式。公司主要資產在海外,審計人員無法現場盤點。大量的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分佈在地下礦井,存貨遍佈於廠區,再加上時差問題,審計機構也難以實施遠程盤點。除資產盤點無法按時完成,其他年報編制和審計工作按計劃有序完成。公司已於4月28日披露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並爭取在6月24日前披露年度報告。

楚天高速主營業務為收費公路的投資、建設及經營管理,1月23日武漢要求非疫情防控相關人員停止流動之後,年報相關工作陷入停滯狀態。“本次疫情導致年報延期,屬於重大無先例事件,公司對於很多問題是困惑的。例如,如何保證信息披露質量?公告應該如何表述?哪些事項是披露的重點?與一季報如何銜接協調?”楚天高速董秘宋曉峰表示,“通過上交所專管人員的詳細解讀,迅速理清了延期披露工作的重點事項和關鍵節點,相應的格式指引等配套文件也陸續出臺。我們很明顯感受到,上交所對這次年報事項準備充分,建立了一套極其細緻的應對方案。”

監管有定力:嚴謹 嚴實 嚴明

針對年報延期的監管,滬深交易所堅持“應披盡披”原則,鼓勵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克服困難,抓緊推進年報披露工作,要求年報延期的公司履行審議程序,披露年報延期的臨時公告,說明受疫情影響的事項及影響程度、年報編制及審計工作進展等情況,要求年審會計師核查上市公司年報延期事項是否屬實後發表專項意見。

滬深交易所“柔剛並濟”,擺事實、講規則,去偽存真,指導多家上市公司從“想延期”變成了“能披露”。

滬市某電子設備製造業公司向上交所提出,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了審計工作,申請年報延期披露。上交所深入瞭解發現,該公司所聘請審計機構為省內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限制影響相對較小。同時,根據公司延期理由,疫情對公司年報審計工作影響有限。上交所向公司傳達“應披盡披”的原則,督促公司克服困難做好年報工作,同時和證監局積極溝通,雙方監管協作。最終該公司於4月30日按期提交年報。

深市某軟件行業公司申請延期披露年報的理由是:低估了疫情對年報相關工作的影響,導致既定審計程序有所延遲;重要財務人員返崗時間較晚;部分分支機構及業務主體位於武漢。深交所逐項排查梳理後發現,負責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的財務總監及公司其他高管並未受到影響;疫情並未實際對公司在武漢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最後公司按期披露了年報。

滬市某運輸業公司希望延期披露,理由是改聘了審計機構,且受疫情影響,會計師審計進度延遲1個月左右。上交所瞭解到,該公司審計機構進場時間相對較早,且公司主要經營地非受疫情嚴重影響地區,不屬於符合延期披露的情形,該公司最終按期披露。

深市某家電子設備製造業公司提出,“疫情致審計進度未達預期、境外回函不理想”申請延期披露,深交所敦促公司加快審計進度,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採取遠程審計等方法。最終於4月30日按時披露年報。

監管有謀略:全力 聚力 合力

4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做好當前上市公司等年度報告審計與披露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對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延期披露有關事項做出統一部署。隨後,滬深兩所發佈了《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做好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配套落實中國證監會公告的具體要求。

疫情導致年報延期這一重大且無先例的事件,對監管來說無疑更是一場大考:既要堅持依法合規,落實延期披露政策及信息披露規則,又要堅持“應披盡披”,督促上市公司克服困難按期披露。既要有監管溫度,使真正有困難的公司得到支持;又要有監管定力,審慎判斷防止“渾水摸魚”。

“上交所在《通知》發出後就向公司全面傳遞監管邏輯,向有訴求的公司提供政策服務,指導其合規做好延期工作。同時督促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充分披露延期原因等關鍵信息。”上交所有關人士介紹。

“深交所針對部分公司及年審會計師延期理由是否屬實等問題,先後發出25封問詢函件,視回函和年報披露情況提請證監局關注或檢查。”深交所有關人士介紹。

滬深交易所表示,此次延期披露監管中,各證監局予以大力支持,利用屬地優勢,協助交易所瞭解公司受疫情影響實際情況,局所聯動,大大提高了效率。另外,按期披露的公司及其審計機構也克服了諸多困難。監管“很拼”,公司同樣也“很拼”,為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落實信息披露及時性原則,3700多家按期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