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的曹操為什麼讓于禁率領七軍抵擋關羽?是頭風犯了嗎?

知人善任的曹操為什麼讓于禁率領七軍抵擋關羽?是頭風犯了嗎?

曹操知人善任,並且用人不疑。可為什麼手下良將無數,卻偏偏選中於禁統帥七軍、喪師大敗呢?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分析了于禁雖然是五子良將之首,但是他是一流督軍、二流統帥,一流功勞、二流軍功,一流輔助、二流C位了(未看上文的朋友可以點擊頭像關注上一期)。

于禁跟隨了曹操幾十年,難道曹操不清楚于禁的能力嗎?

知人善任的曹操為什麼讓于禁率領七軍抵擋關羽?是頭風犯了嗎?

我相信曹操是清楚的!

于禁官職非常之高,曹操稱魏王之時,于禁位列左將軍、假節鉞,所有武將僅次於夏侯惇。

但大家發現夏侯淵、張合開拓西涼、曹仁鎮守荊襄,張遼、樂進屯兵壽春,都是戰略要地,但于禁卻一直呆在中央。

可見曹操對於于禁的能力是瞭解的,于禁的長處在於練兵、治軍,而不是統帥或是衝鋒陷陣。將於禁留在中央是用其所長。

過去幾十年,于禁打輔助表現非常亮眼,從未獨當一面的他為何在危急關頭被曹老闆相中呢?

知人善任的曹操為什麼讓于禁率領七軍抵擋關羽?是頭風犯了嗎?

其實有幾個原因!

其一,曹操指派于禁去當救火隊長,根本沒指望于禁擊退關羽,只是希望于禁拖住關羽。因為此時,曹老闆已經在向東吳使小動作,他知道拖住關羽就是勝利。因此,他選擇穩重的于禁。他不希望選擇一個像夏侯淵、曹洪這樣的激進將領和關羽拼個你死我活。從第二次派同樣穩重的徐晃就能看出來曹老闆的心思。可惜,激進的龐德立功心切,不聽招呼,和于禁並沒有形成互補,而是互相傷害。曹操預料的是于禁拖住關羽幾個月,關羽自然敗了,沒想到這個季節能夠被水淹,就像赤壁之戰沒想到有東風一樣。

知人善任的曹操為什麼讓于禁率領七軍抵擋關羽?是頭風犯了嗎?

其二,于禁是曹操最喜歡的人,他對於禁的印象太好了,因為過去多次危難之際于禁的優異表現確實大將風度。可沒想到的是,長期呆在中央的于禁已經不是當年深入基層的于禁了,面對危機已經無法鎮定自若的處理。

其三,曹操手上將才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當時已經到了曹操的晚期,地盤大了,很多獨當一面的大將都在邊疆,比如張遼、樂進、夏侯、張合等,新一代年輕將領又尚未成長起來。待在中央的大將只剩下夏侯惇、于禁、徐晃了,三人之中,夏侯惇更加久疏戰陣,徐晃也未獨擋一面過,而且徐晃和關羽較好,把這麼多家當交給徐晃也沒有如此放心,相比而言,三人之中於禁是最合適人選(當然事後證明徐晃才是最合適人選,這個是上帝視角)。

因此,從曹操的角度看,無論如何選擇穩重堅毅、沙場宿將的于禁是不會錯的。

可惜人算不算天算,當初未算中東風,這次未算中秋水。

或許,給於禁配置一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軍師,效果會大不一樣,可惜熟悉荊州人文地理的蒯越已經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