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最近在看理查德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作者探讨了我们人的非理性思维,以及我们潜意识中的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倾向,这些都是阻碍我们做出理性判断的思维缺陷。针对我们人类的这种思维倾向,作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

- 1 -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该艺术能够优化我们的思维。

涉及到思维、艺术这一类的词汇,我们可能会觉得很抽象和感性,但批判性思维是具体的理性的,书中作者就为我们解析了思维的构成元素以及评判它的标准。所以,在这里我为大家找到了更直接的解读: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对思考过程进行再思考呢?

那是因为人在思考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和不合理性。我们要处理的思考有两种:

  • 别人的意见(是他们思考的结果);
  • 我们自己思考出来的意见和结论(对于别人的意见进行再思考)。


因为很可能别人有自己的利益和动机裹胁在其中,所以我们要警惕在别人意见的背后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动机。

而对自己的再思考,虽然我们没有了利益、动机方面的驱动,但是仍然存在着思考的漏洞,这样的漏洞不仅别人存在,自己也存在,只是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做出的才是正确的决定,但其实可能有非常大的风险。

关于这一点梦溪老师此前在《思考快与慢》当中专门讲了大脑思考中不靠谱的环节,大脑更倾向于利用直觉系统来轻松简单地思考问题,而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常常会给我们的决策带来很大的风险。


- 2 -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批判性思维?


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场景,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可能持有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见。比如说,有的专家认为,经过这个事件之后,房价一定会大涨,而有的专家认为房价一定会大跌。有人认为中医非常有用,而有人认为它就是骗人的,毫无科学根据。

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往往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它不像1+1=2这样可以成为一个通用标准,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是很难去分辨是非对错的。那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要教给我们的内容。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这样一句话:心灵自有所归属,天堂或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大抵就是指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想了下,学习的方式大概是这样的:仔细阅读书本的每一句话,努力记住更多的信息,接着用下划线标出关键词、关键金句,并用笔记本记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方法,然后还要反复检查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确定我们没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事情。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记住并且理解作者的意思,学会作者教我们的方法。

这是不是我们大多数好学生在做的事情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质疑过这种学习方法。在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去记住了作者的方法、观点和推理,对其内容照单全收,却缺失了重要的一项练习,那就是批判性的练习,去学会质疑、批判,进而搭建自己的独立思想体系。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国王或是总统,拥有各种各样的专家、顾问,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可以提供给你资讯和信息,你确实不需要花时间去阅读图书和做笔记,但是是不是这样就不会遇到问题呢?

答案显然不是,当政的国家元首们依然会面临各种决策难题。即使你是总统,有无数的智囊专家给你提意见,你仍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中,究竟该如何选择。如果面对别人观点和论证的过程,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纵然你是总统,你也没有办法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作为普通人,没有那么多专家顾问来为我们服务的时候,要做出这些决定,可能就更加困难。因此,想要改变这一窘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和掌握批判性思维。


- 3 -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讲解具体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人的心理结构和大脑的三个基本功能,这是深入理解包括批判性思维在内的所有思维的必备知识。

心理学经过严密的分析表明,人的心理在功能区分上是有结构的,分别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认知通常与思考活动相关,但是思考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还有情绪和意志的参与。大脑的三个功能分别是:思维、感受、需求。我们用一张图来看看,心理结构和人脑的三个功能: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需要说明的是,大脑的功能和心理结构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思维总是同时伴有情绪和夹杂需求。我们再用一张图来详细说明大脑的三个功能: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通过两张图,你可以清楚的明白大脑的功能和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需求对应的是心理结构的意志,感受对应的是心理结构的情绪层面,思维更多的是对应认知层面,但不仅仅是认知,可以说思维主要是认知活动,但是常常夹杂感受和需求。在生活中,一个人表达的观点,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喜欢、不喜欢,赞同和反对。足以表明思维中情绪活动的伴随关系。

在学习篮球、游泳或者其他任何运动的过程中,最初的起点都是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要素组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思维的基本结构。也许有人会说思维也有结构吗?是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结构与大脑的三个功能一样是有结构的。明白思维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分析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类的思维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每个环节上,人的思维强弱是不同的。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这张图表明的就是人类的思维结构,由8个思维元素构成。这是人类的共同思维结构,共同的含义是,不论讲什么语言、哪国人、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思维的基本元素都是一样的。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目的的产生来源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意志(需求需要欲望是它的同义词),信息你可以理解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知识体系、个人的经验、数据、图表、和事实(即事物本来的样子),问题就不用说了,每个人要达到目的,都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

有了思维的这8个结构,我们就可以把思维提升到意识层面来分析了。为什么叫提升到意识层面分析呢?因为,我们的思维很多时候是在潜意识进行的,而且常常是有缺陷的,提升到意识层面我们才能改善它。

怎么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呢?

有一个通用的改善思维结构的工具——理性标准。意思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估思维能力的强弱和思维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8个思维元素)中的缺陷。

共同的标准就是人类普遍通用的理性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估思维各个环节(元素)的符合标准的程度。其中有9条比较重要的,我们主要是用这9条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思维元素,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评估才能带来进步。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思维评估标准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工具。先来解释一下,这9条标准都是什么意思。

清晰性:可以被理解的,能领会含义的。比如你说的话,别人能明白。

准确性:没有错误或者歪曲的,是真实的。

相关性:跟当前的主题相关,不跑题。开会的时候很多人爱跑题,生活中的聊天也一样。就是很多人缺乏相关性的概念,表明了思维的缺陷,非常明显。

精确性:必要的细节上非常清楚。比如我们常说,有很多,不少,许多,很长,很多到底是多少,你可以这样解释很多,人群中超过30%;很长可以解释为4米长,这就是精确。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么精确,但是很多时候应该精确。精确性不足是思维上的缺陷。

逻辑性:特别指的是一致性,前后没有矛盾,组合到一起没有矛盾。前后有关联递进。话语之间没有很大的跳跃。

重要性: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比如,目标一定要是重要的,问题也一定是重要的。

公正性:就是不自私、不片面,比如你能考虑到相反的观点,或者不忽视那些不支持自己言论的信息,不故意忽略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深度:比如说你考虑问题,经常能考虑问题的前提和假设,在往前多思考几步,就是这个意思。学术化的解释就是包含复杂性和多方面关系的。

广度:包含多个观点,意思就是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观察。换位思考是它同义词。实际上这是个重要的思考工具。生活中工作中你如果能经常使用换位思考的话,你会越来越受欢迎的。

理性的几条标准我们讲解完了,但实际上还有些次要的标准,也顺便提一下,大家可以作为工具参考。其他标准,如现实性(比如目标的现实性)、灵活性(转换思考方式)等。有了以上的几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展开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了。

比如我们可以用理性标准的9个工具中的清晰性,来分别展开对自己思维的结构的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自我思维检验,关于目的(目标),我的目标清晰吗?我到底要表达什么?我说的清晰吗?不要这样问别人,你听懂了吗?你懂我的意思吗?而要说,我说清楚了吗?我的表达清楚吗?把清晰性的揽到自己身上,你要问别人听懂了吗就是把责任归因于他人,听的人是不舒服的。

你也可以把清晰性工具用到问题上,比如,我能清楚的陈述当前我面临的问题吗?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我能清楚的陈述出来吗?或者我自己清楚吗?清楚自己面临的问题吗?同时可以把重要性也应用到问题上,我所陈述的那些问题,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对重要的问题给予特别关注,思考的方向一定是重要问题,而不是琐事。

我们还可以把用清晰性来分析概念,比如大家都知道,中国从09年重阳节开始,正式的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到目前为止,中国60岁的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未来2020年达到2.5亿,2025年将达到3亿,峰值将会在2050年出现,届时60岁以上人口达到4亿。那么这里面有一个概念: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的含义: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在一个地区内,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人口比例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群比例的7%以上,这个地区就是老龄化社会。中国已经是超老龄化社会了,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4.7%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很多人概念满天飞,其实他们并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优秀的思考者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明白他们使用的概念的确切的内涵和外延。

这里简单对内涵和外延做一个解释。比如,我们人类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内涵是指一个概念特有属性的总和。通常可以理解为词典里的定义,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能概括的范围。比如金融的内涵是资金的融通,外延是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等。概念不明确是思维的一个重大缺陷。经常说让人听不懂的话,你就可以把他视为他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他自己也不明白。你如果明白一件事,就一定可以说的非常的清楚明白。

我们还可以把广度引申一下,在面对一个观点或者问题时,我们除了自己的思考以外,也一定参考一下或者思考一下其他人的观点,特别是不同的观点,你认真考虑了不同观点之后,才能说你的思考具有广度。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

针对这样的分析我也做了一些总结,我汇总了书中内容也做了一张图表,大家可以对照这些评估问题检视下自己或他人的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当自己有目标或者准备制定目标时,用这个表格来自检,后面的问题就是自检清单。经常的这样练习,慢慢的你的思维的质量就会逐渐提高和改善。批判的方向不仅可以指向自己,也可以指向他人,把这些工具用来管理你的思考,管理他人的思考。

应用到工作中,比如你可以要求你的下属清楚的陈述他的问题和目标,要求他说的是重要的问题,使用重要性这个工具。但是,我们的第一使用方向一定是针对自己的,如果不是首先用来诡辩或者为难他人的工具,你自己的思维清楚,就不会受到欺骗,他人很少用诡辩蒙骗你。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