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但精神上卻很難說越來越快樂。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雖然現在休閒購物,上網娛樂,旅遊散心會給人們帶來一些愜意。但是短暫的快樂之後,煩躁和焦慮並沒有緩解,鬱悶迷茫的心境時刻籠罩心頭。

人的不快樂是很微妙的。如:雖然有了一份體面工作,但還有悶悶不樂。又開始抱怨沒有重用提升,工資又沒有別人高。他人得到讚賞,而自己內心又酸酸的,黯然神傷......等等,弄得心事重重,徹夜難眠,真是何苦啊!

究其根本:這些痛苦不是源於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源於人的內心。外在事物的規律變化,使一個人的心態沒有處於現實狀態看待,生產浮躁而已,沒有得到克化而感到煩惱而己。

老子恰好就是一個看破紅塵,洞察世界的智者,是一個心體清靜,心態平和,心靈純淨的哲人。

人在浮躁煩惱的狀態下,要修心,要開智慧。而老子學說有著偉大的處世哲理智慧:教人們如何修心,怎麼開智。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老子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老子這句話教人們要修心:養精氣銳,首先要營(魂)魄抱一,就是精神要專一,不可失散。形神合一,而不分離,也就是使心靈,受理性和內心支配必須得到統一。

行氣練功的“內丹功法”,專心於一念,意守丹田,形神合一,這樣才是人功練運氣的前提。

“摶氣致柔”就是像嬰兒那樣柔弱但卻充滿生機,功聚丹田,達到丹田之氣充盈,運營全身,使全身充滿元氣而柔軟調和。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就是用最純淨的水洗滌自己的心靈,滌除雜念。佛也有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至此將紛亂的思緒念頭以及各種慾望徹底排除,才能使元氣流行無礙,才能使元神清淨,純潔。

“玄觀”就是人的內觀,只有澄明之心才能內觀精,氣,神的運行變化,才能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

這就是養好人的精,氣,神,達到內心有自己的自然而然心裡支配,心態就平和自然,一切浮躁憂鬱就陰消陽散了。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老子言:“致虛極,守靜篤。”,“少私寡慾”,“尊道而貴德”,“靜曰覆命”......等等。

這些都是在強調養神,養氣,養精的重要性以至達到心靜潛能開智的動力。

“致虛極,守靜篤”這就是道家內丹練功法,通過經常的修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修煉,是完全可以達到進入潛意識狀態,就有開智潛能狀態。

“少私寡慾”.“尊道而貴德”,“靜曰覆命”要表現並保持住人本來的純樸,就可遵從淳厚的德行。

要知道:人迴歸本性的根本就是靜,是不受人的主觀意願所支配的。對人而言,“命”就是在天道自然規律支配下的命運和最終歸宿。

為此,內心要恬淡,清靜,虛空。因為天道是虛靜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所以要效法天道,要放空自己,排除私慾雜念,迴歸人的自然本性,這點最為重要。

這就是老子教導人們的修心開智,是人們消除精神疲勞與煩惱的自身武器,是我們清靜心靈的光照明燈。同時,也給人們開啟智慧,避免煩惱生初帶來了啟示: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人的煩惱都是在為“我”的利益,喜歡,獨尊......等等的思想觀念形成種種與他人之間的對立。

這種對立並非真實存在,只是自身的一種感受而已。說穿了就是這個“我”與人身之外的物質起到了異常的變化,使得心態不平和形成的。

人身邊的一切,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真正的預測是掌握不了的。但是最大的變化,也莫過於當做化作一把泥土,重新迴歸大自然懷抱的一瞬間而感到不會有煩惱。

為此,也就是老子教導的“歸根曰靜,是謂覆命”的萬物根本,本性是虛靜的潛意識思維來深醒,覺知,化解心靈對立,達到消除心中的煩惱。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佛法也有言:“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

由此,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完美的生活,但是總有事與願違擦肩而過,心中也就有了傷害和煩惱。

不過佛度人生講的與世結緣是很有道理:有些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但有些東西不是你的,你再煩惱也沒有用。應要拋棄這些對身心毫無用處的煩惱。做生活的智者。

那麼,要減輕或消除煩惱,享有快樂。把習慣了只在意自己思維意願換位來思考,嘗試用心去體會他人處境和心情,多去關心他人。或許也會使自己那顆緊繃和僵硬的心會變得柔和得多,也是治療自己煩惱心病的良方。

老子:修心開智無煩惱

人生怎麼才能圓滿走完自己感到無煩惱的一生,那老子已經告訴了人們的修心和開智。只要按照去做了,就可以使自己在浮躁而又煩惱的社會中獲得一份清靜,安寧,迴歸自己的本性,迴歸淡定從容的心靈樂園而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