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文 | 小言聊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285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我們眼中認為的孩子大多都是活潑可愛,古靈精怪。可是你知道嗎?孩子也可能會有“社交恐懼”的。恐怕這樣說大多數家長都不相信,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能夠很好地融入到幼兒園的班集體中嗎?

案例:

幼兒園做活動中,兩個小朋友樂樂和朵朵都看上了同一根跳繩。本來是樂樂先拿到跳繩開始跳的,但是朵朵偏要和樂樂搶。這個時候樂樂就會想,如果我們朵朵發生了爭執,那麼老師肯定會對我們進行懲罰。而朵朵想的是,既然我看上了這根跳繩那就是我的了。

案例中的樂樂就是屬於社交能力較強的人,朵朵自然就是社交能力較弱的人了。如果老師過來判定朵朵對,那麼朵朵就會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進而就可能會發展成討好型的人格。如果老師判定樂樂對,那麼朵朵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就會選擇逃避。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老師判定雙方都有錯,那麼朵朵依然就會很強的挫敗感,因為她已經認定了這是她的了。其實如果老師瞭解了情況肯定就會對朵朵進行懲罰。久而久之,朵朵就會變得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必然會有原因的,那麼,孩子如何發展成不願意和小夥伴一起玩的呢?

一、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

1·心理原因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的核心,家人把所有的寵愛和焦點都給了孩子。等孩子到一些人多的地方,比如去幼兒園或者是公共場所,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再是被所有人關注的核心了,自己受到了冷落。這個時候孩子不願意跟別人玩是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力。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2·性格原因

在家長的面前孩子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到了幼兒園面對如此多的同伴孩子就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因此,當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為孩子提前進行滲透教育,向孩子描述幼兒園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讓孩子對新鮮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在心裡有所期盼,這樣能夠使孩子快速的融入到新環境。

3·自尊心作祟

這一類孩子其實很想自己能夠跟大家一起玩耍,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和別的小朋友進行交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交恐懼”。他們不夠自信,非常在意外界對他們的看法。那麼,孩子的這種“社交恐懼”是從哪兒來的呢?

二、孩子的“社交恐懼”從何而來?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1·孩子天生不愛說話

有一些孩子他們生來就內向不愛說話,性格沉穩。遇到事情喜歡躲在一邊不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類孩子如果別人不主動找他交朋友他們是不會主動出擊的。對於這一類寡言少語的孩子我們應當早發現,提早對孩子進行社交方面的鍛鍊。

2·沉迷在虛擬的世界

現在我們的電子產品非常的發達,家裡的手機、電視、電腦應有盡有。而孩子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經常玩起手機來就忘記了時間。他們沉迷在自己的虛擬網絡裡,等到放下手機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時候就會一臉茫然不知所措了。對於怎樣跟別人交朋友也是一竅不通,而別人如果和他們來交朋友他們多半也會拒絕,他們只想待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

3·父母管教太嚴格

我們有句俗話叫做“嚴師出高徒”,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對待孩子越嚴厲越好。但是漸漸地我們就發現,父母越是嚴格的管教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越自卑,越沒有自信。與別人相處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的敞開心扉。千萬不要小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三、孩子的“社交恐懼”處理不及時,會出現什麼影響?

1·無法融入到集體

當孩子在跟自己不熟悉的人交往時,就是出現焦慮和迴避的行為。孩子在幼兒園中勢必會遇到很多新的夥伴,而這種行為則很明顯地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關係,導致孩子的交往受限。每當面對面對新的環境時,孩子就會變得敏感,哭鬧想要離開。

2·害怕當眾說話

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察覺到孩子有“社交恐懼”的話,那麼長此以後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他們會害怕當眾講話,不喜歡參與同伴之間的遊戲,甚至不敢面對老師。遇到陌生人就開始迴避。而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孩子可能會因此而錯過一些寶貴的機會,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提早注意,及時給孩子解決問題。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的“社交恐懼”會給孩子帶來如此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引導孩子走出這種“社交恐懼”呢?

四、如何引導孩子走出“社交恐懼”?

孩子會出現社交方面的問題和原生家庭脫不了干係。我們父母能夠抑制也能夠促進孩子和同伴之間的交往。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和同伴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創造社交的條件

我們可以經常的帶孩子外出散步,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自己的同齡人。這就給孩子創造了接觸到同伴之間的機會。如果孩子表現出害怕退縮的情況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教育,或者是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讓孩子逐漸地放鬆心態。

2·引導孩子進行遊戲

孩子之間往往會玩過頭,經常你來我往的一個玩具飛過去就把對方砸的鼻青臉腫。長時間下去孩子當然就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玩耍了。在孩子結交同伴初期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進行適當的參與,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正確的做遊戲,讓孩子能夠逐漸熟悉應該和他人怎樣相處。

“媽媽,我不想和他們玩”,孩子有“社交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3·言傳身教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父母要給孩子做好結交夥伴的榜樣,我們可以轉變角色試著和孩子交朋友,深入到孩子的內心瞭解情況。當我們做得足夠好能夠對孩子敞開心扉的時候相信孩子肯定也會擺脫這種“社交恐懼”。

心理學家認為,人際關係是我們心理適應水平和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往往就是因為社交方面造成的。而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和呵護則是處理這樣面的靈丹妙藥。

你家孩子會抗拒同夥伴們之間的交往嗎?歡迎和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我是@小言聊育兒 ,也是2個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本文由小言談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