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撤僑加徵兵百萬----美國這是要幹嘛?

重大事件來臨之前,會有一些徵兆。

1976年的中國,就有點奇異現象。

春天,吉林那地兒,下起了極為罕見的隕石雨。隕石在離地面19公里左右的空中爆炸,3000多塊碎石散落,其中最大的隕石重1770千克。

夏天,唐山發生了歷史上幾乎最大的地震,24萬人死亡。

老百姓概括當年用了八個字----天崩地裂,驚心動魄。

那一年,發生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2020年的美國,也有點奇異現象。

美國國務院下達“撤僑令”,要求在全球各地的美國人,儘快撤回美國,除非是計劃長期在國外工作生活。

全球撤僑加徵兵百萬----美國這是要幹嘛?

這種全球撤僑,似乎沒有見過。為美國曆史上第一次。

巴菲特被稱為“股神”,他的名言是:“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比較搞笑的是,這次他在拼命拋售航空股票----別人恐懼時,他也恐懼起來。

一世英明,毀於新冠。

疫情爆發,交通中斷,航空受損最為嚴重,股票下跌慘烈,這正是巴菲特慣常“貪婪”的時候。

巴菲特其實“貪婪”過。2月,美國股市大跌,巴菲特以46美元的價格“抄底”了達美航空。只是,在別人繼續“恐懼”的時候,巴菲特也開始“恐懼”,4月初以26美元的價格“割肉”。3月的時候,他還表示絕不會拋售航空股票。

新冠疫情畢竟還會遠去,之後人們還會乘飛機旅行。所以,航空股票還能漲回來,是大概率事件。現在,正應該是巴菲特這樣的長線投資者“貪婪”的時候。但,他卻變得異常“恐懼”起來。

1976年的“異常”是自然現象,2020年的異常則屬人為因素。

事出反常必要妖。

美國的行動還有反常。近日,美國授權國防部徵調100萬預備役人員。

所以,有人開始緊張恐懼,認為大事不好。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囤糧!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無論哪個人種,都是一樣的

先說說美國撤僑----真不是戰爭

(一)、撤僑令發出的時間

4月3日,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發佈推文,呼籲在海外的美國人儘快回國。還特意把“NOW”進行了加粗放大,這背後釋放出不同尋常的信號。給人感覺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

據初步統計,在外的美國人約有870萬,分別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作。

推文還說:“國務院敦促美國人不要延期回國,可能很快所有交通工具都無法使用。”推文的配圖則赫然印著:“美國公民現在應該制定回國計劃。”

(二)、撤僑令的背景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在美國國務院230年的歷史中,這是我們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開展跨如此地域規模和複雜程度的撤離。

也就是說,一戰沒有這樣幹;二戰沒有這樣幹。

這樣乾的理由,人家肯定不會明說。但,咱可以按照一般邏輯進行分析。

美國首先預判海外公民在外有風險,需要回到國內避險。這是美國撤僑的基本判斷。

在外面不安全,快快回家。

這是邏輯。

而要求美國海外公民“快回來”的理由則是,可能很快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無法使用。

那無非是斷航。這應該是下一步。

其實,美國早已經與中國、歐洲國家在內的許多疫情嚴重的地區中斷了航線。

自3月新冠在歐美爆發以來,疫情有點猛,完全超出了西方人的想像。截止北京時間2020年4月6日 18時 ;全球(中國除外)已確診感染人數達到1,194,574例,累計死亡達66,139例,死亡率達5.54%!

美國確診病例達到337,646例,死亡達到9,648例。死亡率達到2.86%,是一個持續上升的過程。而且,美國疫情的高峰還遠遠未到,更看不到終點。

美國疫情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

(三)、疫情背後的經濟

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衝擊相當大,只是之前沒有幾個人能夠預計得到。

衝擊比較大的行業自然是航空,美國航空旅行人數基本是原來同期的10%左右;東方大國在3月26日頒佈了“封國令”之後,一個國家到中國的航班每週僅有一次!

人不流動了,商品也就靜止了。

於是,原油從50+擊穿了20美元/桶;美國股市3月經歷了4次熔斷,特朗普上臺之後漲上去的指數,又跌了回來。

有經濟學家預測,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又要來了。

所以,特朗普在介紹美國疫情的新聞發佈會上,連提8次“復工”。

畢竟,有經濟活動才能生存,才能發展。如果停止了經濟活動,疫情靠什麼去戰勝?

但是,只要進行經濟活動,不可避免地會有疫情傳播。

控制疫情與恢復經濟,成了兩難選擇。

當巴菲特改變了投資策略,開始瘋狂變現的時候,未來該是多麼悲觀!

(四)、回頭望格局已定

世界阻擊新冠病毒的戰役,至今應該進行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稱武漢戰役。

這一段自2020年1月始,至2020年2月下旬打掃戰場,確診病例約80000例,病亡3200例。

第二階段可稱歐洲戰役。

自2020年2月20日在意大利點燃,目前是燒及歐洲,非常慘烈。至今,仍處在高峰期。

在歐洲,確診病例過萬的11個國家,僅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5個國家確診病例即達50萬例,死亡約43,000例。

這一戰役何時結束?目前看不見頭。

第三階段可稱為美國戰役。

這一階段從3月初開始,3月中旬開始猛烈。現在,正處於上升途中。截止到4月6日,美國確診病例達337,646例,死亡9648例。

對美國戰役的未來,特朗普有過預測----如果只死亡10萬人,美國政府就非常好了。專家認為,美國疫情4月中旬走向高峰,6月底收兵。

(五)、看未來疫情不樂觀

前面發生的疫情,大家看得清楚。但疫情如何演繹,自然有不同判斷。

現在看,至少世界上還存在3個爆點。

巴西毫無疑問應算一個。

巴西人口多,達2.1億,經濟及醫療條件相對差點,關鍵是那裡的非常散漫自由,這對於以防為主的疫情有衝突。其總統都在早期被確診陽性,說明那裡的社區傳播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巴西已經累計確診11,130例,死亡486例。具備了爆發的疫情基因。

非洲兄弟也是一個爆點。

非常的經濟及醫療條件是地球上最差的,一旦疫情爆發,後果不可想象。目前,累計確診總數約8000例,確診最多的為南非,1655例;另外阿爾及利亞1251例。

非洲,是報告新冠病毒比較晚的地區。在非洲,要實現隔離難,要實現應收盡收更難。

最後一個爆點就是印度了。

印度人口達到了13.5億!目前確診4067例,但最近2天有起勢的感覺,單日新增472例。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全球三分之一的貧困人口居住在印度,這些人每天的生活費支出不足1.25美元;分裂的國家體制,中央與地方各自為政,做不到全國統籌,其行政能力要比歐洲差,比美國差。

有人預測,如果美國確診病例是百萬級,印度有可能是千萬級,很有可能造成人道主義災難。

撤僑還是過度自信

當中國有了疫情之後,美國的態度是----彷彿離我很遠,我可以不管。之後,美國又犯了輕敵的毛病,導致在全美氾濫。目前,已有46個州實行了緊急狀態。

但美國對疫情的控制仍然是充滿信心的,這得益於其先進的科學技術。能讓一個試劑5分鐘之內,就能確診是不是陽性,現在還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做得到。

張文宏醫生在談到美國單日新增確診30000例時說,這正說明美國醫療技術的先進。對美國疫情,不用擔心。

有病,能查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但美國對其它國家抗疫能力是不相信的。所以,最近有美國人懷疑中國疫情報告造假。

在美國看來,我已經30多萬人感染了,死了近萬人了。你怎麼才那麼少?這不科學呀。

巴西、印度、非洲這些地方,有抗擊疫情的能力嗎?所以,美國要撤僑,讓美國人回到美國。在國外,美國僑民隨時有可能受到病毒感染。

然後,視情況“封國”,這可能是美國的下一步。

但美國也看清楚了,這場戰役是複雜的,甚至是長期的,很可能需要動用國防力量,支援封國、封城。實際上,紐約市已接近崩潰,非常需要“第三方”力量支援了。

所以,美國撤僑是為了防疫;徵收100萬預備役是抗疫。

美會不會發動戰爭?

美國撤僑,徵召預備役,類似於戰爭信號。

其實,這次疫情本身就是一次世界大戰。

有人擔心,美國會不會為轉換國內矛盾,對外發動戰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美國有可能趁亂髮動戰爭,各國肯定要有所準備。

但是,美國會不會因轉移國內矛盾而發動戰爭?先看看美國有什麼矛盾需要轉移;然後看看,美國敢打誰,能否打得贏。

可能有人認為,美國疫情發展如此快速,一旦疫情難以控制,必然會導致內部矛盾重重。

這是一種誤解。

大家看看,西班牙、意大利疫情要比美國厲害得多,死亡率那麼高,有沒有導致國內矛盾尖銳化?

沒有。越是有困難的時候,越要團結在領導周圍。因為,領導是大家選出來的,辦法是領導和老百姓商量的,出了任何問題怪不得領導。今後怎麼辦?還是商量著來,共克時艱。

美國也一樣,雖然政黨之間有分歧,但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添亂。看看“9.11”時,美國人是如何從大廈撤退的,就知道災害面前,美國人是如何攜手了。

這是小政府大社會的特點。不能出了問題怪政府,頂多就是怪自己沒有選好政府。

再看看美國能打誰?

一是有必要打,二是要打得贏。根據這兩點,大家目標對準了伊朗與委內瑞拉。

如果美國非常想打這兩個國家,有必要趁亂打嗎?有必要撤僑嗎?回答都是否定的。

會不會發動更大的戰爭,打擊更強大的對手?可以明確地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歷史,因為那場朝鮮戰爭已經宣告結束了。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必要囤糧?

前幾天,一位在德國的朋友還告訴我,要多買點糧食存著吧。這裡開始搶啦。

國內各地,實際上囤糧運動也開始了。只是,咱們庫存太充足了,搶不完

中國城鎮化進程大約進行了56%,也就是說,農民兄弟還有6億多呢。

這是一支經受過歷史考驗的龐大隊伍。

黨鬧革命打老蔣,打日本,抗美援朝,不都是靠的農民兄弟嗎?

1960年前後,國民經濟緊縮,國家搞“精兵簡政”,農民兄弟接收了2000萬工人大軍。

1970年始,又大批接收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那個時候,農民自己甚至還吃不飽呢。

1990年,國家發展鄉鎮企業,農民放下鋤頭就當了工人;之後,國家推進城鎮化,農民又成了誰也離不開的農民工。當企業關閉,公司破產之時,農民工又回到農村當農民。

誰見過中國農民給國家講過價錢,要過待遇?

還有,中國有18億畝糧田,這是“紅線”。

前幾天,CCTV報道德州春耕,當地都是“噸糧田”----一畝地2000斤!在城市人居家隔離戰疫情的時候,農民兄弟早早在田間地頭為我們種糧食了。

疫情不再有大爆發之可能,糧食生產線就不可能中斷。囤糧幹什麼?有什麼必要?

當然,老外可以囤糧。因為,他們沒有中國農民;因為,他們的疫情還看不到頭。

總結一下:

美國對世界抗擊疫情的能力有點悲觀,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目前撤僑行動及徵召預備隊,應該是為抗擊疫情做準備。

信息部分來源於《棧橋之聲》 版權說明:驄耀說外貿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特殊情況除外),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