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你是否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到過黔東南,才會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它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充滿著匆匆,充滿著未知,也充滿著探索與思考。那些神秘且具有歷史底蘊、民族性的寨子,散發著無窮的榮耀之光。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苗族、侗族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與文化習俗,它的建築古樸典雅,富於地方民族特色。苗族的吊腳樓和侗族的鼓樓、花橋名揚海內外;鎮遠天后宮、四官殿、岑鞏禹王宮、天柱三門塘劉氏宗祠、錦屏飛山廟、黎平南泉山寺、地坪風雨橋、紀堂鼓樓、臺江文昌宮、九擺苗族鼓樓、丹寨萬壽宮和麻江狀元第等等雖已歷盡滄桑,但歷史容顏不改。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裡是“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讓你不自覺地就放慢匆匆的腳步,最後停在這裡,看著這裡的人們攀談,看著孩子們嬉戲,自己坐在一個角落裡發呆⋯⋯這裡有“人類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謠”,他們用歌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讚美著快樂的生活,歡迎著來往的過客,詮釋著生命的美好⋯⋯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岜沙崇尚自然的槍手部落

史學家格迪斯說過:“世界上有兩個災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是中國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古代的苗人有隨身攜帶武器的習慣,岜沙是一個沒有其他民族雜居的苗寨,經久的抗爭和征服使得岜沙苗人養成了粗獷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在岜沙,有無腰刀就是識別英雄和懦夫的標誌。岜沙苗人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一支獵槍一條狗,一支扛子朝山走!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岜沙苗寨,坐落在從江縣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餘戶,他們的生活方式、服飾、髮型保留著明顯的清代遺風。走進岜沙,猶如置身於古遠的原始部落,時間隧道瞬間將人們拉回到數百年前,男子頭頂挽著髮髻,穿著自家紡織的無領右開襟亮布衣,直筒大褲管亮布褲,長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藥槍,彷彿古代武士。岜沙女人衣著上也以黑色為主,大襟黑上衣,黑百褶短裙(已婚的有白邊),佩戴銀飾,身上的衣飾是她們一針一線縫製的,岜沙女人對生活的熱情,愛美的心在衣飾上體現到了極致。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裡沒有熙熙攘攘的遊人,寧靜脫俗,在鄉間的石板路上駐足,聽著鳥聲啁啾亦或是潺潺溪水,典雅的吊腳樓、青翠的水稻田,古老的木牆青瓦,掛著的玉米紅辣椒隨處可見,曲曲折折的石階上偶爾有可愛的小狗慵懶地或站或臥,它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揹包客的流浪,習慣了行人的鏡頭。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岜沙,在苗語中意為“草木繁盛的地方”,岜沙的苗族人對樹有著特殊的崇拜,他們以樹為神,神樹亭供奉著香樟神樹,是岜沙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地方。山頂松樹青翠茂密,河邊榕樹根深蒂固,每個岜沙的孩子出生後,父母都會為他種一棵樹,讓樹伴隨著孩子成長。人死之後,家人會用這棵生命之樹為其製作棺材,埋葬的時候不立墓碑,而是再種上一棵樹懷念已經離去的親人,以此期盼生命能夠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他們以另一種形式來詮釋著生命的偉大。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是非常古老樸素的生死觀,認為生命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因此,這裡的每一棵樹有一個靈魂,越是古老的樹就越是有神性,岜沙人絕不隨意砍伐樹木,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到處可見。岜沙人崇拜太陽神,每次集會踩蘆笙,男女列隊面向太陽昇起的地方,後退七步後才吹響蘆笙起舞。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岜沙人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岜沙的世界,岜沙人的愛情,簡單質樸,不著任何物質痕跡,岜沙男人的財富就是火槍、酒簍、彎刀、煙管、火藥葫蘆,有這幾樣東西,就能得到岜沙女人的青睞。這裡的美麗,這裡的淳樸,這裡的一切都讓人不忍離去,如果真的要選擇別離,我希望不會是在這裡!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西江千戶苗寨一幅美麗的水墨畫

西江,是苗語“雞講”的音譯,寓意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聚居在西江的苗家有1200多戶,人口逾6000人,是名副其實的千戶寨,也是中國最大的苗寨。苗疆綿延千里,村寨難計其數,但沒有任何一個寨子敢於挑戰西江苗寨所獨有的驕傲頭銜——千戶苗寨,苗族人提起西江,都不無尊敬地稱其為“西江大寨”,這裡是保存苗族“原生態”文化最純粹最完整的地方。初至這裡,腦海中總能浮現出各種電影的鏡頭:清清的水、綠綠的山、白白的雲,木屋身後的一潭水草,那潭流水裡怡然的水牛,遠處的叢林深處傳來琴瑟簫鳴。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西江千戶苗寨,就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千戶苗寨整體寨貌的壯觀與和諧。偌大的村寨背山面水,吊腳樓的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造房木匠沒有文化,不用圖紙,僅憑墨斗墨線、角尺、竹竿尺、斧頭、鑿子、鋸子,便能使吊腳樓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房子巍然屹立於斜坡陡坎之上。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種建築,是苗族的一種群體藝術,凝聚了苗族先祖的集體智慧。所以對苗族吊腳樓,專家稱之為“建築界的瑰寶”。清澈見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而過;寨前寨後的青青稻田,稻田裡依然忙碌的苗家女人。西江,處處都是溫馨的美好,寧靜而質樸的古村落,一派動人的田園風光。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飯養身,歌養心,不會唱歌難做人”的觀念成為苗族世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習俗,西江自古就有“歌舞海洋”的美譽,走進西江千戶苗寨,融入蘆笙舞、銅鼓舞的海洋,探究著苗族的服飾文化、農耕文化,聽著嘹亮的飛歌,對著纏綿的情歌,唱著渾厚的酒歌,站在山頂望著西江千戶苗寨幾千盞華燈初上的夜景,體驗一種寧靜致遠的徹夜難眠。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是否你也會在某個時刻心頭湧起一絲惆悵,原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苗家的熱情好客不僅僅是個傳說,就如他們的長桌宴,將很多張小桌拼成一個長桌,每個小桌上面的菜、酒、飯都是一樣的,喝著甘醇的米酒;談著苗家的風情,就算是初次相遇,在長桌宴上也能如老朋友一樣把酒言歡,微燻後,站在觀景臺上品讀著許多人稱之為天堂的苗寨,就像苗家的春茶,總是讓你回味悠長,久久不能忘懷。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唆嘎村最後的世外桃源

唆嘎是烏蒙山腹地的一個苗族村寨,地處貴州省六枝特區境內。這裡生活著一個苗族的分支,共有4000多人,至今仍延續著一種古老質樸而又原始的、以長角頭飾為象徵的獨特苗族文化,甚至留存著豐富的婚戀、喪葬和祭祀禮儀。唆嘎人的過去是寫在頭髮上的,女人們每天梳頭時把掉的頭髮用麻線編織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作為嫁妝傳給閨女。唆嘎現存最珍貴的一個髮髻積累了五輩人的頭髮,重達6公斤。你可能會很好奇,她們為什麼要用“長角”作為頭飾呢?據說是苗王戰死後,族人把弓、弩反插在腦後,誓為苗王報仇,以後苗族人用木製長角取代兵器,並作為飾物,一代代傳下來。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了躲避戰亂常在箐林中生活,為了嚇唬林中野獸,他們在頭髮中紮上牛角狀的木梳,再用麻線、毛線及逝去的先人的長髮盤結成碩大的髮髻。不論故事的真假,唆嘎人正在用他們古老的民族文化引導著現代文化和審美的迴歸。唆嘎村的長角苗人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與外界的交往很少,迄今為止,他們基本保持了在本民族內通婚,家族內不通婚的習俗。因此,婚姻成為維繫長角苗12個村寨親情關係的紐帶。然而,在長角苗家庭中,家庭財產的繼承權,包括父母的房屋土地、生產工具、牛馬等大牲畜,不像傳統家庭那樣歸長子所有,而是由小兒子繼承,因為老人都是由小兒子贍養,其他兄弟也有瞻養老人的義務,但老人是不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的。


探索黔東南文化遺風,只有到過黔東南,才知道天堂究竟是什麼模樣

唆嘎地處大山深處,因此水源匱乏,唯一的一口水井是全村賴以生存的水源。到井邊背水的全是女人。她們身穿蠟染刺繡的服飾,頭上頂著碩大發髻,儘管山路十分陡峭,背水的女人們卻如履平地。除了這些背水的女人,你還可以時常遇見三五成群去對歌的姑娘,臉上永遠都是掛著天真而淳樸的笑容,良好的自身條件,加上祖輩的習俗薰陶,苗家姑娘從小就能歌善舞。走在巷道,總能聽見或遠或近地傳出悠長婉轉的歌聲,男孩女孩們你唱我和,用旁人聽不懂的獨有方式交流著,讓人沉醉其間,不願醒來。

圖/步恩撒 文/邢九波 插畫/葛南 執行/蘇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