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前言:

每一首詩都有它獨特之處,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詩中藏畫,畫中有詩,營造出一種極具詩意的意境美。與春景有關的詩,杜甫和蘇軾所創作的詩,更勝一籌。不僅意境美,而且詩中隱藏春景畫面,是一首好詩,更是一幅好畫。杜甫的《絕句》和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中描寫的春景,分明就是一幅約隱紙上的動態春景畫面,隔著文字就能看見。

1

畫面廣闊,一片欣欣向榮的春景圖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杜甫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

整體上看,杜甫的《絕句》中都是在寫景,詩中只有一處提到“春風”,表明了是在寫春景。詩中的春景到底是如何的呢?回到詩中慢慢體會,同時還可以享受下春天之美。

詩中的首句描述的是春天裡萬物復甦了,江河山川及周圍的花草樹木煥然一新,在陽光的映襯下,展示出一幅絢麗多彩、清新脫俗的畫面。呈現在眼前的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景,突出大自然之美。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所有的花草樹木開始長新芽,開出新的枝葉。春天是希望的季節,田野上,土地裡,都是農民播種的身影,所有的莊稼落地生根,慢慢生長著。春天是熱鬧的季節,動物們都出來逗留,給春天增添上幾分生機。


第二句詩描述了當微微的春風吹過,風中夾帶著淡淡的花草香味。春天是樹木開花的時期,花朵裡不僅有花香的味道,還有夾帶花粉。一陣春風吹過,花香隨之而來,因此會有“花草香”。此時聞到淡淡的花香味,讓人神清氣爽,在眼前一片新豔的景色下,就是一種享受,融入景色中。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第三句詩屬於動態描寫,燕子是春天的候鳥,每逢春天它們都會建立自己的新家。而燕子的新家是用泥土建立,因此會出現燕子融泥土的畫面。燕子在田野裡或者河邊泥土邊用嘴巴雕琢稀泥,再和燕子嘴巴里的黏性唾液混合,使其具有粘性,這樣就可以一粒一粒泥土堆積而成燕子窩。這樣的景在春天是很常見的,也是隻有春天才能夠見到燕子和稀泥搭建新窩。

第四句詩描寫河邊或者江邊等靠近水邊的泥沙,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暖和了。鴛鴦最喜歡睡著暖暖的沙子裡,或者躺著嬉戲。春天的氣候還是略帶寒冷,此時鴛鴦戲水累了,會就近找一片暖和的地方休息,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沙暖睡鴛鴦”實際上是鴛鴦睡在暖沙上。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四句詩整天組合就是一幅完整的春景描繪圖,春日陽光下,有山有水,花草樹木,候鳥燕子和嬉戲後的睡鴛鴦,人站在景色中還可以聞到淡淡的花香味。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把幾個景色組合起來形成詩,不僅讀起來朗朗順口,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人看到詩中的美景。一幅活生生的春景,在詩中呈現,惟妙惟肖,詩美,景色更美。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

以小見大,詩盡景未盡,一角春景圖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蘇軾寫的《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的這首《惠崇春江曉景》描繪的景色雖然沒有杜甫的《絕句》描繪的景那麼廣闊,但也是別具一格。整首詩描寫的是河邊一個角落的景色,卻給人景色以外的享受。

首句描寫了一片小竹林外盛開著幾樹燦爛的桃花,春天來桃花開,桃花也是春天的一種象徵。在新綠的竹林外,桃花更顯得特別的鮮豔,兩者顏色不同,風采各異。詩人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三兩枝”桃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桃林景色。與“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異曲同工之妙。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

第二句描寫的是鴨子在水裡游泳。鴨子常年喜歡生活在水裡,春天來了水裡的溫度當然是鴨子最先感觸到的。春天略帶寒意,但是河裡的水卻是有些暖和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於是才有“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描寫鴨子在水裡游泳體會到春水的暖和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觸覺上的感知,“暖”字揭示春天裡特有的自然景象,初春時期,春寒水暖。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第三句詩描寫了春天裡滿地都是生長茂盛的蔞蒿,蘆葦也長出了短短的嫩芽。初春,花草樹木含苞欲放,發出新芽,一切都在生長著。地面上的蔞蒿也開始茂盛生長,欣欣向榮,而蘆葦先從嫩芽開始生長,再開出枝葉,很符合初春的景象。雖然沒有驚豔的花朵,通過常見的這些景象就能知道春天的來臨。

第四句詩描述的不是景物,只是對這個時節的一個現象進行敘述。初春時期,水裡的溫度變得有點暖和,很適合河豚出來活動,而這時候也是河豚產卵時期,通過前三句詩描寫的景象就聯想到河豚上游時的情景。這也是蘇軾創作此時的一個創意點,能夠讓人看到詩中景物以外的畫面。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蘇軾通過前三句詩描寫實際的景物,再加上第四句詩聯想到的景物,構成了一幅春景畫。怒放在竹子旁邊的桃花,地上茂盛的蔞蒿,飽含嫩芽的蘆葦,還有在水裡游泳的鴨子,看似平常的農村景物畫面卻代表了春天的到來。而這首詩恰好是提畫詩,最妙的是通過鴨子的感知來襯托出水裡的溫度,又通過景物內的畫面聯想到景物以外的河豚上游。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3.

春天是希望的季節

杜甫的《絕句》描繪出來的春景圖,氣勢恢宏,畫面廣闊,直接把春天美好的景色展示在讀者眼前,絢麗多彩,清新脫俗,充滿著生機。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描繪的是初春時的一角景色,通過以小見大,由實際的景物描寫,進而聯想到景物以外的春色,給人留下對春景的無限想象,頗具詩境,詩盡卻景未完。

兩幅春景圖各具特色,廣闊的視野,給人身臨其境的享受,一角景色,也能讓人憧憬美好的春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我比較喜歡這兩首,符合實際又接近生活,通俗易懂,意境卻不平庸。這就是春天,充滿著希望一直向前,把結果留給時間,相信收穫季節。


嚮往的春天,杜甫和蘇軾用詩來描繪,美景隱藏詩句中

春景如畫,畫如詩


文/於言

善讀書愛寫作,觀影視評書籍,用文字分享知識,帶你領悟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