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梵高,藝術殿堂裡一個響亮的名字,現代社會幾乎無人不曉的名字,他一生窮困潦倒地作畫,沒有等到大紅大紫就自殺了。

說道他的作品,大家也是人云亦云,《星月夜》如何或曰《向日葵》如何,這些後期的作品的確展現了梵高過人的造詣。

不過陳丹青的一個觀點,倒是給我們開啟了品味梵高的另一個維度:多去看一看梵高在1881年~1883年學畫時期的作品,一個字——“憨”!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什麼叫憨?

我特此查了一下現代漢語詞典中,“憨”字的解釋:

1、痴呆:憨子。憨痴。

2、天真,純樸:憨皮。憨直。憨實。憨厚。

不論是哪種解釋,綜合起來就能感受到那一份真誠的“土氣”:一個“從心靈到指尖”,沒有隔膜的畫痴!

梵高畫的就是心裡的東西,心裡的東西又是從眼中攝取轉換的,所以梵高的作品就是“所見即所得”。

他的“見”不光是眼見,還有心見。唯一缺少的是他認為不需要的“粉裝技巧”,因為那個不屬於眼見更不是心見。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順著這個思路慢慢的品味這些人物畫,要說技巧真是談不上,不過這種粗糲感可以直達人心,看不到任何的拘束,樸實無華的風格體現了梵高的自然。

陳丹青談美術教育:每次看到咱們考前班的這些素描,我就想死

陳丹青坦言到,將近三十年來中國美院的倉庫裡,很可能已經堆放了上億張考生的初學作品,

水平都很高,比梵高剛開始學畫的時候不知道強了多少。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這樣的水準,哪一個美院的老師能看重呢?但這就是梵高,在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條件下完全憑著自己的忠愛,與美術陪伴了一生。

這個觀點也道出了陳丹青的擔憂,為什麼美術學院的這些素描作品只有死路一條?這在陳丹青眼裡是一場藝術的災難,甚至於是反藝術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禁幡然醒悟,藝術就是藝術,不是任何繁縟的技巧可以詮釋的,如果你沒有一雙慧眼,沒有拋棄一切束縛的精神,這就只能算是技能。

其實這也不能怪學生,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多少條件和機會讓一個人自由發展了,人們都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走上了千篇一律的道路,正如“魚在水中不知有水”,不知道是否可以慶幸梵高那個清苦的環境,造就了他無拘無束的風格。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再讀《裝在套子裡的人》之別里科夫

當一個人無法離開社會生活的托盤,他就只能以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妥協。有很大一部分人明白這個道理,既然不能與世隔絕,只能在思想上隔離自己。別里科夫就是這麼一個小說人物,社會的現實生活讓他感到不安,總是覺得會有意外出現,當任何一個打破當前平衡的波瀾出現時,他就極為緊張。

面對狀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自己套上堅硬的外殼來保證自己隨時的“安全”,就算是豔陽高照的日子,他的行為也是很古怪,甚至帶著雨傘、雨鞋、還有鉛筆刀,不僅是物品齊全,他每天要高高豎起衣領,戴著墨鏡,耳朵裡塞著棉花。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別里科夫已經做到了最高智商的防護,這也是人類智慧的體現,而恰恰是這種貌似的“智慧”,讓他失去了看清真相的機會,那就是如何接受“無常”。


梵高是1853年生人,第一次重點變故是6歲的時候被送進一所公立學校,這裡環境非常的糟糕,也導致了梵高性格走向了更加叛逆,兩年以後退學。

梵高與常人過著截然相反的生活,他的基本生活還是要弟弟的救濟,這在世俗人眼裡是不上進的表現,甚至一無是處,簡直連吃軟飯的都算不上。

但是誰也不會知道他竟然告訴弟弟:“有一天全世界都會學我名字的拼音”。

這種對世俗眼光不屑一顧的瘋子,將他全部的靈感用來創作,為世人留下了他眼中的世界。可能你不理解,更難以接受梵高的作品,但是總有那麼一兩副作品讓你終生難忘,因為別人畫不出他的意象。

梵高的一生隨時隨刻都是變故,他早已習慣了這種無常,其結局更是難以理解的開槍自殺,與《裝在套子裡的人》別里科夫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讓我們不禁感嘆,這位精神失常的藝術家眼中的世界是常人永遠不可知的,唯有他留下來的作品可以說話,這也是梵高給世人留下的最大財富。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有人說如果梵高不死,他的畫作可能沒那麼值錢,這種假設我們沒有機會驗證了。

不過陳丹青表達的很好,他也將梵高最可貴的品質抽離出來,那就是無拘無束,不為藝術而生的藝術最為真實,此為“憨”也。

談談《海邊的漁夫》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此畫作於1883年,表面上看就是一個不太精熟的練習作品,甚至於並沒有完成。

這個漁夫沒有五官,可能梵高放棄了五官的繪製,他失望了。

再看鞋子和腳的方向,非常彆扭,就是作為外行也能直接看出作者水平偏低。


但是有一樣東西是在畫裡可以看到的,那就是最初提到的“憨”,不管是身材還是背景,依然是粗狂的描繪,沒有後悔且勇往直前。

要筆者來說,此畫關注點,不是梵高的技巧水平,而是他一如既往的膽量與堅持(當然這與梵高的本意無關)。

原本這種膽量只有在不會畫畫的人手裡逗留,但堅持走下去的鮮有人矣。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曾留下名言:“人只是一隻蘆葦,是宇宙間最脆弱的東西。但人是一隻會思想的蘆葦”。

人在生命的脆弱性上來說與其他生靈是沒有區別,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就是因為人可以高級的思考,也從此擁有了不一樣的靈魂,一個可以思考的靈魂是多麼的可貴毋庸置疑。

從此,每每看到《海邊的漁夫》,我都會頓生敬意與警惕,如何突破束縛、如何進行創作、如何放飛那顆靈魂,梵高的內心我們永遠無法觸及,而這些作品成了我們和他的溝通界面,感謝梵高留下的作品吧。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高但不一定是藝術

本站文章為@驍寒文化驛站所有,未經同意,轉載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聯絡必刪!#文化領域##頭條圈子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