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很多人有生之年都幻想過天上掉餡餅的事,巨大的財富、權利、地位、名氣不分青紅皂白,死皮賴臉要給自己,想到這些做夢都能笑醒。

歷史上還真有這麼個人,天大的好運突然之間呼嘯而來,誰都不選偏偏要給他,他就是明朝的太監魏忠賢。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不過就算是好運砸過來也有分量,能不能接得住,怎麼接也是一門學問,顯然魏忠賢沒悟透,或者說他根本沒想過去參悟。

魏忠賢出生時不叫魏忠賢,他連一個具體的名字也沒有,家中排行老四,大家都管他叫魏四。

魏四老家在歷史上也算有名,河北肅寧,歷來出太監。

古代做太監很少是自己的意願,大多是父母做主,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廢了一個孩子養活一家也算不虧的買賣。

魏四家裡沒窮到要他去做太監的份,雖然稱不上富裕,到底有幾畝薄田,老老實實務農,娶妻生子日子勉強能過得去。

哥哥是這樣生活的,祖祖輩輩如此,魏四的父母希望他也這樣過一輩子,不過魏四不這麼想。

哥哥有耐心侍弄莊稼,魏四沒有,他是個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人,讓他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他做不到也不想做。

從小魏四就跟村裡一幫小賴皮混在一起,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野魚,調皮搗蛋榜上有名。

17歲那年,父母覺得他該收收心把日子扛起來了,就替魏四做主討了一房媳婦。

媳婦過門後,不久又為魏四生下一個女兒,不過一對母女並沒有套住魏四好吃懶做不願幹活的心。

不僅不幹活,魏四長大後又染上了酗酒賭博,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廝混在一起。

就算朋友也存在鄙視鏈,以魏四家的經濟狀況,只配跟在酒肉朋友後面打雜,偏偏他又不甘自墮,縱酒賭博都往前衝。

一次賭博又輸了錢財,魏四被一群人當街追著撕打,逼他還錢,這讓魏四苦不堪言,不知道是承受不住毒打,還是忍受不了屈辱,魏四脫口而出,他去當太監還錢!

至此,22歲有妻有女的魏四,決定自宮,他的命運在這個分叉路口掉轉了方向。

01

魏四這個決定看似偉大,實則不然。

他不像明朝第一個專權太監王振,王振成年後自宮做太監是有目的有計劃有野心的行動,王振讀書多年還是個落榜秀才,不甘平庸他才選擇進宮做太監。

跟王振比魏四顯然沒有長遠打算,他的決定更多的是逃避眼前的困境,是一種賭徒心態。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河北肅寧盛產太監,當中必定有做了太監飛黃騰達改寫命運的,走投無路的魏四想撞這個大運。

魏四的運氣不算好也不算壞,在那個年代醫療衛生條件非常有限,不少人在淨身中傷口感染喪命,魏四活了下來,這說明他的運氣不算壞。

淨身之後,魏四沒有像之前料想的那樣順利進入皇宮,想做太監的人摩肩接踵人滿為患,要給專門招收太監的公公送禮才有資格參加應聘,能不能進還是另一回事。

魏四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賣了,用賣女兒的20兩銀子做了淨身,剩下的都送給了負責招聘的公公,可惜還是沒進去。

走到這一步已經沒了回頭路,魏四的哥哥一方面不忍心讓他淪落街頭做乞丐,另一方面也抱著依仗魏四進宮發財的夢,魏四的哥哥就把家裡的三畝薄田賣了,讓侄子給魏四送來讓他打點公公。

四個月後,負責招聘的公公終於幫魏四尋到一個機會。

宮裡需要一個倒馬桶的太監,在所有的待選太監裡,22歲的魏四顯得人高馬大,身手矯健,是塊倒馬桶的材料,終於他從二十幾個準太監裡脫穎而出,被有幸選進皇宮。

不過,入宮和做主子身邊的紅人之間,隔著十萬八千里,不僅宮外的準太監們搶奪入宮名額競爭激烈,宮內太監們的晉升之路同樣角逐殘酷。

魏四又是個好吃懶做,沒什麼心機手段,只圖眼前開心的人物,所以馬桶他一提就是17個春秋。

宮裡有野心的太監進去之後都會開始讀書學習,攀附權勢打壓異己,逐漸被提拔重用,進入主子們的視野之內,魏四入宮十幾年,這種手段心機學習力他是一點都不學。

魏四每天只有一宗活兒——倒馬桶,之後一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正合了他的本性,吃喝不愁窮並快樂著。

入宮之後,宮裡人為了方便叫他,給魏四取了新名字李進忠。

李進忠也不是一無所長,因為他天生愛玩愛鬧,性格大大咧咧,跟後宮裡一群心機重重的太監們比,也很能討主子歡心,最起碼跟他在一起不用設防,不用小心謹慎。

這個特點被宮裡的王才人看重,王才人把李進忠提了個小小的官職,做她的伙食管理員。

李進忠打死也沒想到,自己這憨直無腦的性子能入王才人法眼,別看是個小小的伙食管理員,每個月也有百十兩銀子的進項,足夠他改善生活。

這種感恩戴德讓李進忠融進了言行中,對王才人的服務兢兢業業,後來王才人一感動,又特准李進忠恢復原姓叫魏進忠。

魏進忠在伙食總管這個職位上一待又是十幾個春秋,53歲那年,魏進忠終於鴻運大開,攀上了飛黃騰達的火箭炮。

02

魏進忠進宮時,當政的是萬曆皇帝,萬曆皇帝看太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總想拿自己最喜歡的三皇子取而代之。

幸好有一幫朝臣不厭其煩地反對,廢掉太子這件事才最終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不過太子在宮裡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萬曆皇帝根本不過問他的學問,皇帝身邊的太監也不拿正眼瞧他。

上面說的王才人正是太子的女人,王才人給太子生了個兒子,按照族譜算是皇長孫,以後也是要繼承大統的人,可惜當爹的還不受重視呢,更別提皇長孫了。

魏進忠在皇宮裡的職責就是照顧這個皇長孫。

其他精明的太監們看到皇長孫前途暗淡,服侍起來多不盡心盡力,只有魏進忠感念王才人提拔,把這個皇長孫當自己的親兒子一樣照顧。

魏進忠自己愛玩愛鬧,把皇長孫帶得很開心,再加上對主子用心,對比其他太監攀高踩低的情形,倆人關係越發濃厚,是亦僕亦父的情分。

一晃眼魏進忠53歲,皇長孫16歲,這年大事一件追著一件發生。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先是萬曆皇帝駕崩,不受待見的太子繼位,或許太子之前壓抑得太久,當上皇帝才一個月,縱慾過度死了,16歲的皇長孫朱由校登基稱帝,即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

明朝皇族的孩子不允許親生母親撫養,明熹宗從小像個沒爹沒孃的野孩子,被奶媽和太監養大,不僅不受待見的父親沒得到良好的教育,明熹宗自己的學問也幾乎等於文盲,他最大的興趣在木匠活上。

明熹宗一直琢磨著找個心腹之人幫他治理天下,讓他從繁重的政務中解放出來,好專心研究木匠活。

魏進忠成了明熹宗的最佳人選,除了魏進忠和他之間的忠厚情誼外,還有一個人的影響也不得不提。

雖然魏進忠不思進取貪玩無度,但是這種性格交朋友很受歡迎,就像現在一些玩心重的人,讓他辦點正事不一定靠譜,組個局熱鬧一下他很在行。

再加上魏進忠人又憨厚仗義,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拋棄了原來十幾年的相好,跟魏進忠結成“對食”。

明熹宗對客氏的感情非常深,是客氏一手把他撫養大的,不是母親勝似母親,所以魏進忠理所當然進入了明熹宗的核心信任團。

就這樣,斗大字不識一個的魏進忠白髮蒼蒼之年手握重權,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職責是代替皇帝批閱奏摺,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帝國真正管理人。

03

對明熹宗來說帝國都在他囊中,擁有時都不懂得珍惜,所以他不願被政務勞累,對魏進忠來說,他是個一輩子被人看輕的變態人,急需權利地位增加自己受尊重的程度,倆人一拍即合。

魏進忠當上司禮監秉筆後,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改名字,他給自己改名叫“魏忠賢”,表字“完吾”。

從魏忠賢給自己起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有心想好好幫皇帝治理國家的,也想對自己不完善的人生做個補救,不過朝臣們不吃這套,特別是東林黨的人。

東林黨自持才高,再加上其中不乏正直有為之人,他們對鄉野村夫出身,才學疏漏的魏忠賢十分看不順眼,屢屢嘲諷魏忠賢,不斷向皇帝上書彈劾。

魏忠賢的能力確實配不上他的職位,大臣們遞上來的奏摺,他看不懂,只能找人翻譯成簡單的白話聽,然後他再來根據意思做回覆,讓人代筆回覆奏摺。

再加上從來沒接觸過政治,以一個小農民的思維來治理國家,行動越發顯得不倫不類。

東林黨的人寫奏摺彈劾魏忠賢,魏忠賢只能找到皇帝打苦情牌,幾十歲的老頭當著皇帝的面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還要客氏幫他解釋洗白。

業績上不懂裝懂,沒有承認自己錯誤的勇氣,只會錯上加錯。

禮部官員李恆茂在一份奏摺中寫到“曹爾楨整兵山東”,魏忠賢興奮地抓住了把柄,不久前曹爾楨才剛剛買通自己當上山西巡撫,說他“整兵山東”顯然是有錯誤。

李恆茂看到奏摺回覆,很委屈地為自己辯解,曹爾楨本為山東布政使,雖已升職但未赴任,說他“整兵山東”符合慣例。

看到這辯解魏忠賢惱羞成怒,以“不恭”的罪名削了李恆茂的官籍。

人性就是如此,越是缺什麼越怕別人說什麼,窮人不高興別人說他窮,懶人不喜歡別人說他懶,目不識丁的魏忠賢最怕別人看不起他沒學問。

偏偏東林黨的人就喜歡抓住這一點做文章,魏忠賢被逼急了,他人性中的惡全部被激發了出來,開始用手中的權利殘忍迫害東林黨。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魏忠賢:生完孩子做太監,目不識丁管理帝國,死後慘遭凌遲


仔細算起來,魏忠賢干政期間,他除了殘害政治宿敵東林黨人外,還真沒有做過對不起老百姓的事,在事關國家興亡民族大義的事情上,魏忠賢相當拎得清。

皇太極猛攻大明時,魏忠賢是主戰派,在寧錦大捷中,他對不畏強敵冒死抵抗的官兵論功行賞,對消極講和畏死避戰的人論罪處罰。

東林黨反對向士紳納稅,反對向商人手工業者和礦主納稅,魏忠賢反對,他堅定地執行萬曆年間的礦監政策,向中上層徵稅,保證帝國國庫充盈。

後宮太監管理及皇家歲貢徵收上,魏忠賢也進行了改革,廢止了宮中太監盤剝各地向朝中納貢人的機會。

這些都是魏忠賢干政期間做的好事,當然魏忠賢的乾兒子、幹孫子們借他的名義做的壞事,很多當事人都不知道,把罪名安插在魏忠賢頭上不合適。

而且有人鼓動魏忠賢乾脆奪了明熹宗的江山,自立為帝,魏忠賢聽到後大聲斥責不為所動,堅定做好皇帝的忠實奴僕。

就算如此魏忠賢還是死得很慘。

04

一朝天子一朝臣,木匠皇帝明熹宗在位時間只有七年,去世時沒有子嗣,由弟弟朱由檢崇禎帝繼位。

崇禎帝飽讀詩書勤於政務,是個勵精圖治的明君,理所當然對大老粗閹黨魏忠賢十二分看不慣,接過帝國大權兩個月,崇禎帝就開始著手處理魏忠賢,把他派去鳳陽守祖陵。

魏忠賢在路上自知性命不保後,主動上吊自殺,崇禎帝還不滿意,把魏忠賢的屍體挖出來凌遲,魏家全族被抄家,男人賜死女人充奴,遠親部族被髮配邊疆。

觀看魏忠賢的一生,你會發現他又可恨又可憐,又悲哀又值得同情。

人一輩子最難的是琢磨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能為自己的目標付出全力。

魏忠賢在宮中服務那麼多年,其他有心計的太監入宮之後都會認字學習,他在宮裡做了37年太監,仍然目不識丁,根本沒有為自己走上仕途做任何準備。

沒有無準備的成功,什麼都不願做就算好運砸過來,自己也接不住,說不定還會被砸得粉身碎骨。

明白自己貪玩沒有舉起權杖的能力,就該安守本分,在皇帝身邊做個忠實的侍從,這樣也能保自己一生富貴歲歲平安,若是如此就不該再貪戀權利,維持好自己貪玩的人設,何必鞠躬盡瘁為仕途。

又不願付出努力又貪戀權利才是魏忠賢走上絕路的根本原因。

參閱資料:《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作者:曉鶴,生於砂礫間,心向暖陽開,寫走心的文字,過有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