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磨牙還不重視?多種牙周疾病可因它而起

夜磨牙指人在睡眠狀態下不自主的上下牙齒彼此磨動現象。據統計,正常情況下一天當中人上下牙齒真正發生接觸的時間約為17分鐘。但在睡眠狀態下不自覺的磨牙,會使它們的接觸時間大大增加,這樣的活動使晗面部組織超過自身的適應能力,就會引發不適。

夜晚磨牙還不重視?多種牙周疾病可因它而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醫生,我最近牙咬不動東西,吃過冷、過熱、過酸的東西,也會明顯發酸,但是平時也不挑食,不該缺乏營養啊,這是為啥呢?”在臨床診斷中,經常都有這樣的患者前來詢問。

夜晚磨牙還不重視?多種牙周疾病可因它而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醫生了解情況過後,發現這些患者都有夜晚磨牙的習慣,“磨牙習慣會導致原有的牙尖被磨平,牙齒表面的硬組織所剩不多,位於牙齒內部富含神經的牙髓組織與外界各種刺激近在咫尺,所以牙齒特別脆弱、敏感”。

據瞭解,磨牙除有上述患者出現的症狀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症狀包括,牙齒變平(變平)、牙齒過敏、牙髓炎、牙齒折裂等牙體組織症狀,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乃至脫落等牙周組織症狀,晨起面部肌肉疲勞、酸困等肌肉症狀,還有可能引起顳下頜關節的不適等。

夜晚磨牙還不重視?多種牙周疾病可因它而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國內外研究表明,夜磨牙的病因複雜,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比較明確的與夜磨牙有關的因素包括牙齒排列紊亂、牙周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等)、中樞神經化學遞質水平變化、胃腸道紊亂、遺傳因素等。

夜磨牙的治療策略主要包括消除異常咬合刺激,建立穩定的咬合關係,消除精神緊張,緩解情緒壓力,保護牙齒免受磨損,降低肌肉張力等。

在生活中,大家應當瞭解,夜間磨牙是一種疾病,如發現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早發現早治療”,不要等到引發牙周疾病後才開始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