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她沒有西施之貌,沒有李清照之才,更沒有歷代后妃們的尊貴地位,她只是一個出身貧苦的弱女子,一個一生沒有名號、沒有婚嫁的黃姓姑娘。"道婆"、"黃母"、"黃婆"都是人們對她的尊稱。

一、黃道婆逃離家鄉

黃道婆大約於公元1245年生於松江府烏泥涇鎮。當時正值南宋末年,朝廷腐敗、國勢衰微、戰爭頻仍,江南的百姓大都掙扎在苦難之中。黃道婆因為家貧,十二、三歲便被賣做童養媳。在當時連明媒正娶的富家子媳婦都被封建禮教壓迫得透不過氣來,又遇上了惡毒的公婆和蠻橫成性的丈夫,儘管她生性聰慧、手腳勤快,每天早起晚睡,超負荷地勞作,仍然討不到公婆和丈夫的歡心。她終於明白,如果不想法逃出去,自己會被折磨死的。天快亮的時候,趁著家裡人都睡熟了的機會,她把房頂掏了一個洞,艱難地鑽了出來,跑到了黃浦江邊,一艘運貨的船正要起航。她迅速跳上甲板,進了貨艙。她根本沒有料到,這艘船不僅載著她脫離了苦海,還把她送上了一條嶄新之路。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少年黃道婆是在晚些時候,乘那艘貨船到達海南島的崖州的。離船登岸之前,她向那位好心的老船長深深躬身道謝。告別了老船長以後,黃道婆便踏上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她茫然地沿路走著,抬頭是枝葉茂密的椰林,低頭是無邊無際的茵茵草地。這裡很美,很舒適,可她仔細一想,這裡無親無故,投靠無門;而自己又身無分文,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她發愁了,愁得哭了起來。

2、 黎族人民爭相收留

崖州是黎族集居的地方,而黎族人民是善良而好客的。當有人發現了她這個又瘦又小、兩眼含淚、衣衫藍縷、神情疲憊的小姑娘時,大家奔走相告,許多人爭著收留她。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黎族人民優於內地的植棉和棉紡織技術,使黃道婆大開眼界。她在家鄉雖然學會了紡紗織布,但與崖州相比無論是數量、質量和工藝水平都落後許多。她暗下決心,要認真向黎族姐妹們學習,儘快掌握她們的全套棉紡織技術。從此,她便處處虛心求教,大膽實踐操作,每天起早睡晚,沒用多長時間,她不只學會了黎族語言,適應了那裡的生活習慣,還熟練地掌握了全套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成了一位公認的紡織能手。幾年以後,她出落成一個體態亭亭、容貌端莊的大姑娘,也曾有好心人為她撮合婚事,但因她內心深處還在掛念著故鄉,不想一生留在這裡,便委婉謝絕了。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黃道婆在勤快、愉悅的紡織勞動中,已經與黎族姊妹們一起,度過了三十多個春秋,她已是五十歲的老婦人了。這時她不僅嫻熟地掌握了崖州地區棉紡織的全部技術,思念故土桑梓之情也日甚一日。她與當年決心逃生一樣,又決心踏上返回故鄉之路。 三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她和黎族同胞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人們聽說她要離去時,紛紛挽留。可她去意已決,大家只好變挽留為歡送,用黎族人民最為隆重的告別儀式,送她開啟了回鄉的航行。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公元1295年,黃道婆回到故鄉時,這裡又是一片陌生。當族人們聽了她的自我介紹後,一些年長的人才回憶起她就是當年因不堪虐待深夜逃走的小童養媳。鄰居告訴她,她的公婆和丈夫都先後過世了,她可以安心在這裡生活下去。

三、黃道婆家鄉改革

三十多年前,中原地區已經有了棉花種植和棉紡織手工業,但技術落後、質量低劣,產量也極有限。黃道婆回來時,家鄉種棉的多了,但棉紡織業依然很原始很落後。鄉親們與她訴說棉花去籽還是用手指一個一個地去摳,時間長了手指紅腫痠痛,效率極低。黃道婆聽後笑笑說:"早在我逃離這裡之前,就是用這種方法去掉綿籽的,三十多年沒有一點改進,那就讓咱們想個好些的去籽方法吧。"於是,她將黎族姐妹們用木棍擀籽淨棉的辦法,加以改進,變比較粗笨的椰木棍為光滑細小的鐵棍,在平整的捶布石上擀擠棉籽,大家輪流試驗後,都高興地說:"這辦法太好了,只須稍稍用力擀一下,就可以擠出七、八個棉籽,手指還不疼痛了。"姐妹們那高興的樣子,有力地鼓舞了她。很快,她又在這種辦法的基礎上,與一位支持她的木匠師傅,一起研製出一種效率更高、人更省力的鐵木結構的"驅籽攪車"。兩人操作,一人負責往車裡輸送籽棉,一人手搖曲柄。只要攪車一動,棉籽就會源源不斷的流了出來。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人們的智慧大門一經打開,聰明才智便會勢不可擋,滾滾而來。當年的黃道婆就是這樣。在不眠的長夜中,她又想到了棉花加工的下一道工序——彈花。她依照同樣的道理,將短小的線弓改造成長四尺多長的繩弓,變手指撥彈為棒槌打擊。用這種鏗鏘有力的大彈弓彈出的棉絮潔白、鬆軟,為紡紗織布打好了基礎。 下一步就是紡紗工序了,黃道婆在這方面的卓越貢獻就更創歷史新高了。黃道婆經過反覆琢磨,終於研製成腳踏三錠紡車,這不僅節省了操作者的體力,還很大提高了出錠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說過:"要找到一個能夠同時紡兩根紗的工人,並不比找一個雙頭人容易。"這說明黃道婆三錠紡車的發明,在紡織工業的進步史上,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在把棉籽變成紗錠的流程中,黃道婆實現了全程技術革新。如在當代,她完全可以獲得多項專利,堪為高級工程師了。但她仍不滿足已有成就,在如何織好布匹上又開始了新的嘗試。崖州黎族婦女織出的棉布潔白柔軟,比起內地廣泛應用的絲、麻織品,穿起來既舒適又經久耐用。特別是那些色彩分明、圖案新穎的兩幅黎布床單、四幅黎飾和鋪蓋茶几的黎塔,更為絢麗精美。黃道婆把這些優於內地的織造工藝帶到了家鄉,並根據松江一帶的審美取向加以改進,巧妙地運用錯紗、配色、綜線、絮花等技巧,織出了多種圖案、寬幅的被、褥、和帶、手巾等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布面上是一朵朵鮮活的花卉,有的是展翅欲飛的鳳凰,還有橫豎寬窄不一的多種格子布,其清新別緻可與高明畫家的成功之作一比高低。當時的"烏泥涇被"馳名全國,各地"盡傳其法"。松江一帶很快成了全國的紡織中心,歷經幾百年沒有衰落,至今在全國也處領先地位。據史書記載,到了十六世紀初,當地從事紡織業的百姓,一天能夠織出上萬匹的好棉布,幾乎全國人民都穿上了"烏泥涇棉布"。又過了二三百年,到了十八世紀,松江棉布遠銷歐美,並獲得了很高讚譽,有"松郡衣被天下"之稱,在這些偉大的功績中,黃道婆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貢獻不容忽視。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黃道婆為家鄉的棉紡織業辛勤勞作了大半生,大約在公元1330年,她壽高八十五歲時與世長辭。這樣一位勇於革新的偉大女性,由於封建社會對女人的歧視和史學家的偏見,竟然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家鄉人民敬重她、愛戴她,紛紛捐資為她舉行了公祭,建立了寬闊的墓地。六年以後,在元順帝至元二年松江人民又為她建立了祠堂,歲時享祀。人們讚美她的歌謠一直廣泛流傳:"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但不久,黃道婆祠堂遭受戰火摧毀,元至正二十二年,松江人張守中又多方籌資重新修葺,並有著名文人王逢賦詩一首,以示頌揚:崖州布被五色繅,組霧紃雲燦花草,片帆鯨海得風口,千軸烏涇奪天造。

從小逃離家鄉,學習棉紡織業,黃道婆成為技術革新之祖

新中國成立以後,黃道婆的豐功偉績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土墓前樹有一漢白玉碑,正面鐫刻著原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魏文伯題寫的"元黃道婆墓"五個大字,背後有墓誌銘。整個墓地四周植有松、柏、黃楊、盤槐等樹木,使得這裡四季常青,象徵著家鄉人民對她永誌不忘的懷念。

結語

當初她勇敢地逃離了婆婆和丈夫的這條路,踏出另一條路,正是因為這條路才使她的名字流芳千古,無尚輝煌。"驅籽攪車"的發明是一次真正願意上的棉工業技術革新,使紡織業的技術發展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於黃道婆,她值得後天銘記。

參考文獻:

《上海縣誌》

《民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