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趕超公交!單車也開啟“漲價模式”,共享經濟將“割韭菜”?

前段時間,有關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其漲價幅度大到讓網友紛紛吐槽:有這個錢,我為何不買一個新的充電寶?對此,有專家表示,共享經濟漲價其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大勢所趨,共享經濟業態競爭逐漸趨於理性的表現。隨著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的逐步漲價,共享單車也加入了“漲價大軍”。

近日,摩拜單車公佈新版計費規則,從10月9日開始在北京調整計價方式。摩拜單車用車費用由起步價和時長費兩部分組成,新版計費規則起步價為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出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購買騎行套餐仍是前兩小時免費,超出部分按每30分鐘1.5元收費。

價格趕超公交!單車也開啟“漲價模式”,共享經濟將“割韭菜”?

面對1.5元的共享單車起步價,也有不少網友吐槽,這意味騎自行車要比乘坐普通交通車的費用還要高了!

除了美團旗下的摩拜單車,此前滴滴旗下的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哈囉出行旗下的哈囉單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價政策。

對於漲價引發的爭議,哈囉出行的相關工作人員表明,從行業層面來說,漲價是必然趨勢。共享單車行業經歷過‘跑馬圈地’之後,企業需要通過精細化運營來實現自我‘造血’。合理的價格體系,有利於行業的理性發展。

此前,在共享經濟在國內剛剛興起的時候,大部分的共享產品其實都是處在一個賠本以試水的狀態,整體是處在一個不賺錢的狀態。不過,隨著共享經濟產品內容的不斷擴充,業態競爭不斷推進和優化,共享經濟也必然不能“坐等山空”,必然要做各方面的調整以進入“盈利模式”。

價格趕超公交!單車也開啟“漲價模式”,共享經濟將“割韭菜”?

對於此,專業也表示,對於漲價要理性看待,這些平臺減少補貼或小幅漲價,對於彌補前期虧損至關重要。但這並不意味它的漲價無上限,價格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供需,供大於求就降價,供不應求就漲價,供求平衡價格也就相對穩定。對於漲價要理性看待,這些平臺減少補貼或小幅漲價,對於彌補前期虧損至關重要。但這並不意味它的漲價無上限,價格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供需,供大於求就降價,供不應求就漲價,供求平衡價格也就相對穩定。

對於共享經濟的“漲價潮”,你們覺得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還是將要面臨“割韭菜”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