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土家族人生活的恩施地區四季分明,風光秀麗,美麗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熱情豁達的性格。他們的生活是以吊腳樓為依託展開的,而吊腳樓的重要部分火塘是不可缺少的角色,那是家的中心,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此展開。土家人一年四季都要燒水喝茶,春秋冬更要取暖,這些都離不開火塘。火塘基本上每家都有,只不過根據經濟條件的不同,火塘的材質和大小會有些差異,常見的多為水泥內砌,大石塊做邊,長方形居多。屋子柴火佔去一方,剩下的地方擺放著椅子和板凳,圍著火塘過著一日接一日,時光在火塘中化作絲絲溫暖給予人們關懷,慢慢的也就是一輩子。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火塘存在的地方,一般都有它們的身影,吹火筒、火鉗和炊壺。火塘因它們變得豐富多彩,它們因火塘而散發著自己的魅力,相輔相成,互為依靠。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火鉗一般是用來夾東西的,通過它將幹松枝或者其它乾燥易燃的樹葉放進柴堆裡,使柴火燒的更加旺盛。從火坑到廚房,從廚房到火坑,它不停奔波,兩根手指一張一合,成為人們手指的替身,是火傳遞的使者。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那時不比現在,沒有那麼多的玩具供孩子玩耍,這樣火鉗也就成了孩子們的玩具。冬天的恩施是寒冷的,都呆在家烤火,孩子們是閒不住的,拿起它就在火裡倒騰來倒騰去,充滿了無限樂趣。這時父母就開始說話了,火鉗有啥玩的,趕緊放下,不然給你一火鉗。一般聽到這話趕緊放下,那個被打一下,疼得哭爹叫媽,厲害的很。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火點起來了,想要火勢更加大一點,這時就需要吹火筒的幫助了。它一般多是採用新竹子做成,綠色慢慢褪盡,暗黃顯示著成熟。靠近火的那頭已經變黑,靠近嘴的那頭也漸漸被磨的發亮。輕輕吹氣,火星雀躍,向著四周侵略,火勢變得越來越大,吹火筒只會在人們需要時被想起,然後又會被放在最不起眼的牆角,看著火坑不停演繹著人生百態,風起雲湧,久而久之成了一個最冷靜和最睿智的旁觀者。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火,燒得真旺,是頭年的木柴,這時炊壺早已整裝待發,裝滿了水。炊壺傳遞著熱量,將心中的冷水捂得滾燙,只聽到咕嚕嚕的翻滾聲。一般人們喜愛用這水泡上一杯熱茶,客人來時遞上一杯,使之感受到如火般的熱情,心中暖和和。隨之時間的流逝,炊壺慢慢的披上了黑色的外套,是年代和使命的象徵,每一個結滿黑痂的炊壺,都是那個家的功臣,給予了人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土家人之火塘三件寶,給你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

火塘是愛存在與傳遞的地方,和火鉗、吹火筒、炊壺一起陪伴著土家人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沒有過多的跌宕起伏,卻刻刻盡顯真情,耐人回味又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