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扎哈維、韋世豪、佩萊和巴坎布代表球場上的四種空間前鋒

以前有位知名教練曾經說過,足球場的終極爭奪就是時間與空間的競爭,說白了就是進攻時要用最快的時間佔有更大的空間,防守時候要用最短的時間擠壓最小的空間。

足球場上的空間對球隊有著關鍵作用。以本賽季扎哈維的表現就能看出,空間對於球隊前鋒的影響。


為什麼說扎哈維、韋世豪、佩萊和巴坎布代表球場上的四種空間前鋒

沒有了兩個邊路快速前插製造的寬度空間,扎哈維面對對方的多人盯防表現不佳


過往的幾個賽季,斯托伊科維奇崇尚球隊大舉進攻,富力的3中衛體系上面是唐淼和丁海峰(以前是姜至鵬)在兩個邊路的快速上提,兩個邊路的飛速插上一方面是尋找傳中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拉開對手防守的密度。

足球場的長度100-110米,寬度是64-75米,平均算下來寬度大約是70米左右。

如果向富力那樣,兩個邊路快速前插,對方的四後衛防守體系就要被拉開到60米的寬度,也就是每個人之間可能要相隔10-15米,前鋒跑位的空間就非常大。

這個時候,對手要想防止四後衛之間的空間變大,就要有邊前衛參與防守,把防守陣線變成6個人,這樣防守陣線裡球員之間的寬度就會小於10米。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關於空間和時間的基本概念。

本賽季,富力新帥荷蘭人範布隆克霍斯特要求球隊更注重防守,球隊的轉換速度下降,兩個邊路的上提速度變慢,深度也不夠突出。這樣對手的防守密度就很大,後衛之間的距離保持在5米左右的間隔,那麼前鋒扎哈維的難度就很大,他射門的空間就變得很小。

所以,扎哈維本賽季的表現不佳跟戰術不再向他傾斜有直接的關係,在面對相對密集防守時,扎哈維的特點無法表現出來,他不得不跟對手更多的肉搏,消耗自己的體能,並影響技術的穩定性。

本賽季狀態最好的韋世豪,其實也是空間和時間理論的受益者。恆大本賽季的打法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類似防守反擊的打法,只不過恆大的這種防守反擊是主動的,而不是因為實力不行被動產生的。恆大的這種防守反擊是建立在其中後場非常出色的防守能力和防守體系之下,恆大願意嘗試在前場打出快速進攻,即便提高速度後回合數會增加,中後場球員的往返會增加,但因為防守球員的個人能力和體系的強大,恆大能夠扛得住對手的來回拉鋸,但對手卻無抗住恆大的來回拉鋸。


為什麼說扎哈維、韋世豪、佩萊和巴坎布代表球場上的四種空間前鋒

恆大的防守反擊打法更適合韋世豪的發揮

當恆大要求速度和反擊的時候,韋世豪和楊立瑜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恆大的提速其實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佔據空間,趁著對手後防線還沒有完全退回來之間,就把球打到對方禁區裡面去,利用韋世豪和楊立瑜的速度去衝擊,對方的後防線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衝的散亂,恆大以保利尼奧為首的第二梯隊就會得到更多機會。

所以,卡納瓦羅不太需要艾克森這樣的中鋒,因為艾克森的移動太慢了,而且移動範圍也小,如果他存在場上,恆大就不能用最快的時間去佔有對手的防守空間。

在第二輪第三輪的比賽中,卡納瓦羅其實都用的是個沒有中鋒的陣型,韋世豪和楊立瑜在兩側翼利用速度衝擊和拉空,另一側就會到門前包抄,結合保利尼奧、塔利斯卡以及其他中場球員的插上,實施打擊。

前面兩個例子,一個說的是以前的富力兩個邊路的高速插上,用時間去爭取寬度空間,另一個說的是現在的恆大,整體回收後,從兩個側翼快速反擊,用時間去爭取縱深的空間。

實際上,足球場的空間主要指的就是寬度和縱深,當然還有高空。但高空空間的利用跟寬度和縱深的不一樣。因為高度空間是很難用戰術佔有的,需要的只是身材高大的中前場球員。所以,對於很多球隊來說,這個空間的佔有方法更加簡單。


為什麼說扎哈維、韋世豪、佩萊和巴坎布代表球場上的四種空間前鋒

佩萊是中超絕對的高空空間佔有者

以前有媒體總結說,中超16支球隊,15支都打防守反擊,這個說法並不過分。現在連恆大都開始打防守反擊了,這個說法就更確切。唯一一個不打防守反擊的就是北京國安。

北京國安似乎對控球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其實原因也是國安隊內沒有足夠的速度型球員,不過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方面是,國安的後場防守體系並不穩固,個人防守能力也各有各的缺陷,像恆大那樣收回來打,國安的中後場扛不住。

國安習慣把球控制在自己的腳下,然後一點一點的壓上去,將對手的防守陣型壓扁,這是對國安來說最好的防守方式,因為對手都遠離自己的禁區,即便反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國安可以在前場通過壓迫和犯規瓦解對手的反擊。

但是進攻端,國安就會面臨很困難的問題。那就是——沒有空間,或者說無法用最快的時間佔有更大的空間。

國安的傳控會將對手的8-9個人組成的防守體系壓縮在30米區域內,如果球場的寬度是70米,對方的陣型能夠保持寬度在50-60米,對方防守體系在30米區域內,那麼也就是說,對手8-9名球員要在這不到1500平米的區域內防守。當然這是一個理論值,事實上球員的防守密度要比這個大的多。

這個時候創造空間的方法就是把寬度拉開,以前曼薩諾時期,比較強調切邊前衛和邊後衛在邊路的配合傳中,這雖然能夠把寬度打開,但中路只剩下中鋒和前腰兩個點,搶點的時候效果就不好。

施密特的時候要求球隊邊後衛壓上的更兇,這樣寬度同樣打開了,中間包抄的人數也就多了,進攻效果比曼薩諾時期要好。但這也是雙刃劍,邊後衛壓上易後,國安的後場空間變大,也給了對手打反擊的機會。

熱內西奧的方式是為國安儘可能的製造一些縱深空間,所以國安現在中場的控制力不如以前,但縱深的空間有了,就有機會把球打到對方的球門前去面對守門員。


為什麼說扎哈維、韋世豪、佩萊和巴坎布代表球場上的四種空間前鋒

巴坎布為球隊提供了很多局部進攻空間,但是卻得不到球迷的認可


這裡面還要說明的是巴坎布的作用,很多球迷吐槽巴坎布,甚至吐槽熱內西奧所說的“巴坎布的無球跑動貢獻”,但事實上,在國安的打法中,巴坎布確實是個很重要的戰術棋子。

無論是施密特時期還是熱內西奧時期,國安都是聯賽中相對控球最多的球隊,也是相對進攻壓力最強的球隊。巴坎布可能是中超所有外援前鋒中面對對手防守壓力最大的前鋒,也是空間最小的前鋒。

如今的扎哈維面對的防守壓力和進攻空間,尚比不了巴坎布所面對的防守壓力和進攻空間的一半。

在國安這種打法下,巴坎布的跑位也能夠為球隊製造空間,這個空間就不是整體的寬度和縱深的問題,而是局部的。作為球隊的箭頭,如果他能夠扯動到側翼,那麼對手就會至少有一箇中衛跟出來,這個時候在一瞬間裡,對手的防線就出現了一個局部的空間。如果巴坎布能夠回撤,對手的一箇中衛也要跟出來到中場,這個時候對手也會出現一個局部的空間。

這個局部的空間是國安經常利用的。因為奧古斯托、比埃拉包括張稀哲、李可和樸成都是前插意識很好的球員,他們如果能夠用最快的時間佔據巴坎布拉開後製造出的短暫的空間,那麼其實也是時間和空間轉換理論的一種實施。

如何用最短時間佔據最多空間呢?其實有四種方式,一種是邊路的快速上提,製造寬度空間;一種是整體回收,製造縱深的空間;一種是比較簡單的利用高空空間;還有一種就是異常複雜的,利用球員的不斷跑位和扯動製造短暫的局部空間。第一種方式對體能的要求很高,第二種方式對速度的要求很高,第三種方式對身高的要求很高,第四種方式對無球跑位和防守解讀意識的要求很高。

扎哈維的特點適合第一種,在空間比較大、壓力比較小的情況下,他可以肆意的發揮射門特點。韋世豪、楊立瑜的速度很適合第二種方法。佩萊、費萊尼的魯能就適合第三種。而第四種打法,就是國安這種以技術、意識為主導的球隊使用的,巴坎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