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成都的天越來越冷了。據說籠罩整個盆地的是溼冷空氣。不過很遺憾,大多數“幹皮”妹妹只感覺到冷,卻沒有感覺到溼。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大家可以想象下,在寒冷冬夜裡鼓足勇氣貼面膜時那一瞬間拔涼拔涼的感覺。那得是對皮膚補水下了多大決心啊!為了那張在寒風中潮紅、在空調房乾紅的可憐的臉,“冰冷的面膜在臉上不斷地貼,乾乾的皮屑和潮紅混成一塊,原本的美顏漸漸變模樣,我的皮膚無情地越來越幹。……”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其實近日我的微信群裡諮詢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

冬天越來越冷,皮膚越來越幹,陸醫生,怎麼辦?

在說“怎麼辦”之前,我們先來說下“為什麼”?

冬季寒冷乾燥,多風少雨

☞皮膚血管收縮,代謝降低

☞皮膚含水、含脂量減少

☞皮膚粗糙、脫屑

為什麼乾燥?

其實就對於這幾條,針對性處理就好。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第一、適當保暖

我們常常任由皮膚在室外無情裸露,在室內暖氣炙烤。而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在室外的時候適當予以口罩、圍巾的遮擋,在室內降低空調、暖氣的溫度,時常開窗通氣,要知道加溼器並不能均勻溼化辦公室空氣。

第二、停用一切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的產品

比如含酒精的收縮水、化妝水,減少使用各式美白產品的頻率,儘量避免使用過稠的粉底甚至乾粉。

第三、補水

其實說到補水,每位求美者都一定有一大堆的經驗分享,比如一天兩次的面膜、比如隨時隨地地拍水。而前者可造成表皮過度水合而變薄從而更加乾燥,後者將水拍在表面,等待自然蒸發帶走更多水分子。就如此前文章提到的,面膜一週二、三次即可,保溼水早晚潔膚後各一次即可。多了,反而多事。

第四、補“脂”

正常的皮脂是皮膚的天然屏障,可以滋潤皮膚、殺滅細菌、抵禦黴菌和病毒、排洩廢物。對於乾性皮膚而言,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含脂較多的冷霜、乳劑、油膏非常必要。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冷霜cold cream

1618年,羅馬醫生Galen用1份蜂蠟、4份橄欖油和部分玫瑰水製成了第一瓶冷霜。從此後冷霜經久不衰。在秋冬兩季使用,它不僅有保護和柔潤皮膚的作用,還可防止皮膚乾燥凍裂。國外高端的嬰兒護膚霜以及Weleda、Mustela、Nivea、Jergens等都有各自經典的冷霜產品,部分產品甚至可以在乾燥脫屑嚴重時厚塗救急。而左面圖片中大名鼎鼎的國貨之一也是國產冷霜的代表產品。

而乳劑和油膏,別的不多說,這裡想介紹的還是兩個良心國貨。↓↓↓

維生素E乳

儘管北京協和醫院發帖稱這個產品不是他們家的,但竊以為並不影響這款產品的可推廣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北京協和買個他家自制的維生素E霜的。更何況圖片中這款效果還不錯。成分其實很簡單:維生素E、二甲基硅油、甘油等。超級大幹皮也可以考慮用這個作精華霜救急,外層可以再適量塗以保溼面霜。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百雀羚甘油

不得不再讚我們的良心國貨。相信好多皮膚科醫生都給自己皮炎急性期後皮膚乾燥緊繃的患者推薦過這款甘油。其實當你拿到任何一個產品的成分表時,一般都會在前幾位看到“甘油”的身影,只不過它化名叫了“丙三醇”。雖然甘油可以很好的吸水保溼,

但是它不能很好鎖住水分,所以在塗抹甘油後還是需要塗上保溼霜劑。

可當親愛的你們還沒有做好以上步驟皮膚就已經幹得讓人發瘋了時怎麼辦呢?哈哈,那還是隻有來醫院救急了。除了此前文章裡反覆提到的K8補水,現在咱科又有了針對敏感受損肌的升級配置——舒敏之星。

怎麼惶惶然想到了海洋之心……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其實它是長這樣的——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據說它可以修復皮脂膜、增厚皮膚角質層、可以修復敏感性皮膚、化妝品損傷性皮膚、激素依賴性皮炎、減少或減輕紅血絲……,一副萬能神器的逼格。個人認為一定程度上,在已經出現紅癢刺脫屑的乾燥肌膚補水修復中,舒敏之星確實具有比K8更大的治療優勢。

然而,無論我們做了價值多少米的高科技補水,回家的保溼環節還是必不可少。

無論我們搽了多少昂貴的玻尿酸、膠原蛋白,最終我們還是需要各式油包水的面霜厚塗。

天氣越來越冷了,希望皮膚越來越乾的眾卿能夠在讀過此文後找到自我拯救的方式。本身就是大幹皮的陸潔醫師願在這裡與大家彼此分享“抗旱保溼”的經驗教訓。

拿什麼來拯救我越來越乾的皮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